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中国传统文化民间扫尘、吃灶糖的日子。过了小年意味着除夕越来越近,春节的气息越来越浓。中国民航大学也为暂时留校的学生准备了礼物,为宿舍、校园增添喜庆的氛围。
贴窗花、贴福字,在天津过年还有天津特色的礼物。

留校学生欢度小年( 庞杰 摄)
“窗花一贴瞬间就有了过年的感觉!”
还记得1月9日早上,疫情还处于紧张时期,有位辅导员为学生带去了天津的煎饼果子吗?今天,这位辅导员又为学生们准备了好吃的栗子、糖瓜。

学生贴窗花 (郑乐平 摄)
“挺惊喜的,熊老师敲门说查宿舍,打开门竟然是一个新年福袋!”空中交通管理学院学生何昀臻开心地表示,看到富有天津特色的新年礼包,吃着糖瓜,听老师们讲着年俗,了解到了中国不同地方庆祝传统节日的多样性。“我能够感觉到学校一直在用心为学生营造过节的感觉、家的氛围,心里暖暖的。”
“栗子也是天津颇具特色的小吃,就想给孩子们准备些。希望他们新的一年得到更多鼓励、获得更多动力、不断提升能力!”记得熊国庆说自己刚到天津时,辅导员就带着他品尝过很多天津小吃,他也想通过这份“津味儿”特色礼物传递温暖,更重要的是希望学生们多年后有机会吃到栗子或者糖瓜能联想起在大学求学生涯的经历、抗击疫情时的万众一心。
“这次天津疫情能够快速得到控制是上下齐心、团结奋战的结果,再次彰显了中国制度的优势,彰显了中国力量。我们有幸在这里求学、生活,要学会感恩。感谢我们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感谢我们能有这样幸福的生活!唯有砥砺前行,才不负历史、不负时代!” 师生吃着糖瓜、话着家常、展望着未来。
外国语学院提前设计学院抗疫专属礼包袋,礼包袋中有薯片、果脯、糕点等同学们喜欢的食品,学院还给每位留校同学发放了一箱牛奶,充分照顾了学生们的口味和营养,同学们脸上洋溢着喜悦幸福的笑容,纷纷对老师们的关心与爱护表示感谢。

学校为外教送去春联 (袁桦 摄)
国际处和中欧学院负责人带着福字、春联来到居津外教家中,并向外教热情介绍小年的传统习俗,解释春联所表达的美好祝福。外教Eric感谢学校精心准备的慰问品,他表示,这些装饰品让屋子里一下子年味儿十足,这是他在天津度过的第三个春节,虽不能回国与家人团聚,但仍非常期待春节的到来,希望能体验更多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感受春节的热闹与魅力。

学生吃着饺子过小年(庞杰 摄)

家属区装点中国结(庞杰 摄)
傍晚时分,学校食堂还准备了免费的水饺,方便师生“吃着饺子过小年”。校园里开始装点灯笼、中国结,与此同时,线上联欢会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陈红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