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航空产业园是指汇聚航空产业资源,重点发展通航业务,具有较大影响、较强竞争力,集多元化于一体的通用航空产业基地。
我国成规模的、较著名的航空产业园已有不少,比如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珠海航空产业园、北京顺义航空产业园等,但由于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很多正在规划或发展中的产业园并不具备可行的发展条件和建设模式,那么如何创新当下我国通航产业园的建设模式,并可持续发展形成长期价值就成为了业界人士关切的问题。就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中投凌空(北京)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寅生、总经理阚劲松,他们在通航产业资源整合、价值创新、资本运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记者:当下,地方政府建设通航产业园的热情很高,但有的建设效果并不好,您认为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王寅生:在我国,通航是新兴产业,技术水平高,产业链长,专业面广。产业园区要发展通航与发展很多传统产业有所不同。从产业链来讲,它包括制造、运营、保障等,不同的机型,对运营保障的要求也不同,可以说涉及的门类包罗万象。因此,政府没有专业经验很难做好。
10年前,一些地方政府就开始建设航空产业园区,但是从摸索的情况来看,采用传统的产业园区建设模式效果不太理想。前期,政府做了园区的基础设施投资工作,政策上进行优惠,在行政服务上进行投入。但在招商引资时就遇到了困难,航空产业起点高、专业性强、周期长,如果按照传统方式一个一个招商非常困难。因此,过去的园区建设模式发展速度较慢、难度也大。因此,从产业规划到招商引资,再到管理运营都要进行创新。
记者:产业规划直接关系到一个通航产业园的未来发展,您认为在顶层设计阶段,当地政府应该注意些什么?
王寅生:过去传统的产业园区也有规划,但是很多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不接地气,地方政府按照规划在“落地”时会面临很多问题。因此,在进行产业规划时要进行把关,把整个产业园区建设从规划、招商到运营几个阶段通盘考虑,将政府的需要和产业落地在前期规划阶段应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样,产业规划的可实施性和可落地性就比较强了。
阚劲松:一般来说,前期的产业规划通常是由国内几个民航科研院所完成的。但是,仅从产业园的角度看问题还是略显片面的。通航产业园区要结合本地特色综合发展,它不仅属于航空范畴,还可能属于商业、流通或者农业范畴。因此,也应该从其他业态包括金融资本、城市开发等角度共同来看产业园发展,让规划与实施不脱节。
我们建议地方政府在做产业规划之前,首先让专业团队进行前期论证,提出两三个方案,以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同时给自身减负。
记者:招商引资是通航产业园建设发展多年来的难题,您认为应该如何破解?
阚劲松:地方政府在做完产业规划工作之后并没有相关的投融资规划,虽然有大致的投资体量、投资周期等,但这些数据并不准确,这让社会资本没办法了解资金介入方式、合作模式、如何盈利等问题。同时,在做完产业规划工作后成立的产业基金跟实际情况也很难匹配,结果就是很多产业基金闲。
因此,做完产业规划工作就要把投融资规划做出来,进行资金统筹。一方面,数据是相对精确的,统筹资金时也相对准确,成本、周期、退出模式,政府也比较清晰;另一方面,将不同的项目区分归类,根据项目的情况设计不同的投资主体。
王寅生:要以产业链的方式招商引资,把相关联的企业引进来,而不是以单个企业为单位。在规划阶段就应设计好了,这个园区适合哪一类飞机,开展什么样的飞行业务,大概机型界定之后,就又开始找飞机维修企业和其他保障企业,使之能够充分配套。这为政府缩短了时间,提高了效率,有利于园区均衡发展。
记者:通航产业园建成后,如何运营管理才能使之可持续发展?
阚劲松:一个产业园好与不好,不是建设得好不好,而是在后期运营中如何产生价值。这里的价值也不只是企业价值,而是园区的价值,或者说是产业链的价值。在对园区管理的新探索中,智慧园区服务、数据化服务、技术孵化服务、技术引进兼并重组服务、企业整体价值增值服务、自动化服务等必不可少。
记者:您曾多次提到当下通航产业园区建设的新思路之一就是产城结合,如何理解这个概念?
王寅生:产城结合就是在城镇化的背景下,要了解通航产业与本地产业之间的关系,把握好政府对地方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利用地方的产业支撑来发展通航。
据我们了解的情况,目前的通航产业园中绝大部分的落地区域都是在县级以下的偏远地区,这些地区的城市化配套设施比较少,但通航行业聚集的都是高端人群,达到了一定体量之后,需要好的生活环境,这就要求政府必须结合城镇化进行产城一体化,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生活环境和商业环境,以吸引人才和企业。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与一些正在规划通航产业园的地方政府交流的过程中,十分关心他们对人是怎么考虑的,未来当地人口的聚集是以什么样的形式体现出来的,是流动人口为主还是常住人口为主?是低端人口还是高端人口?以我们目前正在做的江苏丹阳的项目为例,丹阳本身的产业集聚做得很好,有不错的航空产业基础。因此,对于人才聚集的定位,我们建议它应该配套中高端的生活和商业环境,以吸引常住人口。(《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记者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