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航油新疆公司战寒潮(本文图片由中航油新疆公司提供)
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自1月以来,新疆多地降温明显,部分地区地降雪频发,积雪厚度超过10厘米,阿勒泰地区更是降至零下30℃左右。面对极寒天气带来的强降雪、气温骤降、路面结冰湿滑、低能见度等严峻考验,中航油新疆公司高度重视,积极行动,迅速进入迎风踏雪模式,全面做好供油保障工作,确保岁末年初期间安全生产工作平稳有序。
未雨绸缪早部署,把牢安全保供的“定星盘”
中航油新疆公司认真学习集团公司《关于加强近期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文件精神,贯彻落实上级公司就应对寒潮极端天气工作的专门部署,不断增强抓好安全工作的政治敏感性,持续强化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责任感,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公司结合新疆地区冬季极寒、大风、降雪等特殊天气频发的特点,要求各单位要保持对当前安全生产形势的清醒认识,加强安全生产风险辨识和防范,加强监测预警和应急值守,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掌握设备设施运行情况,准备充足的应急物资,做好抗击极寒天气的准备,集中精力抓好供油保障工作,全面确保安全生产态势平稳。
![极寒天气作业1[1].jpg 极寒天气作业1[1].jpg](./W020210114578255534619.jpg)
中航油新疆公司战寒潮
科学部署强落实,点燃安全保供的“主引擎”
航空加油站及时清理清除库区、车库道路和设备上的积雪,保证车辆进入作业区的安全。同时做好对加油员的风险提示,重点强调降雪天气行车安全,提醒加油员做好个人安全防护,在机坪加油作业时注意防滑、防摔,并加大对加油车联锁、刹车、轮胎、灯光等重要部位的检查力度。值班干部员工加强对各地机场气象信息和航班通告的跟踪预判力度,随时掌握天气变化,全面确保安全生产平稳有序。维修分队加强冬季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对呼吸阀阻火器、加油车电气线路、加油接头密封件等重要部位要加大维护保养力度,防止因设施设备损坏造成生产异常,谨防冰冻风险。
与此同时,航空加油站持续开展员工冬季安全教育与培训,针对复杂气象条件、大面积航班延误、火灾事故、紧急除雪等工作制定应急处置方案,进行学习培训和实战演练,杜绝“三违”和各类责任不安全事件发生。各分队严格执行MH/T6020的标准,逐车进行外观检查,在大风暴雪的恶劣天气下,加大排沉力度,确保油品质量合格,时刻严把油品质量大关。同时持续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同时做好局部散发病例发生后的紧急应对工作,确保“零感染”。
严把油品质量关,夯实安全保供的“压舱石”
业务油库积极应对低温天气,多措并举确保油品质量。受疫情影响,西山至业务油库输油管线改迁工作延迟至小寒时节进行。管线分队坚持每日对施工现场进行监控,记录相关信息、数据和影像资料,配合施工方进行管线标桩、标示牌的设立,确保管线信息准确完整。改迁工作结束后,管线管理分队踏着没过小腿的积雪,徒步检查重点区域,确保“航油生命线”安全运行。综合保障分队二十四小时坚守岗位,严格执行过滤器每天一检查,滤网三天一更换,落实过滤器“随时堵塞随时拆卸”的作业制度。质计分队每日对所有储罐排沉至合格,掌握油品冰晶析出情况,确保油品质量无异常。自控分队未雨绸缪,提前更换电动阀电池,同时每日监控极寒天气对电动阀电池影响,为公司收发油作业的安全稳定打好基础。在自控室的搬迁的关键时期,值班员不畏严寒,在电缆沟里一根一根的对接,及时发现、快速解决问题,确保搬迁工作安全、平稳、高效。
确保加油车辆设备在严寒低温天气下处于正常工况,对供应站来说也是一次全方位的考验。博乐供应站加油员在等待加油时,巡视发现车辆底部有油液滴漏。供应站立即启动加油车故障现场处置方案,安排备用车辆保障航班。后经排查原因为发动机废气管结冰堵塞,导致缸内压力过大,将机油尺顶出引发机油渗漏。供应站立即对废气管口处的积冰进行处理,将滴漏的残余油液进行清洁。随后拉出机油尺对机油液位进行观察、检查、加注,经过测试加油车恢复正常。
哈密供应站在保障航班时,发现加油车胶管根部漏油。供应站立即启动应急处置程序,更换车辆正常保障航班。后经对漏油车辆打压测试,发现漏油原因为胶管根部法兰密封垫圈连接处受低温天气影响老化引起漏油。供应站立即更换老化部件,经过反复打压循环测试后,车辆设备运转正常,渗漏现象消除。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中航油新疆公司将在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用实际行动诠释“丝路航油铁军”是一支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铁军队伍,切实提高安全意识,履行安全责任,积极担当作为,上下一心、鼓足干劲,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在极端天气保供攻坚战中冒严寒、战风雪、保安全,聚力做好冬季极端恶劣天气下各项安全生产工作。(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林萍、段智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