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航空运输
国航与梅赛德斯—奔驰携手助力长江生态保护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3-11-03 16:11:00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刘韶滨 报道:近日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国航”)与梅赛德斯—奔驰联合举办“零碳新程,星航同行”零碳绿色出行主题活动,共同开展零碳绿色主题航班及长江珍稀鱼类增殖放流活动。两家企业秉承“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持续深耕绿色出行服务,助力长江生态保护,共同践行新发展格局下的企业社会责任。


旅客登上“零碳新程,星航同行”零碳绿色主题航班(陶冉/摄)

“零碳新程,星航同行”零碳绿色主题航班由北京顺利飞抵武汉。本次主题航班活动提出并践行了“碳中和航班”理念,在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指导下,航班飞行产生的全部碳排放,在航班结束后全部由中国国航与梅赛德斯—奔驰通过购买VCS森林管护项目产生的碳汇量完成抵消中和,为航班上的全体旅客开启一次“零碳”航班的全新体验。活动当天,零碳出行、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等主题元素从地面延伸至航班飞行的各个环节,航班上旅客积极参与活动,通过互动了解两家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机上旅客踊跃参加有奖竞猜活动(陶冉/摄)

“零碳新程,星航同行”零碳绿色主题活动在“携手国航 追鲟长江”武汉渔政码头国航公益放流站圆满完成。在武汉市农业农村局、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武汉长江中华鲟保护中心等相关机构的大力支持下,活动在场嘉宾成功放流中华鲟、长吻鮠、胭脂鱼等长江珍稀鱼类15052尾。所有放流的中华鲟都被精准植入跟踪信标,并进行专属编码登记,为今后中华鲟的种群迁移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时数据。在场全体嘉宾通过本次放流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了“长江大保护”,为长江生态系统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


活动在场嘉宾成功放流中华鲟、长吻鮠、胭脂鱼等长江珍稀鱼类(陶冉/摄)

活动现场还特别举办了长江生态保护公益讲堂和环境保护专题座谈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危起伟教授讲解了中华鲟保护现状,展示了近年来长江生态保护的主要工作与成果。同时,危教授与科学科普自媒体“地球知识局”现场开展深度座谈,共同探讨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策略,旨在汇聚多方智慧,为长江生态保护探讨更为多元、创新且务实的宣传与实践方案。

[video:WeChat_20231103160931]
 
现场嘉宾放流中华鲟、长吻鮠、胭脂鱼等长江珍稀鱼类(记者刘韶滨拍摄)

 

活动相关的交通、食宿、设备、废弃物等碳排放均在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指导下完成测算,并全部由中国国航与梅赛德斯—奔驰通过购买碳汇量完成抵消中和。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工作人员在活动现场为中国国航与梅赛德斯—奔驰颁发活动碳中和证书,共同见证本次零碳活动的全新尝试。

自2014年中国国航与梅赛德斯—奔驰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来,双方秉承高品质出行的共同愿景,共同推出国航两舱豪华车服务,利用双方优质的服务产品资源,立足旅客全旅程豪华体验,为旅客实现地面交通与空中出行的完美对接。十年间,该项服务持续迭代,现已覆盖国内11个主要城市,服务适用航线已覆盖连通五大洲的国内国际主要航线,服务车型在原有的梅赛德斯—奔驰E级行政轿车基础上,新增EQE豪华纯电车型。

在双方合作迎来十周年之际,中国国航与梅赛德斯—奔驰还将继续深化合作,探索双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共创共建。未来,国航将继续坚守“绿色运营,可持续发展”理念,将低碳运行作为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之一,在绿色机队建设、绿色运行模式、绿色地面保障、绿色产品创新等方面努力探索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携手合作伙伴与公众共建美丽中国。梅赛德斯—奔驰也将始终坚持“商责并举”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汽车产业全价值链的可持续转型,并长期致力于在环境保护、文化艺术、驾驶文化、教育支持、社会关爱等领域为社会发展贡献着力量。未来,双方将继续携手同行,开讲可持续发展新故事。(编辑:孙文瑾 校对:李季威 审核:韩磊)

责任编辑:sunwenjin 000
推荐新闻:
江门首家重载共轴无人直升机F-600产线落...
伊犁伊宁国际机场推出行李防错拿新举措
海南空管分局全面升级应急通信保障体系
巴彦淖尔机场开启空管技能“强化模式”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保密教育系列活动
桂林机场扎实做好汛前准备工作
新疆机场集团博乐机场顺利完成2025年度...
那拉提机场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
吉安井冈山机场开展防汛专项检查工作
乌海机场多举措做好滞留旅客应急转运工作
赤峰机场联合赤峰市交通运输局开展“民...
桂林两江国际机场获评2024年度二星级“...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用科技塑一场与旅客...
二连浩特机场“五一”小长假客座率同比...
五一假期吉安井冈山机场迎送旅客1.18万人次
“五一”假期 乌兰浩特机场完成旅客吞吐...
江西航空开展五四青年节主题机上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合创劳模创新工作室:...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与安委会开展交流共建
江西航空团委联合江西民航各单位团委举...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