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许晓泓 通讯员于宝兵、王瑞 报道:在刚刚过去的2025年暑运期间,首都航空飞行部以“守牢安全底线、护航旅客出行”为核心,凭借高度的责任担当与专业的技术能力,从培训、防控、管理、人才、机组保障五大维度精准发力,用一系列扎实举措为暑运航班安全筑起坚实屏障。
强化培训,提升全员安全素养
飞行安全的核心在人,关键在技能。首都航空飞行部安全质量中心聚焦暑运飞行难点,量身定制专项培训体系——从起飞落地基本驾驶术、复飞操作,到鸟击、风切变、超速等突发场景处置,全方位覆盖暑运高频风险应对需求。8月26日、28日,针对典型风险场景的专项警示教育培训密集开展,实现各中队飞行员全覆盖。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复盘+实操推演”的模式,飞行员不仅深化了安全生产认知,更在模拟实战中提升了应急应变能力,为应对暑运复杂天气与高强度任务筑牢技术根基。
精准防控盯风险,织密安全防护网
风险预控是安全保障的前提。暑运启动前,飞行部系统梳理近5年暑运期间不安全事件与多发警告数据,精准锁定鸟击、可控飞行撞地、中止进近/复飞、风切变、偏离高度等五大“高频风险点”。针对这些隐患,飞行部双管齐下:一方面通过发布9期安全提示、2期安全知识摘要,让风险预警覆盖每一位机组人员,强化全员风险敬畏心;另一方面依托飞行品质数据、模拟机训练评语等多维度信息,精准识别存在风险技术短板的人员,量身定制管控方案,从“广撒网”转向“精准滴灌”,确保风险早发现、早处置。
细化管理严规范,提升操作精准度
规范操作是安全的“生命线”。飞行训练管理部总飞行师办公室以SOP(标准操作程序)优化为突破口,扎实推进专项提升工作:牵头编写《首都航空飞行部SOP提升方案》,修订SOP违纪管理制度,更将SOP知识掌握与程序应用能力直接纳入飞行员技术等级评定、口试问询的核心考核指标,以制度刚性倒逼操作规范。
建强人才梯队,筑牢人力支撑
充足且优质的人力储备,是暑运安全保障的“底气”。飞行部统筹协调模拟机训练资源与航线带飞资源,构建科学的人才梯队培养体系,重点推进机长自主培养。2025年1月至8月19日,累计自主培养机长25人,超额完成阶段性目标;升级实践考试通过率达63.6%,较2024年提升4.6个百分点,不仅为暑运期间高强度飞行任务提供了充足人力补给,更夯实了长期安全发展的人才基础。
科学调配减疲劳,温情保障稳运行
机组状态直接关系飞行安全。暑运期间,机组资源管理中心以“科学排班+人文关怀”为原则,全力保障机组运行安全:加强与飞训部、各飞行大队的联动,动态协调机组实力占用,合理统筹训练、公务等计划,避免人力浪费;针对部分属地机组缺口问题,推出暑运驻外政策激励,引导机组至缺口属地长期驻外,减少往返加机组的时间损耗,有效降低疲劳度。同时,严格落实机组疲劳主动报告制度,一旦收到疲劳举手报告,立即启动机组计划调配,确保每一位执飞人员都以最佳状态投入飞行。
从技能提升到风险防控,从规范管理到人力保障,首都航空飞行部全程守护暑运飞行安全。顺利保障超过2万个航班安全执行,累计飞行时长超过5万小时。每一组数据的背后,都是飞行部对“守护旅客平安”承诺的践行,更是民航人“时时放心不下”的安全担当。(编辑:陈虹莹 校对:李佳洹 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