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民航报推荐
“合规+智慧+协同” 探索民航采购与供应链发展新路径
来源:《中国民航报》2025-09-18 11:02:00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赵瑜 报道:近日,2025年民航采购与供应链技术创新交流会在杭州举办。本次交流会以“创新驱动联通未来,构建智慧民航采购与供应链新生态”为主题,针对航企、机场建设采购与供应链以及非航业务供应链展开交流研讨,旨在推动民航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朝着规范化、精准化、智慧化、协同化的方向发展。


2025年民航采购与供应链技术创新交流会

本次交流会由中国民航科普基金会主办,中国民航大学智能装备研究所、浙江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北京中企航通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承办。此次交流会吸引了民航企业代表、高校智库专家、行业技术先锋以及社会组织代表等200余人参加,为构建规范化、精益化、智慧化、协同化的民航采购与供应链产业体系,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贡献智慧搭建了新平台。

构建新体系 助力民航高质量发展

从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到市场需求的日益多样化,民航业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目前,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全链化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供应链管理作为民航运营的关键支撑,直接影响着民航业的运行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交流会现场

作为民航领域首次以采购与供应链技术创新为主题的交流会,本次交流会的举办体现了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在民航业的重要性与日俱增,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正逐步成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

从航站楼、停机坪等民航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到机场航班运行和日常保障,采购工作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采购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成为行业风险防控的重要保障。在交流会上,民航局清算中心工作人员苑超从政府职能角度对政府采购制度和民航的政府采购情况作了详尽介绍和深度分析。苑超表示,政府采购行为具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及适用范围,涵盖三种管理机制,遵循信息公开透明等原则。他认为,构建公开透明、依法依规的现代化采购管理体系已成为行业风险防控的重要保障,为维护国有资产安全构筑了坚实的屏障,有助于推动民航企业健康发展。

以合规为基础,以专业为支撑,以数智化为手段——这是中国民航大学招标采购工作的战略定位。作为民航局直属高校之一,中国民航大学在2018年建立了完善的学校招标采购管理体系,确保各个设备、系统和工程的采购能够在公平、公正、公开的条件下进行。针对近年来民航招标采购领域面临的挑战与难点问题,中国民航大学招标采购中心主任、副研究员任光辉表示,中国民航大学招标采购中心规划的规范招标采购“四维路径”能够逐一解决相关问题。具体而言,一是制度引领,构建全周期标准化体系;二是流程再造,搭建阳光化全流程电子平台;三是推动协同共治,完善多主体责任链条;四是注重能力提升,打造专业化人才队伍,并通过责任、担当、情怀保障民航高质量发展。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已成为民航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上海机场集团在集中采购管理体系建设领域的探索与实践中,通过集中采购标准化和流程优化,提升机场运行韧性、服务品质和后台管理效能,为机场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上海机场集团采购中心总经理仲建新表示,随着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和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容量进入饱和状态,运营成本持续快速增加,降低采购成本成为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上海机场集团将“分级集中采购”作为集采改革的主要方向,构建了一套符合自身采购特点并满足机场运行实际需要的采购管理体系,涵盖组织领导、制度标准、队伍管理、监督控制、信息平台、流程管理六大方面。该体系推行6年来,集采成效初步显现,合规管理明显改善,采购有效投诉保持为零,集采率从65%提高至96%,为企业安全运营和服务质量稳步提升奠定了基础。

数字化转型  推动产业焕新升级

采购与供应链作为民航业的重要支撑环节,其技术创新对于提升民航业整体竞争力意义重大。当前,数字化浪潮正席卷全球。在交流会现场,众多嘉宾不约而同地表示,数字驱动转型已成为采购与供应链升级的关键。唯有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建立更具韧性、敏捷性和可持续性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才能构建更具活力的民航供应链新生态。


浙江省机场集团展位

近年来,浙江省机场集团始终秉持创新生态构建者和智慧民航践行者的使命,在民航招标采购技术创新领域积极探索与实践。为此,浙江省机场集团培育自有技术团队,自主研发AI(人工智能)智能采购助手、智能辅助评标等大模型,全面提升采购精益化水平和效益。浙江省机场集团招标中心业务主管贾思勰表示,针对以往民航招采管理困局,浙江省机场集团研发团队研发了“航e招”系统,力求搭建民航招采数智化协作平台,推动采购业务全流程数字化升级。其中,AI智能采购助手“小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在线下同步推出实体机器人。该机器人成为全国首个用于开评标场地现场管理的机器人,有力推动了采购精益化水平和服务效能的全面提升。此外,浙江省机场集团还牵头组建了覆盖26家机场集团、29个千万级机场的全国民航采购联盟,开创了民航行业联合集中招标的先例,打破了行业区域壁垒,增强了供应链的韧性,提升了供应链的辐射效能。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供应链管理创新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持。震坤行工业超市(上海)有限公司多年来专注于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民航供应链价值的重塑。该企业推出了AI行业助手“震坤行的Chat GPT”,借助技术手段对采购供应链流程进行重构,促使AI技术从“工具辅助”阶段进入“自主执行”阶段。通过“人机共生”模式,重塑生产力结构,最终依托AI工作台实现“一句话订单下达”的目标,保障采购与供应链的高效运作。

中国民航信息集团作为民航行业关键的信息服务提供商,以“科技赋能、生态协同”为核心要点,整合区块链、AI、大数据等前沿技术,衔接上下游企业,推动跨行业、跨领域的供应链资源整合与价值共创,构建了面向民航全产业链的智慧供应链管理体系。中国民航信息集团采购中心资源保障处处长沈楠表示,供应链管理需要持续进行升级创新,以满足旅客出行需求以及航空公司、机场运行的要求。为此,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借助数字技术对传统民航业务流程予以改造,创新推出电子行程单,实现机票报销全流程无纸化,使自助值机处理效率提高了50%;搭建行业统一的行李信息跟踪服务平台,实现行李全流程跟踪,并运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为航空公司和机场提供数据支撑,提升企业运营管理水平。此外,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基于“长安链”和Fabric搭建的民航区块链服务平台“航旅链”,能够为民航用户在提高差旅报销效率、实现跨境货物数据实时可视化共享以及出境信息安全评估申报等方面提供助力。

物流释放潜力  为提质增效注入动力

作为直接连接生产市场与消费市场的供应链上下游关键纽带,航空物流是全球贸易的“空中动脉”,在全球供应链上占据重要地位。在保障供应链韧性、应对全球突发事件时,航空物流是维持国际供应链畅通的关键环节。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曾明确指出,航空货运在保障全球贸易以及开展人道主义援助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在支持全球化战略与市场拓展,推动人工智能、无人机、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与升级方面,航空物流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中国,航空物流蕴藏着巨大潜力。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航空货邮运输量累计达478.4万吨,同比增长14.6%,较2019年同期增长36%。其中,国际航线203.7万吨,同比增长23.4%。一系列数据表明,国际市场增长的引擎式拉动与基础设施效率的全面提高,共同增强了中国航空物流后疫情时代的供应链韧性。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教授赵巍预测,“十五五”期间,全货机凭借其运输效率高、适应性强、运营成本可控,以及在特殊场景下的全能表现与战略安全价值,将成为构筑航空供应链“护城河”的硬核支撑。未来,全货机和无人机协同构建的航空立体物流网络,将成为提升我国航空物流竞争力的主导因素。

航空物流动态是反映全球贸易态势的关键指标,与全球经济发展高度契合。跨境电商与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为航空货运提供了强大的需求驱动力。今年上半年,我国新增117条国际货运航线,较去年同期增长58.1%,每周平均增加233班货运航班,为运输规模的扩大提供了有力支撑。航空货运凭借其运输速度快、安全性高的显著优势,成为快递企业提高运输效率的重要方式。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副院长王超峰认为,现有的航空货运网络主要针对机场与机场之间的运输过程,较少考虑机场与周边城市的货物集散环节,缺少整个物流运输链的网络构建。为此,他提出了“引入可达性”的概念和算法,通过搭建覆盖全流程物流枢纽节点的网络模型,为航空货运网络枢纽选址提供科学依据,让航空物流延伸至“最后一米”。

锚定绿色发展  擘画全新的技术创新蓝图

将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深度应用于民航供应链全流程,可协同推进民航采购与供应链技术创新生态的构建与完善,从而进一步推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在交流会上,与会嘉宾积极开展交流研讨,分享数字化技术驱动绿色转型的前沿技术成果应用,携手擘画民航采购与供应链技术创新的全新蓝图。


智慧机场能源管控系统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为主要特征的智慧民航建设正全方位重塑民航业的形态、模式和格局,引领民航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系主任刘一提出,人工智能在智慧民航发展中将呈现出“数据一体化、决策智能化、人机协同化”的新特征。伴随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行业数据治理和数据驱动的算法是智慧民航建设的一项关键课题。在未来机场智能驾驶场景的关键技术讨论中,中国民航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常鑫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地面引导与控制技术A-SMGCS在国内机场领域的应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已率先实现A-SMGCS的Ⅳ级运行。他预测,随着5G AeroMACS网络的引入,结合机场高精度地图、高精度飞机定位等技术应用,航空器场面滑行引导的安全性和效率可大幅提高。

机场作为大型交通枢纽,能源转型需求较为迫切。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一级专家陈天锦表示,应用先进数字技术可使机场充电设施更具智能性和环保性。在充电设施与机场融合方面,构建“以慢充为主、实现光储充一体、成本可控、智能便捷”的民航充电网络,既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又可以保障充放电的安全性。在民航机场推动零碳转型的过程中,鉴于光伏在城市和机场的广泛普及,防眩光成为保障飞行安全的重要工作。光伏企业通威公司在交流会上提出了更好满足机场需求的光伏解决方案,研发并投入使用了双玻光伏组件。在常规自然光源条件下,该组件透光率可达94.15%以上,其“吸光”特性更适宜机场光伏应用场景。

智能化发展不仅使产业提质增效,也对民航安检领域产生了积极影响。杭州睿赢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智慧大模型,在机场安检场景中打造了全息安检通道。该通道具备高效便捷、安全可靠、人性化服务等优势,是以往依靠人工经验的安检方式无法比拟的。它能够加快安检速度,减少旅客等待时间,提高违禁品检出率,有效提升机场安全裕度。编辑:李佳洹 校对:陈虹莹 审核:韩磊

责任编辑:lijiahuan 000
推荐新闻: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中国民航大学工商管理学科建设研讨会在...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全电食堂”改造项目...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机场急救中心成功协...
壹通无人机公司签署多边保险服务协议
中国民航大学召开航空国际商务专业建设...
阿斯塔纳航空广州—阿拉木图航线增至每...
锡林浩特机场暑运旅客吞吐量创历史新高
技术进阶助推航空保障升级 宁夏机场承接...
山东东营机场安检:筑牢安全防线 + 升级...
易斯达航空恢复运营以来客运量累计突破1...
东航江苏公司2025年职工子女暑托班圆满结业
民航湖南监管局党委中心组集中研读《习...
民航安徽监管局对芜宣机场开展暑运安全督查
中国民用航空宣传教育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2024年度部门决算
青岛空管站守护暑运天路 力保航班高效运行
便捷旅客出行路 乌兰浩特机场新增免费手...
海南航空出席2025年梅西大学中国校友会...
济州航空上半年航班准点率上升4.9个百分点
尖兵闪耀赛场 包头机场消防队全市比武展...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