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传来喜讯:2020年,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共实现运输飞行起降107718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1351万人次,完成货邮吞吐量11.17万吨。旅客吞吐量连续五年位居东北地区第一。
机场旅客吞吐量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文明程度、开放程度和活跃程度的重要标志。得益于黑龙江省经济转型升级和对外开放活力不断增强,2016年哈尔滨机场以旅客吞吐量1627万人次首次跃居东北四大机场首位,其后以2017年1881万人次、2018年2043万人次、2019年2077万人次连续蝉联东北首位,而且仅用了5年时间就实现从2013年突破1000万到2018年2000万的飞跃,创造了“5年1000万”的加速度,为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那么,“五连冠”的背后究竟有什么密码?
精准定位持续推动实现“弯道超车”
展开中国地图,黑龙江是我国的东北“末梢”。再看世界地图,这里却是东北亚中心,是中国向北开放的“前沿”。近年来,黑龙江机场集团制定了“以干带支,以支供干,干支互补,内外联动”的航空市场发展思路,编织干线密网、发展支线航空、开拓国际桥梁,精准定位、持续推动让曾经的“神经末梢”华丽逆袭,哈尔滨机场旅客吞吐量实现了“弯道超车”。
黑龙江机场集团市场营销部经理哈玮介绍说,国内方面持续打造京、沪、穗空中快线,哈尔滨至北京和上海的航班每天都达到20余班,丰富至国内其他重点城市的航线航班,至三亚、杭州、广州、深圳等地日航班密度均超10班。2019年有50多家国内外航空公司在哈尔滨机场投入运营,开通国内国际航线277条,比“十二五”末期增加102条;通航机场128个,比“十二五”末期增加32个。利用支线飞机在省内形成干支和支支互联的航线网络,2019年省内干支互联航线省内航段完成旅客吞吐量 93.5万人次。2020年通过制定特殊时期航班收费优惠吸引运力投放,不断优化航线网络,推动哈尔滨航空市场加速复苏,11月份,哈尔滨机场旅客吞吐量恢复到上年同期的97.3%。
“哈尔滨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是东南亚至北美航线的最佳经停点,这是我们的区位优势。如果将哈尔滨作为国内经停点,东北地区旅客就不用再前往北京、上海、广州登机,然后掉头往回飞,省却了2到3个小时的空中时间。目前国际航线辐射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哈玮表示。
“旅客吞吐量持续增长,支线机场功不可没”。哈尔滨机场旅客服务部中转特服室主管郑庆伟说,黑龙江机场集团开展“经哈飞”中转联程服务,省内12个支线机场中的8个都通过哈尔滨机场中转通达全国。同时,周边较近的内蒙古地区和吉林的旅客也通过哈尔滨中转。据统计,累计已有110余万名旅客享受到中转服务带来的方便与快捷。同时通过北上广枢纽机场将航线延伸至世界各地。
聚焦国际织密空网,疏通经络畅通血脉,以哈尔滨为中心、辐射全国重要城市,延伸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和欧美主要国家的“空中金桥”已经架起。
航旅联动商务会展吸引“空中来客”
1月6日,幸福航空第三架波音737-800飞机“西安航投”号投入哈尔滨基地运行并执行新开航线哈尔滨-郑州-湛江、哈尔滨-郑州-泉州,助力冰雪旅游。
近年来,黑龙江省持续打造“北国好风光,尽在黑龙江”旅游品牌,将龙江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到了新高度,冰城夏都和冰雪旅游的持续火爆,带动了哈尔滨机场客流的稳步增长。每年冬夏旅游旺季,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飞往哈尔滨的航班几乎班班爆满,一票难求。
据黑龙江机场集团市场营销部市场开发主管郝晶介绍,近两年,哈尔滨机场不断加强与旅游部门的合作,“航旅联动”愈加紧密。2019年配合“迷人的哈尔滨之夏”,加密航班航线,邀请国内外航空公司来哈领略哈尔滨迷人风光,吸引了众多南方游客扎堆飞来避暑纳凉。2020年哈尔滨机场抢抓国内跨省旅游恢复机遇,联合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航空公司开展了“冰城夏都文旅超市”线上线下宣传和航线推介,为市民推出了一系列优惠航线航班及机票优惠政策,刺激了哈尔滨旅游、消费市场。尤其是冰雪旅游来临之际,积极协调各航空公司通过加密航线、调换宽体机型等措施,满足广大旅客的出行需求。仅12月份,哈尔滨机场实现运输飞行起降13085架次,同比增长8.5%;完成旅客吞吐量172万人次,同比增长0.9%。
每年与旅游流同步发展的还有商务流,从“中俄博览会”、“冰雪节”、“哈夏音乐会”,到“农博会”、“绿博会”、“国际汽车博览会”等等,一大批知名的国内国际性展会大幅拉升了哈尔滨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空中来客”,哈尔滨机场旅客人数一路飙升。
觅商机聚人气 为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翅膀
寒冬时节,位于哈尔滨哈南工业新城的黑龙江俄速通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操作仓内,工人们正忙着整理从深圳、广州、义乌、上海等地云集而来的俄罗斯网民订购的中国货品。在哈尔滨机场,工作人员将把这些货物收运、安检、打板装机,运往俄罗斯。一件对俄包裹从各地卖家发至哈尔滨,再从哈尔滨机场装上货运包机,在3至10天内就能送达俄罗斯买家手中,为俄罗斯买家缩短了物流时间,保证了良好的客户体验。
小包机包来大商机。来自黑龙江机场集团的数据显示,2020年哈尔滨机场共保障对俄电商包机140班,货运量2789.58吨。自2013年11月开通对俄航空邮路以来,哈尔滨机场共保障对俄电商货运包机750班,实现货运量16888.54吨。位于哈尔滨市的中国北方电商物流基地,目前已有国际邮政互换局和国内20余家对俄电商物流龙头企业入驻,哈尔滨已经成为国内对俄跨境电商平台数量最多、对俄出口电商包裹量最多和跨境零售出口额最大的城市,跨境零售进出口贸易已成为哈尔滨新的经济增长点。
聚集人气加速投资“升温”。2017年10月建成通航的建三江湿地机场不断开辟旅游热点城市航线,并通过“经哈飞”中转服务,在为广大旅客出行提供了方便同时,也逐渐让这里成了优质企业投资的“洼地”。3年来,建三江共招商引资项目31个,其中亿元以上的项目达6个。2019年全省外资投资新设立企业158个,同比增长25.4%,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5.6%。
民航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增加客流的同时更带来了“真金白银”,在旅客吞吐量超过2000万人次的2018年,全省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244亿元,增长17.6%;2019年全省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683.8亿元,增长19.6%。2020年全省推出文旅重点招商项目61个,总投资442.4亿元。
在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被确定为全国十大国际航空枢纽之一,也是东北地区唯一的国际航空枢纽。近年来,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主动作为,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大力推进升级改造和空地扩容,机场高峰小时容量从24架次增加至30架次;停机位由原来32个增加到82个。机场空域资源和保障资源紧张状况得到了缓解,为其拓展航班航线,提高运行服务品质奠定了基础,也为推动哈尔滨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作为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硬件保障项目,哈尔滨机场一期扩建工程第一阶段13.5万平方米的2号航站楼已于2018年4月建成投入运行。第二阶段2号航站楼其余3万平方米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6.7万平方米的1号航站楼改造正加紧实施。同时,积极推进二期扩建工程建设,包括新建东二跑道、90个停机位及其他配套设施,实现双跑道运行,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3800万架次,起降28.5万架次的需要,将进一步提升机场综合保障能力”。机场建设部经理栾心刚介绍说。
据悉,2018年出台的《哈尔滨国际航空枢纽战略规划》到2025年,哈尔滨机场旅客吞吐量预计达到4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40万吨,国际及地区旅客吞吐量达到630万人次。未来的哈尔滨机场将撬动全国乃至全球航空运输市场,打造引领龙江崛起的新引擎。(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