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行业管理
《中国民航报》评论员文章:牢牢把握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的阶段性特征
来源:中国民航网2018-01-03 16:09:00

交通运输是强国之基、兴国之器。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建设交通强国的宏伟目标。作为交通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支撑,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已经开启。

进入新时代,站在新起点,全国民航工作会议明确了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的阶段性特征为“民航强国发展制约瓶颈攻坚期、民航强国八个基本特征汇集期、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开拓期”。“三期”既相互叠加,又依次递进,贯穿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的全过程,反映了民航发展的内在规律,为全行业辨明历史方位、把握发展机遇、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提供了思想引领和行动指南。

民航系统要科学认识、准确把握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的阶段性特征,谋定发展路径,突出工作重点,掌控节奏力度,努力凝聚推进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的强大合力。

牢牢把握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的阶段性特征,要在民航强国发展制约瓶颈攻坚期,解决行业发展的突出矛盾。近年来,我国民航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制约行业发展的空域资源、适航审定能力、服务品质、应急处置四个短板依然突出,关键资源不足、保障能力不强的矛盾凸显,已经成为民航发展过程中的“近忧远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从外部来看,新发展理念越来越重视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强调提质增效。从内部来说,行业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初见成效,改革红利不断释放。这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全行业要紧紧围绕“一二三三四”新时期民航总体工作思路,大力弘扬和践行当代民航精神,以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勇气和担当,勇涉险滩,敢啃“硬骨头”,全力解决行业发展的突出矛盾,为推进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开山辟路。

牢牢把握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的阶段性特征,要在民航强国八个基本特征汇集期,顺应行业发展的成长规律。我国民航发展壮大的历程,就是民航强国基本特征不断孕育、不断积累、不断凸显的过程。经过一代又一代民航人的努力,从单项指标看,八个基本特征中的部分特征已经可以与当今世界民航强国一比高低。然而,系统地看,民航强国八个基本特征整体集成度不高,彼此之间支撑作用不够、互动性不够,一些领域供需失调、有效供给不足和部分产能过剩的现象依然存在,成为当前民航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集中体现。要实现民航强国八个基本特征的整体跨越,必须顺应行业发展的成长规律,着力解决行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推进八个基本特征相互兼容、相互促进、共济共成。随着民航发展战略越来越清晰,全行业要更加注重规划引领、协同推进,更加注重统筹兼顾、综合施策,更加注重系统集成、质量优先,推动民航强国八个基本特征不断汇聚融合,展现出强大的综合实力。

牢牢把握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的阶段性特征,要在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开拓期,满足行业发展的时代要求。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实践,为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积蓄了新动能,培育了新优势。国家各项重大战略的全面展开,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不断转型升级,极大提升了民航业的战略价值。民航业要在服务国家战略的过程中,不断拓展民航国际化、大众化的市场空间,加快做优做强步伐,不断满足行业发展的时代要求;要通过加快推进与互联网、大数据及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弯道超车”,催生民航运行模式、服务模式、管理模式等方面的深刻变革,完成中国民航从模仿者向开创者、从追随者向引领者的“华丽转身”;要把握战略机遇,加快打造与自身发展规模相匹配的国际竞争优势,力争获得更大的制定国际民航规则标准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具有更强的引领国际民航业发展的创新能力。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才能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全行业要牢牢把握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的阶段性特征,以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扎实推进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绩。(《中国民航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linchenglong 000
推荐新闻:
首都机场分局“和枫驿站”举办警民拔河比赛
呼和浩特机场开展消防技能比武竞赛
三亚民航2025年职工篮球比赛拉开战幕
乌拉特中旗机场开展安检设备“全面体检...
西北空管局空管中心圆满完成新建南二跑...
赤峰机场顺利完成秋季设备换季维护工作
呼伦贝尔机场联合机场商贸开展中秋主题活动
东航江西分公司举办贵宾厅双节主题活动
首都航空:做优首乘服务 助旅客圆梦蓝天
深圳航空郑州基地:万米高空“镜”显真情
江西航空开展主题机上活动
中国航油山西分公司团委组织参观抗战主...
中国民航大学工商管理学科建设研讨会在...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全电食堂”改造项目...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机场急救中心成功协...
壹通无人机公司签署多边保险服务协议
中国民航大学召开航空国际商务专业建设...
阿斯塔纳航空广州—阿拉木图航线增至每...
锡林浩特机场暑运旅客吞吐量创历史新高
技术进阶助推航空保障升级 宁夏机场承接...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