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设施建设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的标志,社会各界都对其予以高度重视。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健全老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和设施。今年,民航局将“提升民航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任务清单。首都机场以大爱消除障碍,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有爱无碍”举措,用真情铺就坦途。
首都机场无障碍服务设备设施

名称:低位柜台。首都机场在问讯柜台、值机柜台处,设有低位柜台,可为残障旅客提供更加舒适的问讯和乘机服务。
标准:《民用机场旅客服务质量》(T/CCAATB 0007-2020)问询柜台:隔离区内、外应统一规划,与旅客流程衔接顺畅,配套设置低位无障碍柜台及标志。

名称:无障碍卫生间。首都机场在主要进出港流程的卫生间处,均设置了无障碍卫生间。无障碍卫生间设有自动式安全门,标识使用盲文加背景光显示,并带有语音提示。厕位隔间内全部配备呼叫铃,易识别,易触控。同时,卫生间内配有横向拉杆、支撑扶手、挂衣钩、放物台、低位洗手池、低位烘手器、报警电铃等无障碍设施。
标准:《民用机场旅客服务质量》(T/CCAATB 0007-2020)无障碍设施:如无条件建设独立家庭洗手间,则应在公共洗手间男女卫内设置无障碍厕位、儿童厕位;无障碍洗手间内设置紧急呼叫装置,及时响应旅客需求。

名称:电梯。在航站楼扶梯入口和出口前加装智能语音提示。玻璃通体电梯和旅客区域内封闭式直梯,均配有无障碍按钮区、语音楼层提示。旅客用直梯、扶梯、楼梯处铺设提示盲道。
标准:《民用机场旅客服务质量》(T/CCAATB 0007-2020)无障碍电梯:一层半以上航站楼和停车楼内向公众开放的楼层均应设置,与旅客主要流程衔接顺畅;入口处和电梯控制板应设有盲文按钮,以及语音/声音信号提示和扶手。

名称:闪烁登机提示。为提醒弱视及听力有障碍的旅客及时登机,航站楼登机口的航显配有登机图标,分别在“正在登机”和“立即登机”两个登机时段,以显眼的绿色、红色频繁明暗闪烁,引起以上人群注意,催促及时登机以免误机。
标准:《民用机场旅客服务质量》(T/CCAATB 0007-2020)残障旅客:机场航站楼内电视,除显示文字、图像信息外,宜显示手语提示信息;宜在登机口设置航班信息登机闪烁提示。

名称:航站楼内爱心休息区。在三号航站楼四层E岛及C09登机口附近设有“爱心休息区”,为老年人、残疾人、孕妇、两院院士等重点保障人群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还配备专门的服务人员完善老年旅客从乘机到登机、从车门到舱门的全流程服务体验。
标准:《民用机场旅客服务质量》(T/CCAATB 0007-2020)服务方案:应建立特殊旅客服务方案,并以书面、网络等特殊旅客容易获取的方式对外公布,公布的服务内容和流程便于旅客理解。
首都机场无障碍服务措施
进出港流程

1)停车楼爱心柜台。首都机场在停车楼服务柜台增加了爱心柜台标识,为无人陪伴或需要帮扶的老年旅客提供爱心帮扶服务。

2)爱心车位预约。老年旅客根据需求预约车位,向工作人员提供停车时间、停车时长、车牌号,工作人员根据老年旅客的需要安排专属停车位(过夜停车安排在长期停车区,临时停车安排在计时停车区),并将进入停车楼的行驶路线以短信形式发送给车主,方便老年旅客快速停车,同时安排专人进行协助。

3)行李搬运。如果旅客有需协助搬运的行李,可以在爱心车位预约时进行报备,停车楼将提前安排工作人员为其搬运行李至值机柜台。

4)爱心“百宝箱”。楼内的爱心柜台设有爱心“百宝箱”,里面包含急救箱、针线包、老花镜等老年旅客需求较大的物品。

5)爱心陪伴服务。首都机场旅客可以通过网站、电话、小程序、现场柜台四种形式申请陪伴服务。服务人员可根据旅客需要陪送至登机口。

6)免费旅客电瓶车服务。特殊旅客群体可优先免费使用此项服务,电瓶车可将旅客从安检口送至登机口(仅限3号航站楼)。

7)免费冬衣寄存服务。每年的10月1日至次年的3月31日,为南行的特殊群体旅客提供免费的冬衣寄存服务。

8)楼间摆渡车服务。提供具备无障碍功能的旅客摆渡车,或设有供轮椅使用者上、下车且坡度不大于1︰10的活动斜板。

9)网站“无障碍访问”服务。“无障碍访问”服务具备语音朗读、页面缩放、视觉辅助、页面配色修改等功能,可有效解决老年人在浏览网页时遇到的诸多问题。

10)行李送到家服务。如需行李代提代运服务旅客可电话(4000429358)申请。该服务根据实际情况收取行李运输费用。
安检流程

本文图片均由首都机场提供
1)安检前准备。安检现场设有无障碍旅客通道,在安检前端安排工作人员对旅客进行主动识别,对需要帮扶的旅客主动引领至无障碍通道过检。针对需要帮扶旅客特点,提前告知旅客安检过检相关信息,并协助过检。
2)安全检查。私密安检空间:安检现场设置私密检查室,申请非公开检查的旅客,将被引领至私密检查室。导盲犬:首都机场安检针对导盲犬制定专业有效的安检流程,确保导盲犬能够顺利通过安检,保障旅客出行顺畅。(《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张婧婷、李艾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