
活动现场(张哈斯巴根/摄)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曾晓新 报道:到民航博物馆回顾民航历史,听“两航”起义前辈讲述当年故事,与“两航”起义前辈交流,11月9日,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航有限”)与民航博物馆共同开展了 “两航”起义67周年纪念活动,40多位中航有限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谢静吾老人发言(张哈斯巴根/摄)

陆家沂老人发言(张哈斯巴根/摄)
活动当天,“两航”起义前辈谢静吾、陆家沂讲述了“两航”起义当年的故事。谢静吾于1947年初加入中央航空运输公司任运营助理,1949年11月参加“两航”起义,并在随后的护产运动中作出了重要贡献。陆家沂于1948年9月加入中央航空公司任飞机维护机械员,1949年11月参加“两航”起义。

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王振刚总裁向谢静吾老人赠送礼物(张哈斯巴根/摄)

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何超凡向陆家沂老人赠送礼物(张哈斯巴根/摄)
听完“两航”起义前辈的介绍,中国航空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王振刚在座谈会上表示,之所以要组织这次活动,就是为了传承两航精神,弘扬爱国热情。“两航”起义的前辈为中国民航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奠定了新中国民航事业的基础。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就是中国航空公司,中航人既是“两航”起义的受益者,也是“两航”起义的继承者,因此中航人一定要承传“两航”精神,把公司做强、做优,把前辈开创的基业发扬光大。

参观讲解(张哈斯巴根/摄)

参观团参观(张哈斯巴根/摄)
据王振刚介绍,为了更好地传承“两航”精神,他亲自兼任香港“两航”联谊会会长,中航有限每年定期举办活动纪念“两航”起义,为“两航”前辈做好服务,为联谊活动做好保障。
1949年11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中国航空公司总经理刘敬宜和中央航空公司总经理陈卓林率领2000多名员工在香港宣布起义,两公司的12架飞机胜利飞抵北京、天津,回到新中国的怀抱。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两航”起义。“两航”起义是新中国民航事业发展的起点,为创建新中国民航事业奠定了技术、物质、人才基础。毛主席称赞“两航”起义是“一个有重要意义的爱国举动”。周总理称赞“两航”起义为“具有无限前途的中国人民民航事业的起点。

大合影(张哈斯巴根/摄)
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航空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前身为始建于1929年5月的中国航空公司,是1949年香港“两航”起义的公司之一。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于1995年6月在港恢复注册,按照香港法律的规定恢复了在香港的营运牌照。2002年民航重组,划归中国航空集团公司。公司的标志沿用原中国航空公司的标志,为一个苍劲、浑圆的“中”字镶嵌在蓝色圆形中,寓意翱翔在万里蓝天,将和平、友谊传遍世界各地。
中航有限主要从事航空高相关产业的投资业务,公司总资产201亿元,目前拥有投资参股企业55家。近年来,中航有限专注于机场、货站、航食、地服和租赁5个航空相关产业业务板块,主要投资领域包括航空公司、机场航站、航空配餐、航空货站、航空租赁、航空物流、飞机维修、航空燃油、地勤服务、物业地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