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许晓泓 通讯员吕文博 报道:3500余辆私家车进场,出租车发车间距平均不超过2分钟……这是7月25日9时20分,青岛机场综合交通指挥中心大屏上实时显示的运行数据。进入7月开启“暑运”模式以来,青岛机场旅客吞吐量持续攀升,进出机场的车辆与日俱增。7月1日-25日,网约车、出租车保障客流量环比增长均超过11%,停车场日均进场车辆达1.32万车次。如何让旅客便捷出入机场,奔赴“诗与远方”?青岛机场依托智慧交通项目,最大化发挥机场综合交通体系效能,为市民游客暑期出行保驾护航。

青岛机场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整合了20余种交通信息,在机场通向换乘点的各处连廊增设综合交通信息诱导屏,直观展示不同公共交通工具的发车时间、预计等候时间、车次和余票等信息,实现了对用户出行策略的定向信息推荐。

依托AI视频分析等技术,青岛机场实现了对出租车上客区流量与旅客流量数的精准把控,实时感知上客区旅客等待人数、蓄车场运力资源等信息,结合预测将要来临的旅客量信息,自动生成调度指令,使得旅客平均排队等候时间不超过2分钟,乘车效率提高约40%。

对于自驾车出行的旅客,青岛机场创新采用以“车场智能化建设+平台统一监管+多元停车服务”模式,通过智慧化停车引导,确保其平均1.5分钟就能找到空余车位。机场停车场的全自助出口还提供ETC、无感支付、扫码支付等8种缴费方式,确保旅客停车秒进秒出秒付。目前,自助缴费占比达到88%,车辆出场通行效率较转场前提速60%。2023年青岛机场还从全国30余家参与评选的千万级机场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智慧停车十佳机场”称号。

(青岛机场供图)
而应急处置方面,青岛机场也做好了充分准备。其借助视频分析和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对运营、客流、交通、设备等4大类17小类异常事件的自动识别与报警,事件响应及处置效率提升50%以上。
今年7月21日,青岛机场单日旅客运输量达7.82万人次,刷新转场以来最高纪录。“这真是综合交通保障最为忙碌的一天,私家车进场超过1.45万辆,网约车接近4000辆。”青岛机场地面综合交通指挥中心当天值班人员介绍,“暑运期间,我们在客流高峰时段借助智慧交通系统加强了全景视频监控的轮巡、加开交通广播提醒、根据预测客流量匹配车辆资源,确保旅客顺畅、便捷出行。”
下一步,青岛机场将进一步强化科技赋能,着力打造地面综合交通枢纽智慧引领和科技创新高地,不断提升广大旅客美好出行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编辑:李佳洹 校对:张彤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