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济南机场:“新设施+新模式”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1-07-29 16:45:00

《中国民航报》、 中国民航网 记者许晓泓 通讯员杨磊、丁奇、王淑慧 报道:近一个时期以来,济南国际机场立足于“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总要求,将新设施、新模式、新体验的理念融入北指廊施工建设和运行使用中,做到以旅客需求为中心,以确保旅客安全高效出行为目的,真正把实事做到旅客的心坎上,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实到行动中。 

通透且具现代感的候机大厅

济南国际机场北指廊工程建筑面积5.47万平方米,配套站坪约8万平方米,提供12个近机位和1个远机位,以国际旅客为主,兼顾国内远机位,拥有独立的值机、安检、联检、行李等系统设施,可满足国际流程出发、到达、中转联程等各类航班需求,北指廊和航站楼主楼、南指廊一起构成了济南国际机场T1航站楼,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自投入使用以来,北指廊为缓解济南机场客流压力、解决停机位紧张、做好疫情航班处置等提供了有力支撑,并将在济南国际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完工前发挥重要作用。

北指廊共设有值机柜台24个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济南国际机场航站楼北指廊,以全信息导入,真实体验国际出港航班和国际进港航班的全流程,一起来看看济南国际机场北指廊有哪些新变化。

新设施,彰显智慧化建设成效

自助行李托运设备

自助值机柜台,济南机场T1航站楼北指廊共设有值机柜台24个,其中自助行李托运柜台10个,搭载行李自动分拣系统、RFID行李追踪系统等,大幅优化了旅客值机流程,提高了行李分拣效率。

出入境管理,边防检查区域设有边检现场3个、查验通道45条,其中自助查验通道20条(比原查验区增加1倍,查验效率提高50%),布设AI识别、智能预警、生物追踪等数字化模块,建成集生物识别、卡口监管、动态监控等5大前沿智能技术于一体的查验设施,使“省会国门”科技升级,为旅客出行全力护航。

新模式,助力乘机出行提质增效

流程精简。改变原有先海关后安检的传统查验通关流程,通过嵌入系统、共享数据等手段实现海关安检“一机双屏”,旅客只需提交一次托运行李,海关和安检工作人员可分别在后台进行查验,并根据需要进行联合开包,确保旅客行李双检验、直通关,大大缩短旅客过检时间。

宽敞明亮的值机大厅

无感通关。联检设备大量采用多功能一体式验证台、智能查验通道、智能生物信息采集系统等,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提升旅客通行体验,实现“无感通关”。

严防疫情。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关口和防线,北指廊内配备了先进的智能风险拦截防控系统,以及负压隔离室、动植检专用设备设施等,有效提高“外防输入”的能力,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新体验,聚焦真情服务以人为本

环境体验,北指廊除了在文化氛围方面突出空间感和艺术设计,打造舒心怡人的乘机环境,与主楼连通顺畅便利,布局科学合理,旅客仅需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步行较短路程便可实现国内国际中转、联程等出行需求,此外建设了“登机外廊”,免去了远机位旅客乘坐摆渡车奔波的不便。

 问询台

服务体验,针对老年旅客、轮椅旅客、孕妇、无陪伴儿童等特殊旅客群体,特别推出“一站式管家”专享服务,旅客在问询台填写《特服申请单》后,工作人员将全程陪同协助旅客办理乘机、通关、安检、出境、登机手续,使旅客安心、家属放心。

济南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攻坚克难、开创新局相结合,勇担使命、真抓实干,推动疫情防控、安全运行、真情服务等工作顺利开展,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和“我为群众办实事”成效落实见效,为机场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责任编辑:lihaiyan 000
推荐新闻:
赤峰机场联合赤峰市交通运输局开展“民...
桂林两江国际机场获评2024年度二星级“...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用科技塑一场与旅客...
二连浩特机场“五一”小长假客座率同比...
五一假期吉安井冈山机场迎送旅客1.18万人次
“五一”假期 乌兰浩特机场完成旅客吞吐...
江西航空开展五四青年节主题机上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合创劳模创新工作室:...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与安委会开展交流共建
江西航空团委联合江西民航各单位团委举...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组织开展健步走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