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2021专题>2021两会>两会会客厅
在共享与交流中加快民航强国建设步伐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1-03-06 19:15:00

在共享与交流中加快民航强国建设步伐

——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

2021年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第14次参加全国政协会议。他说,去年是中国发展最不平凡的一年,也是中国民航发展挑战最大的一年。从武汉战“疫”到现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严防境外疫情输入,民航人始终站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为我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重要贡献。疫情对于民航市场主体的影响也非常大。去年一年,民航局在疫情防控和保市场主体发展方面都交出了靓丽的答卷,确保了市场主体去年“活下来”,今年“站起来”,明年“跑起来”。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

民航在实现空地协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

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这成为今年两会媒体关注重点。

两会期间,吴仁彪先后接受了《中国交通报》《人民铁道报》的访谈,近期还将接受新华社客户端的专访,问题都聚焦在民航和综合交通发展方面。吴仁彪认为,《纲要》中“立体”两个字就是为民航“量身定做”的,因为铁路、公路、水运都只涉及地面和水面。规划纲要的目标是实现“人享其行,物优其流”,实现“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全球123快货物流圈”这一目标离开民航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民航在实现空地协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 吴仁彪表示。

在高铁大发展的背景下,民航在旅客运输总周转量中的占比不断提升,2019年达到33.1%,这个数据说明民航共享了综合交通发展、尤其是“空铁联运”带来的红利。“因为现在11个机场有高铁站、11个机场有轨道交通相连、20个规划建设中的机场都有高铁站,机场成了综合交通枢纽。”吴仁彪说。他建议,不同运输方式之间要突出各自的比较优势,共享综合交通发展的红利,共享安全管理理念,共享以旅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大家要多在一起交流,互相“挑刺”,互相学习借鉴,比如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民航经验就十分值得借鉴。他高兴地告诉记者,去年两会他提交了“共享安全管理和以旅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交通行业推广使用民航电子临时身份证”的提案,得到了交通部积极回应,今年春运前夕,交通部专门下文推荐在汽车客运站使用民航电子临时身份证作为实名购票临时凭证。

这次两会,他一如往常带着多份提案而来。他关于“将高考时间微调到六月份第一个周末”的建议成为今年两会十个最热的教育建议之一,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等中央主流媒体给予报道,仅新浪微博阅读人数就超过1.3亿,点赞和转发的超过17万次。 

安全至上,尽快安排民航院校师生打新冠疫苗

“安全至上,尽快安排民航院校师生打新冠疫苗。”吴仁彪表示,和属地化培养人才的中小学不同,高校具有流动性大、聚集性高、敏感性强、作用特殊等特点。此外,高校培养形式替代困难。中小学生以上课为主,且各地教材统一,通过广播电视采用名师授课基本可以替代。但高校学生分布在全国各地,不同高校同年级学生授课内容和教材都不一样,讲课只能通过网络来进行,对学生视力影响较大,且网络通信质量难以保证。高校除了上课之外,还有很多实习实践课程以及科研活动,都无法通过线上上课方式来替代。

目前,我国疫苗在研发和生产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国家应优先考虑给高校师生打疫苗的问题。我们民航院校培养很多环节是不可能在线上替代进行的,比如飞行训练、管制员操作训练、机务维修实践实习等。此外,民航对于学生视力普遍要求高,过多上网课将导致视力下降。”吴仁彪表示。他建议,应尽快给民航院校师生打疫苗,这既是目前疫情防控安全保障的需要,更是保障未来民航安全发展的需要。 

突出特色,提高民航院校研究生培养质量

去年,我国召开了首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吹响了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号角。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专门印发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不同于主要服务于高校和科研院所教学与科研的学术学位研究生,专业学位更加重视与行业和产业的融合。“行业高校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作为民航行业高校的管理者,吴仁彪深有感触。

吴仁彪给教育部建议,行业高校应该在工程博士培养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在具有研究生免试资格的行业高校实行定向研究生推免政策,恢复全日制和在职研究生分类考试制度。此外,他还建议民航局出台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政策。比如为了鼓励行业导师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可以设立蓝天教授和蓝天博导荣誉称号,以此来呼应教育部设立行业或产业教授的政策。 

加强与电力部门协调,加快安装架空线缆航空器警示装置

近年来,因挂撞架空线缆而发生的通航事故呈快速增长的态势。20186月至202010月共发生的20起直升机安全事故中,撞线事故为7起,占比达到35%,致死率更是达到100%。据此,2021223日,民航局飞行标准司下发了有关直升机防撞线的安全运行通告。在架空线缆及通讯杆塔上加装航空警示装置是国际普遍做法,但我国这类警示标志普遍缺失。我国电网规模在2009年就稳居世界第一,是全球唯一建成特高压输电网络的国家。随着低空开放步伐的加快和通用航空发展的加速,航空器撞线事故发生的风险会急剧地增加。

吴仁彪建议,国家电网和民航局加强沟通协调,加强在架空线缆上安装航空警示装置的顶层设计,制定相应的行业或国家标准,排出安装航空警示装置的优先级,并加快成熟产品的推广应用。

今年是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开启之年。吴仁彪告诉记者,在民航局指导下,中国民航大学正在加紧制定高质量发展的建设方案,提出了“顶尖安全、一流交通、知名航宇、精品信息、交叉理学、特色人文”的发展目标,并加紧进行学校组织架构和学科专业的调整工作。吴仁彪说,希望民航局出台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民航大学的指导意见。作为中国民航人才培养摇篮和科技创新基地,中国民航大学将在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支撑作用。(《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肖敏)

责任编辑:sunwenjin
相关新闻: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民航湖南监管局党委中心组集中研读《习...
民航安徽监管局对芜宣机场开展暑运安全督查
中国民用航空宣传教育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2024年度部门决算
青岛空管站守护暑运天路 力保航班高效运行
便捷旅客出行路 乌兰浩特机场新增免费手...
海南航空出席2025年梅西大学中国校友会...
济州航空上半年航班准点率上升4.9个百分点
尖兵闪耀赛场 包头机场消防队全市比武展...
包头机场细化服务举措让旅客旺季出行更安心
江西航空开展八一建军节主题机上活动
锡林浩特机场探索非航新业态
上海监管局全力迎战台风“竹节草” 督...
河南机场集团启动危险品互信社区郑州试...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多举措严防基孔肯雅热...
我国自主研制新舟60民用搜救机在陕西成...
江西航空“成都—南昌”航线专属产品助...
东航云南公司地面服务部站坪保障中心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分层分类廉洁...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丰富廉洁文化阵地建设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