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李昕彤 报道:截至10月18日,长春机场今年累计完成运输航班起降9.2万架次,旅客吞吐量达到1242万人次,货邮吞吐量6.7万吨,同比2019年分别增长17.7%、11.6%和3.1%,航班量和旅客量累计恢复率均位列全国千万级机场第1位,分别高于千万级机场平均恢复率20个百分点和19个百分点。自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民航运输市场积压的需求得到充分释放,长春机场航班量大幅度增长、境内旅客吞吐量快速恢复、国际及地区航线稳步复航、货邮吞吐量保持稳中有升,一个个数据的“倍增”,不仅彰显着吉林经济新活力,更折射出长春机场高质量发展的无限动力。
抢抓机遇 担当作为跑出新速度
今年以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恢复,长春机场航班量和客运量屡创新高。先是1月27日,旅客吞吐量首次超过5万人次;再是7月份单月旅客吞吐量首破150万,单周、单日航班量和旅客量均创机场通航以来历史最高纪录;随后,8月25日,长春机场累计运送旅客达到1000万人次,成为今年国内第29家旅客量破千万的运输机场,突破时间点相较于2019年提前近一个月。预计11月中旬,长春机场旅客吞吐量将超过2019年全年水平,机场全年旅客吞吐量有望突破1500万人次。一系列数据展现着长春机场强劲的复苏尽头。
自疫情防控实施乙类乙管后,长春机场抢抓民航市场复苏机遇、主动作为,密切关注后疫情时代航空市场动态,积极推动运输生产快速恢复。在吉林机场集团的领导下,长春机场以“保增速、引运力、加快线、拓网络”为市场开发原则,以“提升航班执行率、加密国内热门航点、有序恢复国际航班和优化航班时刻”为抓手,通过与运营航司沟通协调,持续优化调整航线网络布局等手段,全力满足旅客出行的航空运输需求。2023年夏航季,长春机场周计划航班量增幅达到9.2%,已经连续第九个航季排名东北四场首位。相继推出北京、上海快线产品,长春至华东、华南、西北、中南等重点区域枢纽机场间网络不断织密。在稳固商旅、探亲客流航线的同时,着力拓展旅游市场,先后新增或恢复丽江、西双版纳、桂林、西宁、泸州等通航城市。截至2023年夏航季,长春机场已实现国内五百万量级(以2019年旅客量为准)机场全部通航,百万量级通航机场数量占比也逐航季提升。
深挖资源 奋力拼搏干出新面貌
近年来,吉林机场集团积极推动吉林省政府先后多家航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持续践行“筑巢引凤”战略,携手各航空公司共同推动长春机场航空市场恢复。以航班换季为契机,长春机场不断落实并扩大与协议航空公司的战略合作成果,在引进驻场运力、丰富航空市场营销形式等方面全面深化与协议航司的战略合作。目前,东方航空、长龙航空和青岛航空3家航司在长投放驻场运力数量均高于东北地区其他干线机场。今年夏航季,长春机场驻场运力规模已达到50架,同比2019年夏航季增加12架,增幅达到32%。与航司战略合作的不断深化,标志着长春机场逐步向运力配置充足、时刻资源利用充分、机型结构合理、市场占有率均衡的良性发展格局迈出了坚实一步。
10月29日,即将开启2023年冬春航季。新航季,长春机场同比2022年冬航季加密广州、成都、重庆、杭州、南京、厦门、郑州、长沙和三亚等,新增阜阳、博鳌、赤峰、菏泽、乌兰浩特等航点。国际及地区航线方面,将新增韩国济州和澳门等航点,加密韩国首尔、日本东京和香港等航点。推动干支航网联动,增开长白山—长春—福州航线,引进天骄航开通呼和浩特-乌兰浩特-长春航线。此次换季还统筹兼顾航班运行保障效率与航线运营水平,重点调整拥堵航路航班,以提升航班放行正常率。
精准营销 大刀阔斧迈出新步伐
今年以来,吉林省文旅产业稳步,丰富多彩旅游资源已经逐步成为吉林省一张靓丽的名片。入夏以后,长春地区文旅、展会活动热度不减,消夏艺术节、汽博会、航空展、农博会、东北亚博览会、长春电影节的相继举办为长春聚拢了人气。长春机场以《JLA航旅天地》和《文旅佳期》广播栏目为载体,持续进行市场宣传,联合相关OTA平台开展“长春机场嗨飞节”和优惠券精准推送活动;在线下方面,陆续组织了第二届航旅嘉年华、机场航旅618促销、消夏艺术节主题营销、民航进校园、亚运主题促销等活动。此外,首次参加“925大兴机场节”线下航旅集市活动,进一步推动长春机场运输生产的不断增长。
对于即将到来的新雪季,长春将吸引国内众多滑雪爱好者、家庭游小团队等群体奔赴吉林,畅游粉雪世界、嗨玩热雪滑道。吉林机场集团将牵手文旅部门共同打造全链条旅游经济产业,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塑造吉林旅游品牌,续热增温吉林旅游热度,加速吉林省旅游产业万亿级目标实现。
回首过去,可谓披荆斩棘,展望未来,还需乘风破浪。站在新起点上,长春机场将持续做到主业“稳增长”不能“松气歇脚”,积极探索新时代民航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继续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重任,推动生产经营工作取得新成效,为全省民航市场发展增添强大动力源。(编辑:李佳洹 校对:陈虹莹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