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行业管理
民航特种车辆安全运行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3-11-29 16:00:00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见习记者教欣铭 报道:1129~30中国民航科普基金会主办的民航特种车辆安全运行研讨会在南京召开会议以“发扬工匠精神,坚守安全底线”为主题,聚焦民航特种车辆新技术应用与安全运行法规、安全风险分析及防范、新能源设备及配套设施的示范运用议题


会议现场

民航特种车辆事关民航安全运行,涵盖范围广泛,如飞机拖车、除冰车、污水车等。自民航全行业“油改电”及建设“四型机场”以来,绿色新能源特种车辆如何安全有效运行的问题引起行业关注。


会议现场(民航科普基金会供图)

民航局机场司副司长马志刚与会发言。讲话围绕民航专用设备改革成效、现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有关规章的修订情况展开。据马志刚介绍,我国民用机场设备发展逐步趋向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专业化;民用机场规章机场设备准入目录、经营环节管理、新型设备检验路径、设备定期评估等方面逐步调整优化。今年初以来,随着民航业快速复苏,机场新能源设备也迎来了较快发展,民航各单位要从多方面、深层次确保特种车辆在推行新技术的同时安全专业化运行。

中国民航科普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沙洪江表示民航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航特种车辆安全运行是民航安全的重要一环。随着目前民航特种车辆新技术的普及应用、品类型号不断增加,监管的力度、指挥调度的难度也随之加大。进入冬季以来,民航运行面临的安全形势和任务更为复杂繁重。特种车辆的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航空安全与航班正常,更关系到旅客的生命安全,对此必须高度重视,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思维,采取务实有效措施,确保“两个绝对安全”。中国民航科普基金会将积极发挥职责职能作用,广泛调动民航业内外各种资源,搭建公益科学普及平台,促进民航科技教育、新技术成果转化和行业文化建设。希望全行业支持民航科学普及事业,助力民航高质量发展。

本次会议由京市溧水区人民政府协办、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支持。来自全国各地相关民航单位200余位专家代表参会。

会议期间,相关单位专家就民航特种车辆的新技术应用、安全保障管理、优化创新发展、紧急事件处置应对等问题进行专业技术交流,还现场观摩特种车辆生产线及车辆演示。

本次大会为全行业共同推动民航特种车辆新技术应用及提高安全运行管理水平进一步夯实建设“智慧民航”“四型机场”提供了交流平台,是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和民航局党组有关部署、守住民航运行安全底线的有力实践。(编辑:孙文瑾 校对:李季威 审核:韩磊)

责任编辑:sunwenjin 000
推荐新闻:
二连浩特机场“五一”小长假客座率同比...
五一假期吉安井冈山机场迎送旅客1.18万人次
“五一”假期 乌兰浩特机场完成旅客吞吐...
江西航空开展五四青年节主题机上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合创劳模创新工作室:...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与安委会开展交流共建
江西航空团委联合江西民航各单位团委举...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组织开展健步走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