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民航局
权威解读:国际航线再收紧 持续严防海外疫情输入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0-03-27 00:23:00

国际航线再收紧 持续严防海外疫情输入

——解读民航局

《关于疫情防控期间继续调减国际客运航班量的通知》

为坚决遏制境外新冠肺炎疫情输入风险高发态势,3月26日,民航局发布《关于疫情防控期间继续调减国际客运航班量的通知》。《通知》要求,以民航局3月12日官网发布的“国际航班信息发布(第5期)”为基准,国内每家航空公司经营至任一国家的航线只能保留1条,且每条航线每周运营班次不得超过1班;外国每家航空公司经营至我国的航线只能保留1条。该《通知》的出台是基于怎样的考虑?国际航班量和入境旅客数量将降至多少?下一步为严防境外疫情输入民航局还有哪些考虑?是否会考虑组织包机接回海外华人?就此,记者采访了民航局运输司相关负责人。

记者:此时民航局对国际客运航班进行进一步的调减,仅保留一司一国一线,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答:近日,境外输入病例连续多日保持两位数,无疑对国内疫情防控成果、复工复产节奏和人民生命健康带来严峻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国家必须采取更加果断有效措施,坚决阻遏疫情输入风险高发态势。为此,民航局综合研判统筹各方关系和各群体需要,发布《关于疫情防控期间继续调减国际客运航班量的通知》,进一步大幅调减国际客运航班,仅维持每条航线的最低航班量,确保通航国家不断航。

记者:《通知》发布后,国际航班量和每天入境人数将降至多少?

答:根据这一措施,每周航班量将下降到130班左右。同时,为防止机上旅客过于密集,我们还要求各中外航空公司需保证抵离我国的航班客座率不得高于75%。经测算,每天通过航空入境的旅客人数将由目前的2.5万人降到5000人左右。

记者:前期民航局为严防境外疫情输入还出台了哪些政策?

答: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的快速发展变化,我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日益增大,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统一部署,前期民航局已采取多项措施防范境外疫情输入,一是发布第三版《运输航空公司疫情防控技术指南》,对高风险航班在登机前和机上开展体温检测。经统计,3月19日~25日国内航空公司共拒绝312名发热旅客登机,对于机上可疑的1182名旅客在机上隔离区进行隔离,并在落地后移交海关部门;二是发布《关于疫情防控期间控制国际客运航班量的通知》,以1165班(相当于疫情爆发前国际客运航班量的13%)作为航班量上限,要求每家航空公司在每条航线上的航班量只减不增;三是采用第一入境点的方式,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所有国际航班分流至12个机场,截至25日共分流40班,入境旅客11284人,在第一入境点留置率68.2%;四是自3月24日起,民航局已暂停所有境外飞我国的公务包机运行。

记者:下一步为严防境外疫情输入,民航局还将有哪些考虑?是否会组织包机接回海外华人?

答:我们将密切关注国外疫情的变化形势,根据防控需要,采取进一步措施收紧国际客运航班总量。

另外,从我们目前实施的目的地为北京的国际始发客运航班均须从指定第一入境点入境的情况来看,在第一入境点检疫后,符合入京条件搭乘原航班入京的旅客人数不足30%,证明长途旅行确实存在一定风险,所以也希望旅客根据自身情况做出审慎、周密、冷静的决定。需要强调的是,我们也将继续按照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部署,根据实际需求,对一些需求集中、飞行目的地有接收能力的城市,视情启动针对海外华人的重大航空运输保障机制,开行临时班机或包机。(《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赵丹)

责任编辑:xinglu_bs 000
推荐新闻:
金鹏家庭会员同行可享额外积分奖励
内蒙古自治区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工程技术...
大庆萨尔图机场开展民航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庆祝建党104周年暨“七...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安全生产月”期间开...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安全生产月”期间与...
江西民航消防专业培训圆满举行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安全生产月应急演...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深入开展消防安全隐患...
郴州机场举办2025年全民禁毒宣传月活动
延吉机场召开“航司乐·丝蜜达”服务品...
江西航空成功举办2025年度江西省“天工...
发力培育引入AI企业 东航滨江中心获“模...
同程旅行发布2025暑运报告:今年暑期约6...
东航甘肃分公司喜获东航飞行员技能大赛...
安徽监管局对辖区无人机培训企业开展经...
华东空管局工程建设指挥部:提升管制大...
西北空管局空管中心技保中心技术室组织...
银川机场自助登机设备升级改造项目完成...
东航江苏公司举办2025年度飞行员职业技...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