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疫情暴发初期有一定下滑,但从3月起,空客直升机在中国的客户飞行小时数便开始逐步恢复,在第二季度达到甚至超过了去年同期水平。”在不久前的空客直升机北京媒体会上,空客直升机中国公司董事总经理魏薇介绍了疫情期间空客直升机在中国的业务情况。
魏薇表示,尽管疫情对全球航空业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但整个直升机行业体现出了较强的抵御风险的能力,作为空客直升机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和重要的新兴市场,中国市场更是表现出了其独有的坚挺。
在疫情的阴影中“蛰伏”了一年,该如何在危机中等待转机?魏薇告诉记者,作为直升机制造商,空客直升机在疫情期间最重要的行动就是尽可能靠近客户,加强沟通,在物流与技术方面提供及时的支援,确保客户的运营更轻松、简便。
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与商业航班相比,直升机行业在此次疫情中受到的影响相对更小。魏薇表示,这主要取决于直升机独有的业务模式和执行任务的多样性。从全球范围看,截至目前,空客直升机全球客户飞行小时同比下降了15%,主要体现在旅游观光、私人运输等领域。而在紧急医疗救护(HEMS)、应急救援和物资运输等领域,部分直升机运营商反而执行了相比过去更多的任务,以支持当地政府抗击疫情。
2019年,空客直升机共获得369架直升机订单,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4%,全年累计交付332架直升机,保持着全球民用及公共服务直升机市场的领先地位。在疫情背景下,今年订单和交付情况受到了影响,由于出行限制,也导致一些工程项目有所延误。尽管如此,空客直升机仍然完成了两个重要机型的取证工作。
据魏薇介绍,今年6月,空客直升机完成了其全新机型H160的EASA取证。此外,全新五桨叶H145的取证工作也已完成。在特殊时期,空客直升机还与客户和适航审定机构保持着频繁的沟通,从而能够对他们的特殊需求提供支持,例如为运营商提供专门运输新冠肺炎患者的机上设备。

空客直升机H160
除此之外,疫情也成为了很多企业推出线上培训的契机,空客直升机开发了很多在线学习工具,其全球20家培训中心在疫情期间均正常运营,通过视频等在线方式满足客户的培训需求。“疫情之后我们会继续使用这些在线学习方式,同时制定新的培训标准”。
魏薇透露,在中国合作伙伴和当地政府监管部门的支持下,空客直升机得以派出一位飞行员来到中国,确保国内所有空客H135的新用户都能够按照空客直升机的标准进行飞行员培训。
中国市场恢复速度快
据空客直升机中国公司商务副总裁杨林介绍,2020年,空客直升机向中国市场交付了5架H125,使得中国的H125直升机超过了130架,主要用于电力巡线。此外,还帮助中国引进了一批二手H225重型直升机,该机型在中国的机队数量达到了50架,为亚洲之首,这些H225将用于应急管理和油气任务。

空客直升机H225
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当地政府的支持,空客直升机在青岛的H135总装线也于今年4月恢复正常生产。目前,青岛总装线已经交付了3架完全在当地总装的直升机,今年底前还会交付4架。杨林告诉记者,青岛总装线目前处于生产爬坡阶段,预计明年将交付11架直升机。“我们非常骄傲地看到由青岛总装线交付的H135直升机已经在山东投入运营了”。

空客直升机H135
中国直升机市场的坚挺不仅体现在业务恢复速度快,还体现在新的细分市场——直升机海上风电运维业务——的开启。这是空客直升机近年来在中国努力“破冰”的销售领域之一,今年终于迎来了好消息:中信海直获得了中国直升机海上风电运维领域的首个合同,其将使用空客海豚直升机执行这项任务。
魏薇表示,尽管受到了疫情影响,但是空客直升机始终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截止到今年10月底,空客直升机机队规模占到国内市场总量的35%,用户数量达88家。这其中不乏刚刚起步的通航公司,对售后支持的要求较高。目前,空客直升机在国内8个城市分设了办公室,可以给客户提供端到端的运营支持和解决方案。
谈到中国直升机产业的未来发展,魏薇认为,空域毋庸置疑仍是中国直升机产业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基础设施薄弱和专业人才匮乏也一定程度限制了产业的发展。但中国在应急救援、紧急医疗救护、公安执法、电力巡检、环境监测和通航运输等领域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中国直升机市场依然前景广阔。“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始终积极地融入中国直升机行业的生态圈,同时,致力于与中国发展长期互惠的合作关系。我们坚信合作共赢是正确的策略”。
持续创新确保产品竞争力
无论市场环境如何变化,空客直升机始终保持对技术创新的投入,以增强自身产品的竞争力,确保公司可持续发展。杨林告诉记者:“我们一直与客户保持良好的沟通,倾听他们对产品使用的感受和反馈。针对客户需求,通过技术创新改进直升机的产品性能,从而减少飞行员工作负荷,提高飞行安全水平,努力践行‘安全是航空第一要务’的承诺。”
近年来,空客直升机作为EASA在安全方面的主要合作伙伴之一,不仅在设计和维护、模拟机培训、操作和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改进建议,还通过一系列持续的技术创新确保运营安全。
据杨林介绍,Helionix航电系统是空客直升机最核心的技术升级产品,它借鉴了空客民机的飞行仪表系统,使直升机也具有高度的自动驾驶能力。“这种设计理念让飞行员从操作执行者变成了飞行管理者”。
目前,最新的第三代Helionix航电系统已应用于H135、H145、H160和H175产品上。杨林表示,空客直升机希望借助家族式概念,使客户在今后更换机型时能够借助熟悉的航电系统,快速完成型号等级培训,在降低维护和培训成本的同时,保证新机型的飞行安全。
作为一款全新设计研发的直升机,H160彰显了空客直升机在创新、安全、经济性等方面为客户创造的附加值。H160的研发采用了68项空客直升机专利技术,是全球首款采用碳纤维与树脂混合全复合材料机身的直升机,从设计之初便在机身防腐和减轻自身重量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并提出了引领行业发展的有效解决方案。
在直升机外部特别是进近阶段噪音的控制方面,普通直升机在飞行过程中桨叶拍打的噪音非常明显,但H160蓝色前缘主桨叶技术可使噪音降低50%。“我们的客户在试飞体验后,对这一点反馈非常积极。”
杨林表示,H160是一款非常值得期待的直升机,首架H160预计将在明年交付,已经有中国客户订购了该机型。(《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