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科研院校
“民航职工圆梦大学”2020级毕业暨2023级开学仪式举行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3-09-28 13:24:00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刘璐 通讯员钱建芳 报道: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喜迎硕果,拥抱希望。9月27日,中国民航工会、国家开放大学实验学院联合主办的“民航职工圆梦大学”2020级毕业暨2023级开学仪式在北京举行。该活动以“求学奋进 无畏追梦 乘风破浪 行歌万里”为主题,向2020级毕业生送上祝福,并迎接2023级新生。

“民航职工圆梦大学”2020级毕业暨2023级开学仪式现场

截至2023年9月,“民航职工圆梦大学”2020级学生毕业833人,其中69人获得了学士学位;2023年新学期已招收新生684人。在仪式上,中国民航工会副主席王忠才、国家开放大学实验学院院长孙鸿飞为2020级优秀毕业生、助学服务工作优秀集体颁奖,国家开放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邵运达教授为优秀毕业生代表拨穗、颁发学位证书,首都机场集团相关单位负责人及工会干部、实验学院领导为新生佩戴校徽。经国开大学实验学院和民航工会共同评定,授予国航客舱服务部李添添等10位同学“2020级优秀毕业生”称号,授予东航集团工会等15家单位“2022年度助学服务工作优秀集体”称号。

国开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邵运达教授为优秀毕业生代表拨穗、颁发学位证书

2018年,中国民航工会与国家开放大学联合创办“民航职工圆梦大学”,以不脱产、不离岗、全天候移动教学服务,开展面向民航职工的全网络本科、专科学历教育。国家开放大学实验学院是国家开放大学唯一的直属办学实体,是国家开放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验基地和示范性教学基地。6年来,在国家开放大学和民航各级工会的共同关心和积极努力下,“民航职工圆梦大学”逐步进入了稳定良性的发展轨道。2022年,民航工会联合国开大学实验学院共同制订了《“民航职工圆梦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方案》,持续推动招生、教学、考试、学生服务等多方面的改善和提升,进一步提高了“民航职工圆梦大学”教学管理和服务质量。

王忠才表示,2020级学员在国开大学和民航各级工会的关心与服务下,踏实勤勉、团结互助,有效克服了网络学习离散孤独、工学矛盾较大等不利影响,在成绩优秀率、奖学金获得率、毕业率等方面创造了“民航职工圆梦大学”优秀纪录,延续了民航职工学员勤学自律的良好学风氛围。他对毕业生和新生提出三点期许:一是学习好党的思想理论,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做坚定信仰的追随者,听党话跟党走。二是立足岗位,坚守平凡,“一个航班一个航班地盯,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以踏实坚韧作风在平凡中创造出精彩。三是在基层的火热实践中主动作为,在奋斗磨砺中增长才干,在民航发展中勇担使命,在奋力谱写交通强国民航新篇章、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新征程上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民航工会副主席王忠才致辞

孙鸿飞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民航职工圆梦大学”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成果。他希望“民航职工圆梦大学”新生一是坚定理想,明确人生目标;二是勤学不辍,提升本领技能;三是敬业奉献,争作模范先锋。

国开大学实验学院院长孙鸿飞致辞(本文图片均由记者汪洋拍摄)

李添添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在发言中对“民航职工圆梦大学”灵活便捷的学习考试方式及优秀的师资配备、丰厚的奖助学支持表示感谢,并表示将把毕业作为新起点再接再厉,为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2023级新生代表、首新地服公司朱佳宝表达了将在“民航职工圆梦大学”多读书、读好书,多做事、做好事,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决心。新生代表同时在仪式上进行了宣誓。

[video:民航职工圆梦大学]

 

2020级毕业生、2023级新生代表及部分在京单位工会干部共计80余人参加活动。(编辑:李季威 校对:王亚玲 审核:程凌)

责任编辑:lijiwei 000
推荐新闻:
华夏航空:通程航班破冰“支支通”华夏航空
2023华东地区民航安全检查员职业技能竞...
机场协会举办机场食品安全知识普及公益...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组织开展年终复训工作
长春机场成功引进天骄航空 开通长春—乌...
转场十年322万架次 深圳空管守护特区蓝天
西北民航以国际航班为载体升级首乘服务
包头机场开展桥载设备使用培训
乌兰察布机场开展通用航空器跑道事件应...
湖南空管分局助力省内通航产业新发展
包头机场完成安检III类培训机构复审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全力筑牢保密安全防线
送温暖御寒冬 国门安检冬日暖心包已送达
长春机场“坪安宣教”云平台上线运行
北海机场与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
天津滨海机场启航班组:夜色中的“掌灯人”
绵阳机场开展航空器非法干扰事件应急救...
三亚机场开展橡皮艇水上应急救援技能实...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持续推动廉洁文化建设...
北海机场全力做好冬春航季特种车辆保障工作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0603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