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民航空管
厦门空管站:“听风测云” 筑牢安全防线
来源:中国民航网2019-06-14 09:13:00

厦门空管站气象台观测室12名观测员每天“听风测云”,用他们的敏锐捕捉着厦门机场天象的细微变幻,为飞行安全贡献着力量。每当分针指向57分,当班的观测员便犹如“上了膛的子弹”,按规定准时准确地发布天气报告。

好习惯重平时养成

2018年底,厦门空管站气象台观测室“三基”建设工作得到认可,被树立为厦门民航各单位的学习榜样。这要从一块“抹布”说起。

这块毫不起眼的抹布被洗净拧干,方方正正地叠放在值班室外小桌子的底板上,抹布的边角与底板是对齐的。民航厦门安全监管局检查组被这个细节所触动。“于细微处见功力,这是日积月累之功。”检查组如是评价。

观测室的工作台面上,除了电脑、观测簿、文件夹和观测专用墨镜外,没有任何其他物品。同时,台账记录、消防器材定期巡查、计量器具的送检等都有专人管理,且都被分门别类贴好标签存放在不同的抽屉里。

“小节关系大节,小事不可小觑。更何况空管安全工作无小事。”观测室主管陈建德说。陈建德是空管气象专业的高级工程师,深谙“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他认为,习惯养成在于平时,对安全工作的“谨小慎微”,就是对安全的一份担当。

“一招一式”勤修炼

事实上,事事认真绝非易事。安全工作要靠从基本功练起的沉稳毅力,要靠从细微处下功夫的耐心付出。

厦门机场航班量持续快速增长以及航班的大密度运行,对准确观测、及时发报、优质通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专注于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把非常容易的事情非常认真地做好”。2018年,观测室对《气象台运行手册观测室分册》进行了3次修订,新增、修订工作规定与操作流程20个,及时补充完善相关规章,主动开展业务和管理流程的优化再造,并及时组织对新的规章规范和修订的手册内容等进行了学习。

在带新培训中,观测室采用基础知识培训、简单操作体验、综合应用实践“分段递进式”方法,编制《气象观测人员岗位培训见习记录表》。培训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将见习培训工作细微化。观测室还将原来单一的内部考核标准进一步细分,并调整绩效考核额度,通过现场跟班、记录抽查、人员反馈等方式严肃查究岗位违章操作,进一步强化管理责任和岗位责任的落实。

针对厦门机场去年频发的雷暴以及自动观测系统故障等特殊情况,观测室及时组织典型案例分析,采取“头脑风暴”,展开讨论,分享经验,将可能影响观测质量安全的风险及时列入危险源清单,让安全隐患无所遁形,筑起稳定的安全防线,持续提升观测工作质量。

追风逐雨 有其护旅

2018年,厦门机场有56天遇中或大降水、28天雷暴天气。全年观测室发布例行天气报告8851份,特殊天气报告1216分,其中场内特殊报告927份,场外289份,未发生报文迟漏发现象。

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背后是一群“追风逐雨者”的奋力奔跑,他们努力践行“追风逐雨,有我护旅”班组精神,将优质服务牢记心中,并且始终保持着奔跑的姿态。

他们致力于数据应用促进管理,科技创新谋求发展。凭着多年的探索、实践与积累,观测室利用业余时间开展技术研究,总结、提炼厦门地区气象观测工作特点、复杂罕见天气和设备故障保障经验。针对空管系统多起气压值错误的不安全事件,观测室加强科技攻关,自主研发关键数据实时比对程序,将安全关口前移,确保关键气象要素得到有效实时监控,大大减少了差错风险。

近年来,观测室发表专业论文32篇,近10万字。由观测室带头人陈建德2017年主编的《航空气象观测运行管理技术工作手册》,以15万字的篇幅详细解读了涉及观测工作的相关规章、标准、规范等,成为航空气象观测工作的基本指南,是目前航空气象观测培训教学和自学的必备工具。(《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杨碧琼)

责任编辑:xinglu_bs 000
推荐新闻:
中国航油山西分公司团委组织参观抗战主...
中国民航大学工商管理学科建设研讨会在...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全电食堂”改造项目...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机场急救中心成功协...
壹通无人机公司签署多边保险服务协议
中国民航大学召开航空国际商务专业建设...
阿斯塔纳航空广州—阿拉木图航线增至每...
锡林浩特机场暑运旅客吞吐量创历史新高
技术进阶助推航空保障升级 宁夏机场承接...
山东东营机场安检:筑牢安全防线 + 升级...
易斯达航空恢复运营以来客运量累计突破1...
东航江苏公司2025年职工子女暑托班圆满结业
民航湖南监管局党委中心组集中研读《习...
民航安徽监管局对芜宣机场开展暑运安全督查
中国民用航空宣传教育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2024年度部门决算
青岛空管站守护暑运天路 力保航班高效运行
便捷旅客出行路 乌兰浩特机场新增免费手...
海南航空出席2025年梅西大学中国校友会...
济州航空上半年航班准点率上升4.9个百分点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