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魏志强 报道:7月13日,智慧运行控制下的签派人才培养研讨会在中国民航大学学术交流中心召开。此次研讨会以“畅想智慧运控·共话签派未来”为主题,邀请民航局飞行标准司、华北管理局、天津监管局、中商飞客服公司、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厦门航空公司、深圳航空公司、四川航空公司等30余家运输航空公司,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院校单位的共计60余位专家、学者与一线单位领导参会交流。

中国民航大学校长丁水汀致辞,向与会嘉宾介绍学校的六大学科目标定位与“五纵一横”发展战略主题,分析在“三期叠加”大背景下的运控领域发展前景与应变策略。他指出,要深入研究5G、飞联网、人工智能、空域融合等使能技术对签派行业的变革性影响,研判未来运控行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与潜在需求,集中力量开展关键技术攻关、重构人才培养体系、优化培养方案,实现学校在运控领域的领先创新与行业支撑作用。
民航局飞行标准司航务处处长陈曦光发表《智慧民航时代航空公司运行控制和签派员管理》的主题报告,指出运控行业目前的主要短板是空地信息不对称、签派员的情景意识感知能力落后、对航班不能做到实时控制和决策支持。在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驱动的智慧民航时代,更要把新技术、新理念和新管理手段与运行控制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打造技能型、业务型、知识型和研究型的高素质签派队伍,为运行控制的未来续能。


中国民航大学校长助理、科技创新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发言表示,中国民航大学在30余年的办学过程中,签派专业取得累累硕果。但面对未来的路,还需要不断探索和思考,不仅要有孺子牛的精神,更要有拓荒者的意识。要认真落实民航局飞行标准司的要求,在航空公司用户的支持下,面向未来需求布局研究力量,实现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探索出应用型专业的再造之路,以优异成绩回馈行业的支持与厚爱。

中国民航大学空中交通管理学院相关负责人从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角度,解读签派行业的发展历史,指明运控行业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提出通过打造本硕博一贯制的签派人才培养体系,更好满足智慧运控发展对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

来自中国国际航空、中国南方航空、厦门航空、中国商飞、一二三航空、春秋航空、顺丰等公司的7位负责人分别从运控新技术发展规划、国产民机运行、高性价比航空与货运航空的运行特点、各运行种类的签派人才需求、签派员职业发展与培养经验、未来运控下的签派能力培养等方面展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