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民航报推荐
数字变革 描绘民航“新模样”
来源:《中国民航报》2024-07-10 09:07:00

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飞速发展,加之新冠疫情的影响,让历经百年建立的世界格局与经济秩序发生着巨大变化。飞速发展的科技正在引领社会进入一个数字文明的新时代——数字时代。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加快数字化发展,各行各业也以数字变革的新姿态积极拥抱未来。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产业,民航业在数字时代紧抓历史机遇,加快推动智慧民航建设,探索智能化、智慧化发展新路径。在近日举办的第八届(2024)世界交通运输大会上,来自民航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变革中的新交通”这一主题深入交流,为人们描绘了变革中的民航发展新形象。

新应用场景

满足人民群众美好出行需求

下单外卖,无人机10分钟上门“投喂”;观光景区,无人驾驶航空器载人在空中兜风;城市出行,直升机变身“飞的”载客快速抵达目的地;应急救援,无人机率先送来应急物资……科幻作品里描写的“天空之城”正一步步成为现实。在本届世界交通运输大会上,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乘坐体验、“载人飞碟”表演等活动丰富多彩,让不少在现场观看和体验的人感慨“科幻照进了现实”。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民航生根发芽、开枝散叶,不断为民航运行的各个环节提质增效赋能,并全方位影响着旅客的出行。但技术只是发展的手段,满足人民群众美好出行需求才是最终目标。当前,以无人机、飞行汽车为代表的低空经济正有效服务物流配送、旅游观光、城市建设、应急救援等,越来越丰富的民航应用场景引领着交通运输业的变革。

其中,“民航+物流”的融合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孕育着巨大的市场空间。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物流运行数据显示,2024年1月~5月,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135.3万亿元,同比增长5.9%,物流需求延续稳步恢复态势。国家邮政局政策法规司原副司长靳兵在本届世界交通运输大会低空经济论坛上表示,我国邮政快递量已连续10年位居世界第一,随着越来越多的无人机在低空飞起来、热起来,未来邮政快递需求将保持旺盛态势。“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低空这一新场景为邮政快递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如今,“民航+旅游”正在低空形成别具特色的应用场景。运用航拍无人机拍摄旅游景区宣传视频、直升机搭载游客从空中俯瞰风景,巡线无人机搭载导航设备和传感器对景区进行实时监测等低空运行场景,大幅提升了旅客的旅游体验和景区的服务质量,“移步换景”有了新路径。

民航与物流业、旅游业等的融合也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道路。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委书记石勇在本届大会上分享了左权县将低空经济与全县文旅等产业发展的融合的经验:“我们正大力发展空中旅游、空中物流等新兴业态,全力推动低空经济在教育培训、消费拉动、文化展示、品牌建设等场景的应用拓展。”为推动低空旅游发展,2023年7月,左权县建立了写生基地。该写生基地借助左权县奇峰俊秀的旅游资源,为需要自然写生的游客提供了空中俯瞰平台。截至目前,该基地已累计接待游客16.3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600余万元。值得关注的是,民航在乡村的应用场景除了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还能有效降低大山、沙漠、边疆和河网等地形的交通基建与物流成本,赋能乡村振兴和西部大开发战略。

新的应用场景释放巨大能量,面向未来打造的城市空中交通(UAM)场景则蕴藏着无限潜力,正迅速从概念走向现实。“地面上的海上世界广场、南山公园、后海公寓等建筑上空分别叠加着不同航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廖小罕在演讲时展示了一张叠加在深圳上空的“低空天路”立体网,“发展城市空中交通主要涉及基础设施布局、空域规划、飞行规则、空中交通管制等方面。要想富,先修路。规划和构建低空公共路网是建设城市空中交通和发展低空经济重要的基础性、前置性工作。”

对于城市空中交通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快速演进趋势,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涛认为,目前低空经济正从简单隔离飞行、小范围飞行的试验期向城市级规模化商业应用期迈进,未来,城市空中交通日出行规模有望达到百万人次。

新基础建设

奠定新质生产力的数字基础

生产力的不断进步推动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当下,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已由以机器、工厂等为代表转变为以算力、数据等为代表。作为数字经济的技术支撑,孕育算力、数据等新质生产力的基础设施——新型基础设施(以下简称“新基建”)为数字经济的“雕梁画栋”奠定了基础。

技术密集是民航业的重要特征。目前,新基建正在民航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20年12月,民航局印发的《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民航高质量发展的指导实施意见》中明确了三项重点任务:打造行业融合基础设施、加快行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创新基础设施建设,这不仅落实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新基建提出的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三方面的要求,而且为推动民航新基建工作明确了思路。

在民航新基建中,数字生产力不仅自身能形成产业,还能对民航传统产业赋能增效、改造升级,数字经济与民航发展相辅相成,从而产生巨大的叠加效应。打造民航行业融合基础设施便是利用数字生产力将传统基础设施改造升级为新兴基础设施,进而形成“1+1>2”的效果。

在本届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关于民航机场建设的交流论坛上,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作为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真实信息的新兴工具,被频繁提及。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建设总指挥部航站区工程部副总经理曹承介绍,首都机场西跑道在大修期间,通过利用BIM技术在运营一体化与协同管理方面做出了尝试,极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与精细化管理水平。对于机场工程BIM运维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上海机场集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晓鸿表示,“当前,机场可利用BIM技术高效管理机场建筑空间,掌握各类设备位置和运行信息,从而实现机场资产管理与楼宇管理的数字化。未来,BIM运维应用还需要解决各个软件之间的数据互操作性、运维阶段信息冗余及运维投入产出比等问题”。

此外,信息基础设施为数字产业化提供了必要的软硬件基础。以5G、物联网等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和以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信息基础设施,是加快民航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数字生产力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的关键所在。在深圳市新一代空天地智慧城市交通探索实践中,深圳市根据低空无人机通信、导航、监视等低空飞行器管控与安全飞行要求,通过5G现有网络优化以及5G-A通感基站、TODA(可用起飞距离)无线电检测站、北斗高精度定位、低空气象监测等设施建设,支撑低空航空器的不间断监测和管控,为复杂城市环境中低空通信、导航、监视、气象等服务提供了“深圳方案”。

创新是新基建的重中之重。当前,民航业正通过加强原始创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等方式,加快布局一大批创新基础设施,力争在世界科技前沿取得突破。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空中交通管理学院教授朱新平介绍,全球首个5G-A通感一体地空多站连续组网的通感能力验证已经完成,不仅展示了5G-A技术在低空经济中的巨大潜力,而且标志着5G-A网络规划和优化工作首次进入低空领域。

新政策标准

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如今,新技术正渗透并影响民航发展的各个领域,要想在保障民航运行安全的同时发挥新技术的最大效能,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政策标准制定势在必行。这不仅能推动标准与科技的互动发展,营造技术和产业健康有序的生态,而且有助于产业优化升级、支撑高效治理,助力民航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提出“发展低空经济”。今年3月,“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低空经济发展迎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无人机作为低空经济的主导产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期。无人机实名登记系统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月底,无人机登记数量超过139万架。其中,对于中大型无人机,需要上网审定的无人机数量已经超过13万架,并有2000多家生产企业。

当前,无人机相关政策标准的制定为无人机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自“十四五”以来,多部法律法规陆续出台:2023年5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对无人驾驶航空器从设计生产到运行使用进行全链条管理,条例已于今年1月1日生效;为进一步加强对操控员安全操控、登记、适航、空中交通的管理,2023年12月,民航局印发《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安全管理规则》;今年2月,民航局印发《民用微轻小型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识别最低性能要求》,填补了微轻小型无人驾驶航空器监视领域的空白……

一系列政策标准的出台,进一步推动了无人机适航审定管理模式的探索和创新。“目前我国无人机数量、生产企业数量均高于有人机同类指标,且构型、用途更加多样”。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航空器适航研究所所长刘薇薇认为,无人机的快速发展为适航审定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需求和挑战,“在无人机市场管理模式创新方面,我们提出了基于运行风险的无人机适航审定理念,根据不同风险制定相关适航标准;在审定模式上,我们将进一步坚持细化、分级、分类原则。我们还将积极引导生产企业建立完善市场管理体系,逐步与整个行业的专家队伍共同开展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的研究制定”。

除无人机相关政策标准相继出台外,不少省份的低空经济发展也正以政策标准制定为突破口,引导优化产业发展的营商环境。以深圳为例,自2024年2月1日起施行的《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是全国首部低空经济地方法规,从基础设施、飞行服务、产业应用、技术创新、安全管理等方面助力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在引培低空经济链上企业、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拓展低空飞行应用场景、完善产业配套等方面,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牵头编制了《深圳市关于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了鼓励拓展多领域应用、支持打造高端创新载体等20项具体措施。与此同时,深圳市还建立了与无人机活动管理链条及系统风险类别相匹配的标准体系,为完善全国低空标准规范提供了深圳经验。

在民航业,信息技术与各个新应用场景的融合、数字新基建布局的有序落地以及政策标准的建立健全,都是数字经济与民航深度融合结出的硕果。未来,智能化、大众化将是民航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数字时代,民航业将继续通过信息化建设与数字化转型,以变革中的“新模样”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数字中国贡献力量。(中国民航报 见习记者张之涵)

 

 

 

责任编辑:zhangwei 000
推荐新闻: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桂林机场联合桂林市公安局机场分局开展...
旅客乘扶梯摔倒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安检员...
暖心服务 郑州机场主动帮助中转旅客顺...
新疆空管局空管开展民航气象信息共享与...
武汉天河机场多措并举推动纪检工作高质...
全力护航“开学季”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
锡林浩特机场开展离港系统中断桌面应急演练
昭苏机场启用“失物招领”平台
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发行5亿...
深航郑州基地保卫部召开年度业务考核动...
“每日每夜”品牌便利店入驻于田万方机场
暖心服务上线 乌兰浩特机场多措并举保障...
包头机场团委联合市中心医院(东院区)...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2023年度部门决算
中国民用航空宣传教育中心2023年度部门决算
长春机场新增多台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山西空管分局进近管制室组织召开雷雨季...
黑龙江机场集团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实验室...
江西航空自主研发成果获颁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西北空管局空管中心技保中心雷达室完成...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0603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