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通航是瞄准通航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应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最新成果,创新通航运行、服务、监管、营销方式,对通航产业全要素、全流程、全场景乃至全产业链进行数字化处理、智能化响应和智能化支持的新模式、新形态。智慧通航高质量发展要从多维度、多视角、多主体全方位审视和科学思考路径。作为关键核心的通航产业市场主体,通用航空公司承担着智慧通航建设的主体责任,理应成为智慧通航建设的最大受益者。
首先,要聚焦通航公司数字能力。进入新世纪后,以云计算、物联网、5G移动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及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协同融合,并在各种场景和各种产业广泛应用,点燃了数字化新时代的引擎,为工业物联网化兴起和发展提供新动能,为消费互联网化向纵深发展增添后劲。通航公司唯有聚焦自身数字能力提升,才能更好地运用新型载具适应通航消费新趋势、满足通航作业新需求。现阶段通航智慧化的关键在于数字化,聚焦提升通航公司数字能力主线,加速推动补齐通航公司数字能力不足的短板。
其次,要提升通航公司运行效率。从通航服务需求端看,作为市场主体的通航公司无法实现“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组织生产运行和加速服务升级是问题症结所在。通航产业在消费层面供需失衡的深层原因,恰恰是通航公司自身运行效率普遍低下导致的通航服务供给能力严重不足。
通航公司可行路径需要第三方技术赋能。短期建设轻量化智慧通航数字化平台以实现即刻数字化,并能瞬时体验数字化转型带给公司运行效率提升的成效。中期根据自身业务数字化特点进行系统个性化布置和智慧化新需求捕捉。远期根据业务发展制订智慧通航解决方案。
最后,要增强通航公司盈利能力。虽然我国通航产业持续向好,但是需求结构性变化显著,特别是使用直升机、轻型固定翼飞机、公务机等传统载具的传统通航公司业务需求面临挑战。增强通航公司的盈利能力必然需要数字化转型,并从中拓展盈利空间。
第一阶段成果体现在:公司管理、飞行保障、任务执行、生产资料调配等通航公司运营所需全要素数据生成,并有效记录和安全存储,以统一平台、系统对接、内外兼容、移动协作的方式形成内通外联的线上作业能力。生产要素的数字化将使其配置的合理优化成为可能,通航公司将在盘活要素过程中获得经济效益。
第二阶段成果体现在:通过增加飞行任务而不增加运行人员,实现主营业务提质增效,通过对接最终消费客户掌握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并及时升级服务。
第三阶段成果体现在:通过满足因实施数字化营销而扩张的作业飞行、空中游览、应急救援等传统通航消费需求,增强满足无人机与有人机同步融合运行等新兴通航消费需求的能力。
综上所述,轻量化、即刻化、生态化是我国智慧通航建设启动阶段的重要特征。笔者建议,智慧通航技术路线选择基于Saas技术的轻量化架构,实现“通航一手机”目标,尽快让通航公司在智慧化过程中感受到提质增效的获得感。探索以省市政府专项补贴形式支持通航公司,即刻化实现智慧通航的第一步数字化,助力其实现数字化运行和增强营销能力的“现代感”,进而推动智慧通航高质量发展。(《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綦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