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张晨钰 报道:为响应国家、江西省政府、民航局、首都机场集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的要求,江西机场集团自启动“碳达峰碳中和”研究项目已有6个月时间且初步形成研究成果,于12月15日下午召开“碳达峰碳中和”研究项目成果汇报会,江西机场集团董事长万林、总经理姜春阳及副总经理周军出席并发表讲话,北京首都机场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节能公司”)总经理李雪刚及项目组成员、集团本部相关部门及各机场分公司领导、相关业务经理通过现场与线上两种形式参加会议。
姜春阳与周军就报告内容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模型测算一定要具有科学性,需注意合理地量化与旅客、航站楼面积相关的能耗指标,二是建议报告中增加各类节能技术的优劣势分析、碳交易现状趋势、结合江西机场自身优势的创新节能举措及余电上网给企业带来的效益等,这也是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接口及参考价值,三是要关注节能技术的经济性,应力求在节能与经营之间寻求平衡点。
万林对节能公司在项目研究期间提供的智力支持表示感谢,并强调“双碳”研究是个大课题,督促各相关部门及时对接项目团队,要真正做到将该课题读懂吃透。
会上,节能公司就“江西机场集团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主题进行汇报,汇报从项目整体研究情况、政策背景、江西机场二氧化碳排放现状、江西机场碳达峰预测及情景分析、江西机场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及研究结论六个方面展开。依据国家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江西省双碳工作部署及首都机场集团工作要求,通过分析江西机场二氧化碳排放现状,科学量化机场二氧化碳影响因子及变量,建立合理的数学预测模型,设定三种合理场景及预测不确定性因素等,研究得出江西机场达峰年限区间为2030至2035年,可力争于2032年实现碳达峰,峰值约为八万吨至十万吨二氧化碳。而要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项目组也因地制宜地为江西机场定制了碳中和路线图并重点提示为确保实现碳达峰各机场需在各阶段完成的重点任务,包括建设光伏、燃气锅炉改热源地泵及油车改电车等。
其次,节能公司就“井冈山近零碳机场建设方案”也进行了简要汇报,井冈山机场若要实现近零碳则要“靠天、靠地、靠己”三管齐下,即建设光伏发电系统,充分利用地热资源以及提升自身能耗管理。但结合井冈山机场碳排放现状、自然资源条件及航站楼能效水平等方面因素,要实现近零碳机场有一定难度需分阶段逐步推进,而在短期内实现“零碳航站楼”是完全具备可行性的。
在听取节能公司汇报后,相关部门就三期规划与建设中的实际情况、未来节碳工作的预算投入及碳达峰模型科学性等方面与节能公司展开详细讨论。
对机场、国家乃至世界而言,碳达峰碳中和研究并不是一蹴而就,该项工作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紧迫性,只有深刻认识绿色发展对提高行业竞争力和争取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具有重大意义,才能在未来更好的实现真正的“绿色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