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科研院校
中航大:做中国民航教育国际推广的先行者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2-06-08 10:03:00

作为民航局直属院校,中国民航大学始终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外交大局,服务民航强国建设,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响应国家构建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的要求,推进空中丝绸之路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学校在机务、适航、空管和经管等民航专业特色领域的综合优势,牢固树立三个坚持,着力聚焦打造留学中航大品牌,推进学校来华留学教育工作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依托中外合作办学平台优势,努力做以聚焦行业特色、创建发展范式、加强方向引导为主要特点的中国民航教育国际推广的先行者。

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和民航发展 

打造一流民航教育国际推广平台

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开展各类援外培训。2016年,承办商务部发展中国家机场管制技术培训,为来自尼日利亚、萨摩亚、利比里亚、巴拿马、坦桑尼亚等发展中国家的局方人员提供培训。2017年,与中航技进出口有限公司(中航技)联合开设马里机务基础培训班,12名马里学员在工程技术训练中心接受为期半年的全英文机务基本技能培训。2018年,中国民航大学为泰国坦亚武里皇家理工大学开设专项培训班,为其培养了10名进行机务维修课程体系建设的优秀专业教师。2019年,中国-东盟航空人员飞机运行性能培训获外交部批复立项。目前,项目的教学资源开发内容已完成,东盟十国的20名学员将通过线上和线下混合方式完成此次培训。

水印 打造“留学中航大”品牌 做中国民航教育国际推广的先行者60201.jpg

承担商务部援外培训

服务一带一路区域发展需求,构建专业技术+学历教育的民航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以CCAR-147维修培训机构和国际民航组织(ICAO)升级版航空培训项目(TRAINAIR PLUS)为窗口,开展机务维修国际化教育,构建航空维修标准化双语系列课程,服务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标准化航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自2017年成为ICAOTRAINAIRPLUS正式会员以来举办多期培训,学员分别来自澳大利亚民航安全管理局、东非航空学院、韩国机场集团、沙特空中航行服务管理局等单位,促进标准化航空教育培训课程建设。同时,中国民航大学还将ICAO STP标准化课程资源融入本科机务相关专业教学,首批23名本科生完成实习项目替代,通过学习及考试获得由ICAO和学校共同颁发的课程证书。ICAO标准化课程资源与学校传统学历培养体系的有机融合,开创在地国际化的技术+学历全新培养模式,为探索民航专业技术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起到先行示范作用。

水印 打造“留学中航大”品牌 做中国民航教育国际推广的先行者102802.jpg

疫情期间TPP项目开展线上授课

中国民航大学高度重视学历留学生培养,自1992年开始招收留学生,为满足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对民航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由最初的汉语进修生培养逐渐发展到民航相关专业领域学历留学生培养。十三五期间,学校新增通信工程和工商管理2个全英文授课本科专业,学历留学生招生规模和生源国范围不断扩大,过去五年累计招收了来自34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200多名学历留学生,分布在飞行器动力工程、交通运输、交通工程、通信工程、工商管理等10个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专业,培养了一批知华、友华的国际化高端应用型人才。交通运输专业2012届蒙古籍本科毕业生巴雅尔,在蒙古空管局从事管制员工作,航空自动化专业2014届喀麦隆籍硕士毕业生魏杰,毕业后担任中航国际驻喀麦隆副代表,负责中航工业新舟60、运12等国产飞机在非洲的售后技术服务以及运营人员培训等工作……

水印 打造“留学中航大”品牌 做中国民航教育国际推广的先行者141703.jpg

Ajayi AkinolaOluwaseyi(中文名王诺),尼日利亚籍,中国民航大学航空工程学院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留学生,拟于2022年6月毕业,已申请攻读该专业研究生

依托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合作办学平台,为中国民航共建一带一路培养更多国际化复合型高端人才。中国民航大学自2007年系统引进法国工程师教育模式,成立民航领域第一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充分利用中法双方优质教育资源,依托中欧航空企业合作平台,培养具有深厚数理基础、广博学科专业知识、跨文化交流与协作、系统思维、卓越工程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国际化复合型高端人才。十三五期间,曾先后选送70名优秀学生作为交换生赴法学习,接收法方交换生20名、实习生8名。其中,2014届毕业生徐伟任职于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2018届毕业生吕毅任职于中国商飞北京飞机研究中心,2019届毕业生陈伟任职于中航工业发展研究中心……一届又一届优秀的毕业生在各自的领域和工作岗位上持续服务于中国民航空中丝绸之路建设。

水印 打造“留学中航大”品牌 做中国民航教育国际推广的先行者186304.jpg

徐伟,中航国际,非洲区域飞机销售及客户保障

坚持发挥学科特色优势

打造全方位、高质量、内涵式来华留学生学历教育发展范式

深度融入民航传统学科特色优势,制定来华留学培养方案。学校紧扣国家发展大局和重大战略,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充分依托学校在民航各专业领域的学科优势,着力培养一批对中国有感情、有才能的知华、友华、爱华的高层次来华留学人才,为中国航空企业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高端人力资源,全力将通信工程与工商管理两个全英文授课专业打造成来华留学品牌专业和课程,树立良好的国际声誉,持续优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化人才培养路线图,为落实民航国际化战略做好人才储备。

精准招生宣传,拓宽优质生源宣传渠道。学校立足自身优势,深入挖掘学校实力(软硬件设施)、特色(行业影响)和品牌(优秀校友),同时重点关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生源地的教育现状和民航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招生宣传。此外,学校还积极拓宽宣传渠道,在优化传统学校网站宣传基础上,开拓更多社交新媒体宣传途径;注重发挥留学生招生宣传志愿者作用,争取生源国本土支持,扩大招生宣传影响力和说服力。

加强过程管理,注重培养质量。因材施教,促进留学生个性化发展。一些来华留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在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基础专业课程的学习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因此,在正常的课程教学之外,学校留学生管理办公室还邀请校外专家举办人文与学术讲座和中外学生朋辈学业帮扶活动,多措并举确保来华留学生培养质量。

水印 打造“留学中航大”品牌 做中国民航教育国际推广的先行者249405.jpg

东南大学专家为中国民航大学留学生举办人文学术讲座。

水印 打造“留学中航大”品牌 做中国民航教育国际推广的先行者252206.jpg

中外学生朋辈帮扶在行动

健全管理服务,保证输出质量。来华留学教育质量不仅取决于教学环节,同样也取决于管理和服务环节。为让更多的留学生在华留得住,在校学得好,回国用得上,中国民航大学留学生工作相关的各部门协同合作,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在关注留学生学业学习体验的同时,建立以人为本的服务和保障体系。在生活上,打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在情感上,给予来华留学生更多关心和爱护。留学生管理逐步实现从一部门多职能管理的差异化教育到多部门协同管理的趋同化转变,真正实现中外学生融合发展。

 

打造安全宜居和谐乐学的留学生公寓文化

2020年6月,学校来自10个国家的25名在校留学生自发组织书写联名感谢信,表达了对中国、学校领导、各部门老师和辅导员的感谢之情

坚持厚植知华友华情怀

打造传播中国民航声音的生力军

民心相通,是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根基,而来华留学生更是文化互融互信当仁不让的使者。党的十九大明确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方略。在这样宏大的背景下,教育对外开放有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视野和宽广境界。《中共民航局党组关于推进民航直属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提出要加强民航安全理念、当代民航精神和英雄机组精神等管理文化研究,讲好中国民航故事,不断提升中国特色民航治理体系文化输出能力。来华留学生都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感悟中国文化的理解力。他们在感知中国文化的过程中体验中国发展,践行爱华爱校,成长为爱民航兴民航的国际民航人。他们代言中国民航故事,更能提升传播的深入度,增强传播的可信度,促进传播的持久性。

一带一路各国的风土人情和价值取向建立清楚的认知,发掘这些国家来华留学生的兴趣点与关注点,找准中华文化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结合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传播。

水印 打造“留学中航大”品牌 做中国民航教育国际推广的先行者329209.jpg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结合学校的地域特色和专业背景,发掘学校所处地区的优势特色文化,使留学生们感受更加深切,更容易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传播的效率也大大提高。此外结合学校专业特色和校园文化进行中华文化传播,让中华文化的概念更加具象化,让留学生更容易把握和认知。

将中华文化传播与专业课程教学结合起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深度挖掘所教授课程中包含的中华文化元素,并加以总结和凝练。

水印 打造“留学中航大”品牌 做中国民航教育国际推广的先行者348410.jpg

留学生到中华民俗园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民航大学开展一系列中国传统文化民航文化交流活动,如:国际民航文化展板设计大赛,中外城市国家文化双语交流分享,留学中航大认识天津感知中国短视频大赛、英雄机组大讲堂、国产商用飞机校园巡展”……通过这些活动,留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民航安全理念、中国民航精神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更加明白了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职责的深刻内涵和当代民航精神的重要价值,同时对于中国商用飞机的发展有了更加直观、全面的认知,在空中丝绸之路上传播中国声音,中航大的留学生不仅能成为生力军,更能成为主力军,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民航大学以及一带一路的民航教育交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水印 打造“留学中航大”品牌 做中国民航教育国际推广的先行者379511.jpg

留学生参加“商用飞机校园巡展”活动( 本文图片均由中国民航大学提供

未来,中国民航大学将一如既往地以科技创新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国际化人才培养为己任,依托一带一路合作平台共谋中国民航教育国际推广,持续深化人文交流领域的心联通,扩大我们的朋友圈,高质量推进空中丝绸之路和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为落实民航国际化战略做好人才储备和输送工作。(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刘媛媛、李少忠、黄婷

责任编辑:wangyaling 000
推荐新闻:
江西航空团委联合江西民航各单位团委举...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组织开展健步走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哈尔滨机场将恢复叶卡捷琳堡航线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