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民用机场全生命周期本质安全
民航局发布《民用机场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民用机场飞机荷载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范》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方笑 通讯员韩进宝、刘希成 报道:近日,民航局印发《民用机场工程监测技术规范》《民用机场飞机荷载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范》(以下简称《工程监测规范》《桥梁监测规范》)两部行业标准,旨在提高民用运输机场关键设施、风险点位的监测能力与安全防控水平。这是2024年民航局印发《关于开展民用运输机场边坡稳定性和飞机荷载桥结构安全监测工作的通知》后,民航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下首次专门针对工程监测发布的技术标准,为民用机场监测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目前,全国263个颁证运输机场中有91个高边坡机场,76座在役飞机荷载桥梁。在极端天气频发、汛期强降雨的影响下,机场存在高边坡发生次生地质灾害、飞机荷载桥垮塌等风险。作为推动监测工作的重要一环,标准体系的建立至关重要。新出台的两部行业标准明确了民用机场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各项监测技术要求,为规范机场建设和运行监测提供技术依据和指导。
《工程监测规范》提出了民用机场工程监测的总体要求和基本规定,明确地下水、场地与地基、边坡等主要对象在建设期和运营期实施监测的条件、监测项目、监测点位布置、监测频率和监测时长等要求。《工程监测规范》还强调监测成果的科学合理应用,对数据的整理与分析、监测预警、监测系统及数据平台进行了详细规定,提出了沉降变形预测的分析方法,并提倡采用低干扰自动化监测技术。
《桥梁监测规范》细化了对飞机荷载桥梁的监测要求。针对桥梁结构形式、服役年限、维护管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桥梁运行管理及监测目标,《桥梁监测规范》对监测内容、监测点位布设、监测方法,以及监测系统和监测数据的管理应用进行了详细规定,特别是明确了行业平台与单桥系统的功能及架构。
民航局机场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相较其他行业,机场基础设施监测体系建设需求紧迫、任务艰巨,两部行业标准是建立运输机场全生命周期监测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下一步,民航局将加快推进运输机场高边坡稳定性和在役飞机荷载桥梁的安全监测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机场安全运行保障能力。(编辑:张薇,校对:李季威,校对: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