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王彩军、许新飞、张敬 报道:近日,呼和浩特机场配载室迎来一位“新同事”“上岗”的第一天,配载员们都赞叹他很不错,这个“新同事”就是“小萍”—AI配载助手,名字寓意为平稳、安全。“小萍”通过AI技术使配载业务更安全、更高效,航空公司服务质量更优质。
“小萍”上线解难题
机场配载业务主要是负责飞机载重平衡工作,配载工作的质量影响着飞行安全和飞行成本。
在实际工作中,不同的飞机机型、不同的航空公司、不同的货物,对配载工作的要求也千差万别。以呼和浩特机场为例,配载员需要熟悉至少35家航司25种机型1500条配载要求,加之制度、法规、手册错综复杂的信息库,依靠“查字典”的方式不但效率低,还极易发生“错、忘、漏”的情况。此外,航班繁忙阶段,货物多,一个航班大约有上百种配载方案,配载员很难在短时间算出最优方案,只能实现安全配载,很难再兼顾节油配载方案。
2025年3月初,内蒙古机场集团信息科技部研发团队开启了AI配载助手研发工作。在技术人员和首席配载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29天攻坚,成功研发出全国首个机场AI配载助手,构建起“知识图谱+动态优化算法”的智能决策系统。

现场分析问题(内蒙古机场集团供图)
“小萍”干活儿很卖力
4月份,经过试运行使用,配载员们纷纷表示,这个“小萍”不但“智商很高”,还很“勤恳认真”,是个“好助手”!
“它很聪明,能帮我们查询所有航司的知识,提升我们工作效率。”配载员们说。
“小萍”集成民航法规、机型参数、载重平衡规则、航司限制等12类专业知识库,通过强化学习算法实现配载方案的实时推演与风险预判,借助大模型将人工记忆要点转化为智能决策支持。在复杂情况,单航班预先配载时间缩短了约40%。提升了配载工作效率。
“它很厉害,提供的配载方案在安全的基础上,还能达到节油重心,既提升我们工作质量,也为航司节油。”
“小萍”凭借强大的计算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对海量数据进行精准分析,迅速生成最优配载方案。在传统配载方式下,配载员主要关注平衡指数在安全范围内,而“小萍”通过对拟人化算法和行李重量预估,能够提供节油重心的配载方案,除了提升配载工作质量,更为航空公司节省大量燃油成本,是一位有实力的“好助手”。
“它很勤劳,一直帮我们盯着航班,重要数据变化时能及时提醒,我们解决异常情况的时间更充足、安全裕度更大了。”
传统模式下,配载员在航班截载时校对实时航班数据,有可能发生因数据变化导致的货物落下等情况,因处置时间短,容易导致航班延误。“小萍”能够监控航班油量、剩余业载以及平衡指数超范围的变化,根据各个航空公司的要求,计算以上数据变化对飞行安全的影响,发生超出安全范围的情况,及时提醒配载员关注航班变化,并给出操作建议,增加了处置时间,降低了航班延误的风险。
“它学习能力很强,能够帮我们解决行李数量和重量估算不准确的问题。”
“小萍”通过历史大数据分析,准确估算不同季节、不同节假日、不同航线的行李数量和重量,帮助配载员在预先配载时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降低因行李重量估算过多、过少导致的平衡重心偏差或者行李冲出等问题发生概率。
“小萍”模式的深度应用
未来,“小萍”学会配载业务后,还将向座控、监装监卸、货运等业务延伸,通过研发智能操作机器人,凭借其“大脑”的智能化和机器人的自动化能力,实现全自动配载业务。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广阔应用的背景下,内蒙古机场集团将持续加大在AI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不断优化和完善AI助手的功能和性能,从单点突破转向全场景渗透,推动AI技术在各个业务领域的创新应用和发展。
开辟产业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要有攀“高”向“新”的魄力,也离不开锐意创新的勇气。在北疆空港,内蒙古机场集团深化实施“科技”突围工程,用科技力量,赋予民航机场更多智慧和力量,努力让出行更便捷、更安全、更舒适,也更有温度。(编辑:李佳洹 校对:陈虹莹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