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2022专题>2022两会>记者跑两会>陈轩棋
统筹规划通航产业 构建新发展格局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2-03-09 13:35:00

通航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基建、新动能和新增长点,是落实交通强国和航空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话发展,其中也包括诸多与通航发展相关的建议及提案。

当前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发展通航对于促进产业、消费升级意义和作用重大。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工业科技委副主任、中国航空研究院副院长樊会涛表示:“要加快建设低空通航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希望从国家层面,制定'十四五'低空通航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路线图,开发和培育通航市场潜力,充分发挥通航带动投资,促进消费,推动转型的重要作用。”

“通用航空在农业植保、人工降水、造林护林、航摄航测、海上和陆地石油运输、航空应急救援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正因为运营服务涉及农、林、牧、气象、测绘、应急救援等多个管理部门和事业单位,航空公共服务资源分散,综合利用率低。”全国政协委员,航空工业科技委副主任、中国航空研究院副院长吴希明指出。对此,他建议建立跨部门军、地、航协调机制,统筹推动通航产业发展。比如由地方政府主导,成立航空投资管理平台公司,由平台公司整合地区机场资源、油料资源、飞行保障资源等,建设“干-支-通”机场,以干线机场为核心打造临空经济区,与周边支线机场、通航机场形成“干-支-通”综合机场运输网络。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贵州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吕惊雷则建议:“政府主导,建立跨部门、军地航协调机制,统筹推动通航产业发展,整合地区航空资源,打造民航运输和通航运营一体化,支持保障基础环境,建立应急救援体系,打造若干应急救援基地,支持地区通航平台公司与通用航空'国家队'的深度合作。”

全国人大代表,万丰奥特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陈爱莲已经连续多年关注通用航空。早在2016年的全国两会上,她就提出“要小康,先通航”的观点,认为通航产业是大国崛起和综合国力的象征,建议从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航空制造业被誉为“工业之花”,是国家科技、工业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通用航空制造业是航空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促进通航产业发展和低空空域改革的政策,各地亦出台了相关政策,为通用航空制造业营造了优良的发展环境。

然而,综合来看,我国通用航空业仍面临一些问题急需解决。从2013年起,通用飞机的数量始终保持上升的趋势,机队规模和在册航空器数量稳步增长。但通用航空器制造商尤其旋翼机制造商仍以国外为主,我国通航整机制造规模尚小。此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进展缓慢,通用航空器自主研发制造能力不足,通用航空运营服务薄弱,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兴航空消费需求仍有较大差距。

因此,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陈爱莲提交了《关于成立中国通航产业制造业协会的建议》,其中建议联动通航核心制造企业,成立“中国通航产业制造业协会”,加快推动通用航空产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针对我国通航产业零部件制造系统配套不足,难以实现集成和模块化生产等问题,可通过协会平台,集中通航产业制造业优势资源,协调解决制造商小而散、制造企业各自为战、研制生产缺乏全局性的规划和布局等问题,促进以通航整机为牵引的零部件制造集群的建立。(《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陈轩棋)(编辑:张薇 校对:陈虹莹 审核:程凌)

责任编辑:zhangwei
相关新闻: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东航江苏公司2025年职工子女暑托班圆满结业
民航湖南监管局党委中心组集中研读《习...
民航安徽监管局对芜宣机场开展暑运安全督查
中国民用航空宣传教育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2024年度部门决算
青岛空管站守护暑运天路 力保航班高效运行
便捷旅客出行路 乌兰浩特机场新增免费手...
海南航空出席2025年梅西大学中国校友会...
济州航空上半年航班准点率上升4.9个百分点
尖兵闪耀赛场 包头机场消防队全市比武展...
包头机场细化服务举措让旅客旺季出行更安心
江西航空开展八一建军节主题机上活动
锡林浩特机场探索非航新业态
上海监管局全力迎战台风“竹节草” 督...
河南机场集团启动危险品互信社区郑州试...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多举措严防基孔肯雅热...
我国自主研制新舟60民用搜救机在陕西成...
江西航空“成都—南昌”航线专属产品助...
东航云南公司地面服务部站坪保障中心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分层分类廉洁...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