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科研院校
中航大校长丁水汀团队获2022年度中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2-11-24 16:22:00

中国民航网讯:日前,2022年度“中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在南昌举办,中国民航大学校长丁水汀“航空发动机限寿件安全性设计与适航验证理论模型及软件研制”团队获技术发明一等奖。

中国民航大学代表(右一)领奖

该项目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民航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组成团队联合完成。航空发动机限寿件的原发失效将导致危害性后果,是国内外公认的发动机最为关键的部件。美欧基于长期的实践积累,开发了DARWIN软件,用于限寿件条款的符合性表明与适航审查工作,我国在上述方面起步较晚、受制于人,是航空发动机研制和适航验证必须要解决的“瓶颈”问题。项目主要技术发明点包括:

发明了捕捉过渡过程概率失效风险的高效安全性设计技术,揭示了过渡过程限寿件热-机械应力耦合作用机理,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基于过渡态应力分区的风险评估,具有识别过渡过程危险状态的能力,领先于美国基于稳态应力分区的风险评估方法。

发明了基于小样本的快速钛合金硬-α夹杂缺陷分布曲线建立方法,解决了我国航空发动机限寿件设计中无初始数据曲线可用的难题,突破了单纯依据历史经验数据来建立缺陷分布曲线的传统方法的限制。

建立了钛合金热加工工艺与寿命期概率失效风险耦合设计方法,解决了我国航空发动机限寿件安全性设计与制造工艺分离问题,为航空发动机适航规章CCAR-33部R2版第33.70条款的“设计及制造工艺”闭环关联提供了示范。

该项目基于上述3个创新点,开发了寿命限制件寿命期失效概率风险评估软件(ProbabilityLife-limited-partsEvaluationAssistantSoftware,PLEAS,核心代码20000余行),与美国DARWIN软件相比,在兼容其功能的同时能够识别过渡过程特殊风险;通过算法优化,实现了在同等精度下计算效率2个数量级的提升。

根据“中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2022年度中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奖经形式审查、专业初评、综合评审、公示等程序,并经十届常务理事会第三次会议批准,共评选出65项奖励,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10项,二等奖24项,三等奖28项,创新团队奖1项。

中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奖是由中国航空学会于2007年设立,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的社会力量设奖。在学会先后两任科技奖励工作委员会主任顾诵芬院士、胡海岩院士的带领下,中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奖的影响力和认可度与日俱增,现已成为航空领域科技项目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重要渠道,是中国航空科学技术领域最高级别的民间奖项。

责任编辑:jinjieni 000
推荐新闻:
金鹏家庭会员同行可享额外积分奖励
内蒙古自治区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工程技术...
大庆萨尔图机场开展民航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庆祝建党104周年暨“七...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安全生产月”期间开...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安全生产月”期间与...
江西民航消防专业培训圆满举行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安全生产月应急演...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深入开展消防安全隐患...
郴州机场举办2025年全民禁毒宣传月活动
延吉机场召开“航司乐·丝蜜达”服务品...
江西航空成功举办2025年度江西省“天工...
发力培育引入AI企业 东航滨江中心获“模...
同程旅行发布2025暑运报告:今年暑期约6...
东航甘肃分公司喜获东航飞行员技能大赛...
安徽监管局对辖区无人机培训企业开展经...
华东空管局工程建设指挥部:提升管制大...
西北空管局空管中心技保中心技术室组织...
银川机场自助登机设备升级改造项目完成...
东航江苏公司举办2025年度飞行员职业技...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