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国家战略先导产业,近年来,中国民航已经成为主动服务、落实国家战略的先行军和排头兵。各地区日益关注、重视民航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动力源作用,全面、深度融入国家战略。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许仁安提出了《关于支持重庆建设联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国际门户枢纽的建议》,在建设内陆国际交通枢纽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还有不少代表委员提出了依托航空港建设自由贸易港、综合试验区的建议和提案。来自河南的全国人大代表胡荃、薛景霞围绕郑州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提出了建议;全国人大代表汪中山等人联名提出了《关于加大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支持力度的建议》,其中特别提到建议支持河南建设“空中丝绸之路”综合开放试验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民航是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驱动力。近年来,紧紧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等,中国民航积极构建结构优化、多元平衡、枢纽导向型的航权开放格局,加快推进乌鲁木齐、昆明、哈尔滨等国际航空枢纽以及郑州国际货运枢纽建设。
完善航线网络布局,是高质量发展、融入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2019年,民航局以“一带一路”国家为主线,以周边国家(地区)为重点,与日本、韩国、俄罗斯、芬兰、沙特、希腊等25个国家(地区)磋商扩充了航权资源。在客运第三、第四航权方面,近年来,包括重庆在内的国内三区地点(中美航空运输协定中规定的16个省、区、市)至美国,我国与澳大利亚、东盟、马尔代夫均开放了第三、第四航权;与英国、法国、西班牙大幅扩大了航权安排;与俄罗斯、意大利、加拿大、芬兰、捷克、比利时、爱尔兰、匈牙利、拉脱维亚等国家小幅扩大了航权安排,从航权角度为航空公司在重庆经营航线航班拓展了空间。
为进一步提升郑州机场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功能,促进郑州机场高质量发展,民航局与河南省人民政府于2018年联合印发了《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战略规划》,其中对优化机场总体布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自由贸易港建设、货运航权以及过境免签等方面作出具体安排。
目前,郑州机场正在开展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后续,民航局将按照有关规定统筹推进机场总规修编和三期扩建工程。在航权框架内,民航局将依据航权管理规定积极支持中外航空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发展战略开通自/至郑州的国际航线航班,大力支持郑州打造货运枢纽。同时,将在对外航空运输谈判中统筹考虑郑州机场货运枢纽建设的具体航权需求。
下一步,民航局还将会同国家有关部门为郑州机场构建与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发展相适应的政策环境,支持郑州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企业开展航空产业合作。
市场需求是影响开辟国际航线的主导因素。针对各地区在增开国际航线上的需求,民航局将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统一部署,逐步恢复办理中外航空公司国际航线航班许可。对于山东、重庆、成都增开国际航线、恢复国际业务的需求,各地可充分进行市场调研,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布局国际航线网络。(《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