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科研院校
山东滨州学院:强化“四项机制” 助力乘务人才高质量就业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3-03-29 18:08:00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许晓泓 通讯员张凤英 报道:为破解毕业生就业受疫情影响而带来的“任务重、难度大、风险多、不确定”的困境,山东滨州学院乘务学院作为学校航空类二级学院,以服务民航业发展、服务空中乘务人才培养、服务大学生就业为主线,强化“四项机制”,突出技能抓质量、线上线下搭平台、精准服务全覆盖,着力打造空中乘务人才充分就业和更高质量就业的“新引擎”。

一是完善责任落实机制,全员联动抓实就业。乘务学院始终把就业工作摆在突出的重要位置,纳入学院重点工作内容,强化毕业生就业工作主体责任。在工作过程中,学院认真落实学校就业工作部署会精神,成立由学院党政负责人任组长的就业工作组,通过召开党政联席会、就业工作专题会和推进会等,加强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根据就业工作各阶段和时间节点,建立定期摸查就业进度和进展、定期会商就业堵点和难点制度,加强就业形势分析研判和统筹调度,形成学院统一安排、学生科具体组织、辅导员专人负责、班主任和专业教师共同参与的就业工作机制,在责任落实上下功夫,确保全员联动下好就业工作“一盘棋”。

二是夯实人才培养机制,提质增效稳保就业。乘务学院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方面入手,紧抓人才培养质量不放松,着力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一方面,主动对接岗位要求,以乘务员专业核心素养为基准,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准军事化管理,增强学生的纪律意识、行为规范,促进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和综合素质培养。另一方面,及时对接行业标准,坚持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工作内容、专业能力与岗位职责紧密对接,强化实习实训,构建“岗、证、课、训、赛”“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机制,实现学生在校学习和未来职业要求的无缝衔接,在培养“品正 纪严 业精 体健”的空中乘务人才上提质增效,确保上好就业育人“一堂课”。

三是深化校企互动机制,内外并举力促就业。乘务学院在就业工作中突出行业融入,承办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空中服务专业教员培训班,开设航空大讲堂,定期邀请航空公司专家来校作报告,组织航空公司招聘宣讲和送课进课堂,促进校企深入了解和彼此认同。积极开展“访企拓岗”活动,全面深化与北京广慧金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在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产教融合线上沟通会上作典型发言,与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就共建现代产业学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达成初步意向。同时,还与韩国光州女子大学在专升本、本科双学位、本升硕等方面开展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就业机会,在深化校企互动机制上作文章,绘好拓展就业渠道“一张图”。

四是打造指导帮扶机制,精准施策助力就业。首先,及时跟进有速度。提前一年面向毕业生召开就业工作动员会,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正确就业观念,提升就业紧迫感;积极与航空公司对接交流,千万百计做好学生体检、面试和进入公司培训等事项;建立就业追踪台账,实时掌握每一名毕业生的就业意愿和就业进展情况。其次是拓展平台有力度。在航空公司削减乘务员需求的情况下,多方联系沟通,分别举办山东航空公司、春秋航空公司、青岛航空公司线下校园招聘会3场,提供就业岗位110个。推动就业工作由传统的“面对面”变为“云上见”,先后联系9家航空企业举办5场毕业生线上招聘会,做到疫情下就业工作“不掉线”。再其次是用心服务有温度。建立领导干部帮扶就业困难学生制度、将班级学生就业情况与班主任考核相结合、在学生组织中设立就业指导部等,配齐配强就业“包联人”,在毕业生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就业指导上出实招,确保织好就业服务“一张网”。(编辑:金杰妮 校对:李季威 审核:程凌)

 
责任编辑:jinjieni 000
推荐新闻:
赤峰机场联合赤峰市交通运输局开展“民...
桂林两江国际机场获评2024年度二星级“...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用科技塑一场与旅客...
二连浩特机场“五一”小长假客座率同比...
五一假期吉安井冈山机场迎送旅客1.18万人次
“五一”假期 乌兰浩特机场完成旅客吞吐...
江西航空开展五四青年节主题机上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合创劳模创新工作室:...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与安委会开展交流共建
江西航空团委联合江西民航各单位团委举...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组织开展健步走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