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航空运输
算算浙江通航的“经济账”
来源:《中国民航报》2019-02-18 14:09:00

岁末年初,浙江通航产业喜事连连。

2018年11月30日,浙江德清莫干山通航机场正式投入使用。该通航机场位于航空特色小镇——德清通航智造小镇,作为浙江省规划建设的A1类通航机场之一,拥有华东地区最大的通航停机坪。

2018年12月18日,幸福通用航空Cessna208B水陆两栖飞机从浙江舟山普陀山机场起飞,历时100分钟后抵达安徽黄山屯溪国际机场,华东地区首条连通浙江舟山群岛与安徽黄山的短途通勤航线成功开通。

 

2018年12月30日,浙江建德千岛湖通用机场首架大棕熊100系列Ⅱ飞机实现下线交付。此次成功交付意味着建德航空小镇在通航生产制造领域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这也是杭州通航领域第一个飞机生产交付基地,标志着杭州通航产业发展再升级。

浙江是对外开放大省、民营经济大省,同时也是全国通用航空综合试点省份和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区。近年来,浙江通航产业持续发力,正成为助推浙江省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力。《浙江省通用机场发展规划》《浙江省航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关于建设民航强省的若干意见》相继出台,从全省通航产业布局上发挥了很好的政策引领作用,推进了全省通航产业的高质量快速发展。此外,由政府搭建平台,吸引民营企业投资建设的特色航空小镇,也集聚了通航产业的全要素,成为进一步促进浙江通航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目前,浙江通航产业链日渐趋于完善。

走在行业发展前列催生“老百姓经济”

浙江通航产业的“老百姓经济”由来已久。浙江以民营经济为主导,全省近90%的企业为民营企业。综观浙江通航产业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浙江通航企业100%是由民营企业投资的,这就催生出了浙江通航产业的“老百姓经济”。

浙江省最先成立的通航企业——浙江东华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在1995年便开始筹建,并于1997年6月正式运营。作为浙江省内第一家民营通航企业,东华通航多年来一直走在民企试水通航产业的前列。在实现多年安全运营的基础上,由其投资的浙江东华新通航机场于2015年建成启用,并开展医疗救护、航空探矿、空中游览、私用或商用飞行驾驶执照培训等20多项通航业务。

浙江省首个取得民用机场许可证的通用机场——建德千岛湖通用机场——也有着民营企业投资的“血统”。建德千岛湖通用机场于1999年启动建设,2006年竣工并取得许可证,是浙江省首个、华东地区第二个取证的通用机场。目前,其已成为华东地区通航企业集中进驻的通航机场。开放至今,建德千岛湖通用机场已累计保障8万多架次通用航空器的安全起降,初步形成了拥有飞行员私(商)照培训、空中巡线、空中救援训练、航空护林、空中游览、飞机维修等业务的通航产业集群。这为助力浙江省乃至华东地区通用航空的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随着国家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不断推进,浙江通航产业发展乘势而上。截至2018年底,浙江省有通用机场10个、注册通航运营企业15家、通用航空器47架,年通航飞行超过2万小时,处于国内前列。

目前,浙江省通航产业颇具规模。其中,浙江精功集团深耕通航产业10余年,已成为全产业链、全国布局、全资质的通航企业;中信海直、国网通航等企业也纷纷落户浙江建立运行基地。浙江“老百姓经济”促进了浙江通航产业的发展,“老百姓经济”机制活、决策快、自主性强、市场敏锐度高等特质,也决定了浙江通航的独特地位和示范效应,引领浙江通航产业的高质量快速发展。

特色航空小镇 实现转型升级的“主战场”

位于浙江省新昌县的万丰航空小镇于2018年9月正式运营,标志着这个总投资100亿元、规划面积5.5平方公里的国家级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正式走进公众视野。与众多国内航空小镇不同的是,万丰航空小镇从一开始就将飞机制造作为切入航空领域的支点和基础产业。万丰集团董事局负责人表示,到2022年,万丰航空小镇预计将实现年工业总产值200亿元以上,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以上,新增就业岗位10000个。未来,其还将带动浙江航空产业发展和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成为通航产业孵化高地、飞机研制高地、人才集聚高地、工业旅游高地和航空文化博览高地。

实际上,近年来,由政府搭建平台,吸引民营企业投资建设的航空小镇,已经成为浙江通航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项目。

2017年3月,《浙江省航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出台,明确浙江航空产业发展将以构建航空全产业链为出发点,以市场培育为着力点,重点实施“12105”战略。该战略指出,浙江省将围绕航空先进制造、航空运营服务、通航旅游休闲、飞行运动体验等领域,促进产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重点建设包括建德航空小镇、萧山空港小镇、安吉通航小镇、横店航空小镇、宁波滨海航空小镇、绍兴滨海航空小镇等10个航空小镇。

根据《发展规划》,10个航空小镇的产业各有特色,定位清晰,并分别以一个产业为龙头,拉长产业链,将做到真正的产业集聚。由此,航空小镇一夜成为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战场”,成为助推通航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从“航空镇”到“航空城”打造通航产业“浙江样本”

有业内专家表示,“航空小镇首先诞生在浙江省,是浙江通航产业经过近20年发展,逐步探索出特色小镇发展中产业根植、人地协调和市场主导的关键点”。

以建德航空小镇为例,近年来,浙江省建德市以打造国家级通用航空示范小镇为目标,规划面积3.57平方公里,以千岛湖通用机场、新安江玉温泉、横钢工业遗存以及周边旅游资源为依托,重点发展航空休闲旅游、航空服务和航空制造等三大区块,以通航旅游、产业培育、人才招引、要素保障为核心,通航产业实现有序发展。自2016年航空小镇建设以来,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0.45亿元,引进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45个,总投资达197亿元。小镇先后被列入全国第二批特色小镇、全国首批低空旅游示范区和航空飞行营地示范工程、浙江省第二批特色小镇以及浙江省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2017年,其在省级特色小镇考核中被评为“优秀”。

下一步,建德市将加大对通航飞机、无人机研发制造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引进通航领域高层次人才力度,实现通航服务、通航制造、通航旅游的全产业链发展。同时,还将谋划建设水上机场和第二机场等,构建客运与货运同步发展的立体化空中交通网络,逐步实现从“航空镇”到“航空城”的蝶变,全力打造成通航产业“浙江样板”、国家级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国际知名通航休闲旅游目的地。

目前,浙江省的10个航空小镇已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2018年底启用的德清莫干山通航机场不断加快推进德清通航智造小镇建设,已落户9个通航项目,签约13个通航制造运营合作项目,吸引了国内外知名通航企业落户德清。德清通航智造小镇作为产业园的核心区域,以通用航空产业为主导,统筹优化产业布局,全力打造长三角通航高端装备智造基地、华东地区通航精益运营基地、浙江通航体验中心、区域性通航科技创新中心的“两基地两中心”。

此外,台州无人机航空小镇正完善通航培训、飞行体验、空中观光旅游服务等功能,积极对接机场扩建及配套项目、航空主题乐园、航空培训中心等建设。格莱斯艾尔飞机中国生产基地、中航通飞浙江分院及航电设计生产基地等项目正在建设之中。

完善产业平台布局加快民航强省建设

2015年9月,浙江省发布《浙江省通用机场发展规划》,提出“9730”规划布局,即在全省建设9个运输机场、7个一类通用机场、30个二类通用机场(含水上机场)、若干个(约50个)三类通用机场。计划到2030年,全省大部分县(市)拥有通用机场,机场密度之大和航空应急救援能力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绘就了未来浙江省通航机场网络的宏图。

在此背景下,2018年7月,浙江省出台《关于建设民航强省的若干意见》,明确浙江建设民航强省的具体目标是:到2022年,建成20个以上A类通用机场,驻浙通用航空器达到200架以上,年飞行量达到10万小时,打造全省“空中1小时交通圈”;全省航空服务覆盖率达到100%,航空制造业产值超过1500亿元,通用航空经济规模超过600亿元;低空航线形成网络,通用航空实现常态化飞行,创建全国通用航空发展示范省。民航发展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实力处于全国前列,基本建成民航强省。

基于此,近年来,浙江省持续引进航空产业重大项目,带动航空产业发展,积极搭建航空产业平台。重点搭建杭州大江东航空航天产业园、舟山航空产业园等两大主平台。杭州、宁波临空经济示范区先后获批准成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浙江省成为全国唯一拥有两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的省份。大江东航空航天、台州无人机等平台正在逐步建成。新昌万丰航空小镇、德清通航智造小镇、建德航空小镇等一批以航空产业为主导的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航空小镇正在涌现。

以梦为马,未来可期。浙江通航的“经济账”也更加清晰:预计到2020年,浙江省航空制造业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通航运营服务收入将突破100亿元;到2025年,预计实现航空制造业产值将达到3000亿元,通航运营服务收入将突破500亿元。(《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赵瑜)

责任编辑:lihaiyan 000
推荐新闻:
民航湖南监管局党委中心组集中研读《习...
民航安徽监管局对芜宣机场开展暑运安全督查
中国民用航空宣传教育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2024年度部门决算
青岛空管站守护暑运天路 力保航班高效运行
便捷旅客出行路 乌兰浩特机场新增免费手...
海南航空出席2025年梅西大学中国校友会...
济州航空上半年航班准点率上升4.9个百分点
尖兵闪耀赛场 包头机场消防队全市比武展...
包头机场细化服务举措让旅客旺季出行更安心
江西航空开展八一建军节主题机上活动
锡林浩特机场探索非航新业态
上海监管局全力迎战台风“竹节草” 督...
河南机场集团启动危险品互信社区郑州试...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多举措严防基孔肯雅热...
我国自主研制新舟60民用搜救机在陕西成...
江西航空“成都—南昌”航线专属产品助...
东航云南公司地面服务部站坪保障中心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分层分类廉洁...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丰富廉洁文化阵地建设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