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制服上醒目的“四道杠”,代表着飞行员的专业、知识、技术和沉甸甸的责任。确保飞行安全,是所有飞行员的天职。当前,中国民航保持着世界领先的安全纪录,这与我国飞行员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良好的职业素养、高超的驾驶技术是分不开的。
民航飞行机组的操作能力是飞行安全的关键。为确保安全,无论是监管方、飞机运营商还是飞行员本身,都需要着力采取措施,进一步提升机组操作能力,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始终坚守飞行安全底线。
确保民航安全
需要不断增强机组操作能力
过度依赖飞机的自动飞行系统,人工操作下飞行基本的正常参数丢失,是近年来国外民航事故的重要原因。这一再表明,飞行员的操作能力对于飞行安全有着巨大影响。
2013年上半年,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对运营商发出了一份安全警报,其主题是“手控飞行操作”,目的是“鼓励运营商在适宜的时候,提倡手控飞行操作”。
在2015年4月11日召开的飞行员工会领袖国际大会上,空中客车集团高级安全专家哈里·内尔森催促对全球的飞行员训练进行改进,呼吁要进行根本性的改变,以提高飞行员的手动操控熟练程度,并增强其他驾驶舱技能。
2016年5月~10月,中国民航局曾先后就发生的不安全事件行政约见了在中国境内运营的相关航空公司。约见均指出当班飞行员的操作问题,并对当事飞行员进行处罚,强调要吸取教训,提升飞行员操作能力。
多种因素
影响飞行员操作能力
民航局飞行标准司数据显示,2011年~2015年,中国民航驾驶员执照总数增幅为年均12%,运输机队年平均增速为11%。旺盛的市场需求导致机队规模高速扩张,这需要更多的飞行员投入运行,也使得飞行员队伍呈现出日益年轻化、新机长比例逐年提高等特点,经验和操作能力须不断提高。
另外,随着航空业加速步入信息化、自动化时代,高集成、高自动化的现代机型在自动化飞行时显示出高可靠性,这使得飞行员在驾驶过程中倾向使用更多自动飞行设备,而逐步减少人工操作机会。
记者从第二届北京航空安全国际论坛中了解到,导航及机载设备的自动化导致飞行员操纵时间变短。以纽约飞北京航班约13个小时的航行为例,飞行员手动操作时间约20分钟,其他时间均可由自动驾驶完成,飞行员的实际飞行时间少之又少。
航空公司的安全管理政策也会影响飞行员操纵能力。有专家指出,飞行员队伍尤其是副驾驶操纵机会较少。比如有的航空公司规定禁止副驾驶在某一时段内操纵飞机,禁止副驾驶在某机场做起飞或落地工作,“双机长”飞行排斥了副驾驶的操作权,副驾驶仅能跟C类教员飞行等,这些都不利于副驾驶操作能力的提升。
上海吉祥航空飞行标准管理部总经理杨斐认为,初入航企的副驾驶机型跨度大,日常操纵机会少,并且有部分航空公司的安全理念不够科学,导致教员教学意识不强,这也是导致部分飞行员操作能力提升有限的原因之一。
全面抓基层打基础
苦练基本功
增强机组操作能力,已经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提升飞行员操作能力,要严守飞行程序、遵章守纪,更要从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这“三基”做起。监管方、运营方和飞行员本身也要形成合力,确保飞行安全。
从监管方的角度来说,飞行品质监控(QAR)是保证航空安全的重要手段,这也愈发得到世界民航业的普遍认可。中国民航局在1997年实施了飞行品质监控工程,2000年颁布了《飞行品质监控工作管理规定》,法规规章不断完善,监控人员素质提升,机载QAR设备及地面分析系统不断改进,提供了大量真实、准确、可观的实际飞行数据和分析信息,在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方面成效显著,是提高飞行品质的有力工具。
在航空公司层面,要制定与保障飞行安全相配套的各项政策,如QAR政策、奖惩制度、训练标准等。决策层应以公正的安全文化为基础,关注飞行品质监控程序的顶层设计;管理层应以统计数据为基础,关注飞行品质监控数据的趋势,采取控制措施并加强沟通。
厦门航空安全部安全信息经理代付良指出,应通过安全管理体系(SMS)验证飞行机组标准操作程序(SOP)的有效性和适宜性,对飞行员建立包含安全理念、操作技能、作风习惯等多维度的飞行标准程序综合评价体系。同时,在各个运行保障环节为飞行营造规范运行的良好安全文化氛围,从而确保SOP的严格执行。
无论是制度、体系,最终都要落实到执行的人身上。在飞行安全层面,尤其要落实到每一位飞行员身上。坚守飞行安全底线,要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
抓基层,要抓住人员资质,尤其是新机长、飞行教员和飞行学员的资质。民航的快速发展导致新机长数量增加,要摆正安全与发展的关系,不能拔苗助长。
打基础,要打好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基础。飞行员应不断改进学习作风,关注飞行操纵技能、自动化管理技能、沟通与决策技能,鼓励深入钻研基础技能的技术作风;应强调底线意识、红线意识,严格执行标准操作程序,诚实守信,夯实守法律、懂规矩的纪律作风。
苦练基本功,要练好飞行操作的基本功,特别关注机动飞行、非精密进近、复杂姿态改出的基本功,在机型改装、复训、升级训练中都要在模拟机上增加超出常规的侧风、大坡度、跳跃改出和目视盘旋等进近科目,从难、从严进行训练。
此外,基层安全管理领导要摒弃“唯数据论”的思维,不能为了让数据好看,在QAR数据收集和考核上层层加码,要给飞行员足够的操作空间和自由度;要从空域利用政策、减少排放和锻炼飞行员的角度,鼓励空管人员多指挥真正的目视进近和落地,在客观上为飞行员创造更多的机动飞行条件。
民航局飞标司相关人员认为,要提倡飞行员温暖的教学文化,师傅带徒弟的传统不能丢;航空企业在选拔B类、C类教员时,不仅要从技术和资历方面进行考核,还要从教学积极性和道德品格方面进行考核,以教员的以身作则带动学员加强自律。飞行员尤其是副驾驶要养成良好的人工操作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和操纵技能、热爱飞行的精神、尊重飞行的态度和驾驭飞行的能力。为了公众安全,为了职业荣誉,飞行员应不断提升自身操作能力,坚守飞行安全底线。(记者陆二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