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民航智库>智库专家>吴仁彪
从里约奥运会开幕式看高校双一流建设与评估
来源:中国民航网2017-01-18 13:41:00

2016年8月6日早上,第31届夏季奥运会在巴西里约市隆重举行。由于近年来巴西政局动荡不安,奥运场馆建设进度一再延期,大家对于里约的开幕式没有太高期待。但看完里约奥运会开幕式后,大家普遍感到“很好,很巴西”,虽然其预算不到伦敦奥运会的十分之一,但“经费不够,创意来凑,除去奢华,还有热情”。2012年看完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后,我曾经一气呵成一篇文章,“从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看”以人文本“创新观”,该文当年10月发表在中组部主办的《千人》杂志上,当时正值国家科技创新大会召开不久。看完里约奥运会开幕式后,笔者萌发了写开幕式启发续篇的冲动,想谈谈对即将进行的高校“双一流”建设和评估的看法。

首先,笔者认为,里约奥运会开幕式再次凸显了我在《千人》杂志一文中所提的“尊重人才,尊重个性”的创新文化。先说尊重人才。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有一个节目是专门献给现在全世界广泛使用的万维网的发明人蒂姆,残奥会开幕式则打出“霍金牌”,由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霍金来讲宇宙起源的故事。里约奥运会开幕式上,巴西人心目中的英雄“杜蒙特”驾驶着他发明的“14BIS”飞机飞行在马拉卡纳上空,穿过多个里约地标性景观:高耸的基督山、迷人的科帕卡巴纳海滩等。伦敦和里约奥运会开幕式凸显了他们对于科技人才的尊重。前不久(7月29日)是我国著名的“两弹元勋”邓稼先的30周年忌日,但遗憾的是宣传报道却很少,国人知道邓稼先的恐怕也不多。相比之下,去年5月8号是同姓的歌星邓丽君小姐20周年忌日,国内媒体却报道甚多。这“一少一多”凸显了我国对于科技人才的尊重还很不够。

再说尊重个性。里约开幕式的广场桑巴舞演绎了多元化,“寻找相同,庆祝不同”,群众演员的表演都很随意,很个性化。此外,各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团入场时巴西提供了独特的三件套(三轮车,小树苗,鼓队)式的礼仪引导服务,一位蹬着三轮车的小贩(不同性别和肤色,5人还是变性人)率先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三轮车上是一盆盆生机盎然的绿植簇拥着写有该代表团名称的牌子;代表团旗手旁边还有一位手捧一株种在花盆里的小树苗的儿童;为各代表团成员断后的,则是身着统一颜色服装的5位鼓手。以上礼仪人员形态各异,高低胖瘦各不相同。与此不同,2008年我国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很多节目都是几百甚至上千人的整齐划一的表演,礼仪小姐们不仅服装、身形一致,连走路姿势、微笑幅度都差不多,美则美矣,感觉少了个性。

笔者认为,人才是创新之本,个性是创新之源,“尊重人才,尊重个性”是我国实现创新型强国梦必须做到的。团结时要求同,希望彼此靠的近一些;但创新要求异,希望彼此离得远一些。如何处理好团结时的求同和创新时的求异对于人才管理工作者至关重要,需要他们充分发挥领导艺术,且必须具有宽广的胸怀,同时务必要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力求做到“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

最近,全国各级各地政府和高校都非常关注两件事情,一是“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的建设,另一件是目前正在进行的第四轮高校学科评估。由于学科评估对于各学校获取资源(包括财政投入和生源质量等)非常重要,由于“双一流”建设项目即将开始遴选,第四轮学科评估可能为政府确定谁是一流提供支撑,两者关系密切,所以全国高度关注学科评估结果。笔者近年来一直在思考改进高校学科评估工作的问题,并在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了“学科评估:让数据自己去说话”的观点(见《中国高等教育》杂志3月13号采访),主要观点是“管办评”分离,政府公开数据,让社会去评估。

高校学科评估与奥运会比赛很相似,都是每四年一次,相当于全国高校学科建设水平的大比武。在观看里约奥运会开幕式的时候,从开幕式和比赛的组织安排让我联想到了高校“双一流”建设与评估的问题,油然而生以下几点体会。

首先是大学与学科的特色发展非常重要。里约开幕式上的文艺表演给人最深的印象是很有特色,“很巴西”。比如热情的桑巴舞表演,“杜蒙特”驾驶“14BIS”,世界名模吉赛尔邦辰走秀等。历届奥运会开幕式都极力彰显主办国的特色。笔者认为,特色没有高低之分,特色就是一流,我们很难说北京、伦敦、里约奥运会开幕式孰好孰坏。

这次奥运会共有来自207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团(含独具特色的难民代表团)的10500名运动员参赛。代表团规模差异很大,最大的是东道主巴西代表团,共462人,最小的仅1人(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还有9个代表团仅2人参加(不丹等)。笔者注意到各代表团入场时,服饰和表演很个性化,尽力在全世界面前彰显特色,入场的介绍词也很个性化,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把该代表团的水平最高的项目和运动员介绍出来。它让我联想到,世界体育强国如同世界一流大学,占据优势的比赛项目往往比较多(比如美国和中国)。但体育弱国(或小国)只能搞特色体育项目,在某些项目上占据优势,这如同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因为国家财力和人力跟不上。一个国家如何发展体育项目和一个大学如何搞学科建设是大道相同的。

第二是高校的学科评估可以充分借鉴奥运会比赛的经验。目前第四轮高校学科评估正在进行,与前几轮学科评估方法相比,本轮评估做了不少改进,比如捆绑评估约束更强,弱化资源投入,强化产出等,很多采纳了笔者去年通过全国政协专报提出的关于改进高校学科评估工作的建议。但笔者认为,目前的评估方法除了前述的不符合教育部正推行的“管办评”分离原则外,还有以下明显的不足:

其一,评估指标体系变化大且不公开透明。评估指标体系不断变化,这次甚至临近提交评估材料截止时间前表格还在变,这说明还缺乏共识,还不太成熟。此外,权重既不确定(每次由评估专家打分确定),也不透明(没有公开)。这些都不符合IREG大学排名与学术卓越国际协会的“高等教育机构排名的柏林原则”。柏林原则要求,“排名方法应当清晰透明,排名方法的选择应该清楚、明确,透明包括指标的计算和数据的来源。指标的权重分配应该非常明确并且尽量保持稳定。权重的变化会使顾客难以明确地判断究竟是实力的变化还是排名的方法变化导致了机构或专业的位次变化”。

其二,没有分层分类评价。目前学科评估只有很粗的分类评价(9类),比如理工科几乎评估指标体系都一样,也没有分层评估(博士点学科和硕士点学科一起评,而美国是分开评估的)。这相当于用一把尺子来量所有学科。这非常不利于高校(尤其是非211高校)的特色发展。比如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涵盖铁路、公路、民航、水运和管道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由于我国高铁过去几年发展很快,大项目和大奖都很多,大交通学科一起评估,铁道类大学肯定占绝对优势。如果“双一流”建设按照这样评估的结果只择优支持,以应用型科研和人才培养为主的民航类院校肯定吃亏。国家难道不需要重点支持发展民航运输学科吗?

其三,学科评估缺乏社会监督机制。由于高校学科评估结果对于高校发展影响太大(“名”和“利”是捆绑在一起的),为了防止评估中的腐败现象发生,国家应该加强对于相关评估机构的监督。高等教育机构排名的柏林原则也要求,“采取体制性的措施增强排名的可靠性。这些举措可以包括设置顾问委员会甚至是监督委员会。”

笔者认为,奥运会的比赛组织对于改进学科评估工作有以下启示作用:

其一,奥运会比赛规则公开透明。比赛项目的设立由奥委会全委会投票决定。每个比赛项目都先定游戏规则,且公开透明。我国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包括权重)和评估方法应该由所有参与高校共同参与制定,投票决定,且保持相对稳定。这样的评估结果能够被大家所接受,且能够发挥学科评估诊断器的作用。

其二,奥运会比赛项目的设置体现了分层分类评估原则。奥运会比赛项目分成大项(sport),分项(discipline)和小项(event)。比如,本届奥运会共设28个大项,38个分项,306个小项,每个小项设一块金牌。大项相当于我们的一级学科,有些大项没有分项只有小项(比如田径项目)。如果把奥运会比赛看成学科评估,奥运会比赛显然是符合分类评估原则的。此外,奥运会项目分男、女、男女混合比赛项目,且夏奥会与残奥会分开举行,这可以看成是符合分层评估原则的。奥运会比赛小项越多,则相当于学科评估中分层分类越细,评估对象越是具有可比性,越容易突出特色。

其三,奥运会有严格的比赛监督机制保证比赛公平公正。这点我们不展开介绍。

笔者认为,高校学科评估如同一场全国高校学科建设水平的大比拼,与奥运会比赛有很大相似之处,奥运会的组织对于高校学科评估工作具有重要借鉴价值。国家即将实施的高校“双一流”建设要把“择优”和“择需”相结合,把“双一流”建设和特色发展引导相结合,应该引导全国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中争创一流。要充分认识目前我国学科评估方法的局限性,不能简单使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作为“双一流”建设的依据。(吴仁彪作者系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

责任编辑:史影
相关新闻:
提升安全运行能力 十堰武当山机场实现“...
深圳空管坚持细节发力做好雷雨季节保障
富蕴机场助力博乐机场实现跑道灯再利用
徐州机场侯振国:让青春之光闪耀在空防一线
南宁机场扎实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
民航厦门监管局对厦门航飞行签派员定期...
东航助力第135届广交会举办
东航江苏公司飞行员代表清明凭吊抗日航...
丰富家庭旅客出行体验!海口美兰国际机...
延吉机场新增延吉—潍坊—长沙航线
民航华北空管局技保中心动力设备室顺利...
呼和浩特机场“经呼飞”保障首乘老人无...
计划新开3条航线 海航航空旗下乌鲁木齐...
新航季 秦皇岛机场新增广州—合肥—秦皇...
阿克苏机场迎来通程航班备案高峰期
乌海机场开展特殊天气廊桥应急演练
夏秋航季,桂林机场引入新航司
山东临沂机场全面开展“三超”行李进客...
东航打造智慧物流货站软件
加格达奇机场顺利完成2024年度首次定期...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0603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