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方笑 报道:刚刚落幕的“五一”假期,开启“人从众”模式的不仅是各大景区,还有各地机场。民航局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期间(5月1日~5日),全国民航累计运输旅客超1115万人次,日均223万人次,比2024年同期增长11.8%。从运输数据中不难发现,支线机场客流不断攀升,展现出小机场“撬动”反向旅游市场的无限可能;跨境航线热度持续提升,彰显了民航国际客运市场的强劲发展;各大机场、航空公司在细节之处持续传递暖心温度,让旅客出行更加便捷舒心……这一充满活力的航空出行图景,引发了各大媒体广泛关注。
活力跃动 支线机场客流攀升
今年“五一”假期,文旅市场持续释放澎湃动能。广大旅客高涨的出行热情,为民航业注入了更大动力。事实上,早在“五一”之前,各大航空公司便已进入备战状态,提前部署、精准发力,以动态满足“五一”期间的市场需求。
“五一”假期前夕,民航局共批复了173班加班计划,同比增长8%。国航商务委员会市场营销部营销推广经理高山在接受央视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国航新开北京—阿勒泰、北京—大连—绥芬河、温州—南充、重庆—喀什、武汉—兰州—敦煌5条航线。南航运力网络部航班调度室副经理张继豪表示,南航于4月28日~5月7日,在北京大兴至揭阳、桂林、常德、赣州、南充、长春等热门目的地的往返航线上增班82架次。祥鹏航空则立足云南、着眼全国。开屏新闻报道,祥鹏航空新开昆明—长沙、昆明—揭阳、昆明—银川等航线,为旅客提供更多出行选择。
在出行热潮之下,各机场的运营数据不断刷新纪录,“创同期历史新高”成为媒体报道中的高频词。《北京青年报》报道,北京大兴机场在今年“五一”假期期间累计执飞航班4824架次,运输旅客76.39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8.9%、15.9%,创投运以来同期新纪录。《新民晚报》报道,今年“五一”假期,上海浦东、虹桥两场共保障航班起降1.2万架次,同比增长6.2%;保障进出港旅客193.7万人次,同比增长14.1%,均创下历年同期最高纪录。《新华日报》则关注到东部机场集团,其旗下7个机场的保障航班总量和旅客运输总量均创同期历史新高,民航业的繁荣态势可见一斑。
在枢纽机场持续发挥引领作用,以强大运力保障假期运输的同时,部分“五一”期间新开航的目的地让一些相对小众的支线机场走入了大众视野。民航局的数据印证了这个变化:“五一”期间,部分旅游城市的支线机场旅客吞吐量同比有较大幅度增长,布尔津喀纳斯、黔南荔波、湘西边城、富蕴可可托海、梅州梅县、十堰武当山、三明沙县、忻州五台山、阿勒泰雪都、哈密伊州、吐鲁番交河等支线机场旅客吞吐量同比增幅超过100%。
这些从支线机场延伸出的航线网络,发挥着多重作用。一方面,它们强化了支线机场与枢纽城市之间的联系。以国航北京—阿勒泰航线为例,这条航线的开通缩短了边疆小城与繁华首都之间的时空距离。另一方面,这些航线巧妙串联起二、三线城市分散的旅游资源。在云贵高原,曾经因地形复杂、交通不便而阻碍出行的难题,随着“支支飞”航线的发展迎刃而解。新华财经报道,“五一”期间,贵州共开通8条“支支飞”航线,完成航班起降76架次,运输旅客6047人次,同比分别增长26.67%、112.77%。这些航线的开通,在很大程度上给予了选择小众目的地的旅客以“说走就走”的自由。
四海畅连 跨境航线持续升温
从成都向南飞行3个多小时,即可抵达泰国首都曼谷。得益于中泰两国互免签证政策,陈女士将曼谷选为今年“五一”小长假的旅游目的地。而来自西班牙的玛利亚则将成都定为旅游目的地,“独有的城市风情、完善的航线网络和高效的边检通关体验,让我选择了成都”。在“请4休11”的拼假攻略与免签政策的共同推动下,今年“五一”期间,跨境游呈现出“双向奔赴”的盛况。
全球航线网络不断拓展,为中国旅客出境游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选择。去哪儿统计显示,今年“五一”期间,国际航班抵达城市较去年同期新增177个,中国旅客足迹覆盖全球1303个城市,展现出更广阔的地理分布。中新网上海报道,4月28日,东航开通了上海浦东—阿布扎比航线,为旅客“五一”假期出行提供了新选择。京报网报道,海航对多条热门国际和地区航线航班进行加密,目前北京首都—蒂华纳—墨西哥城、北京首都—曼彻斯特、北京首都—莫斯科、北京首都—大阪航线均已达到每日1班。
从出境旅客的偏好来看,“5小时飞行圈”内的日韩、东南亚等传统热门国家持续领跑。另据飞猪数据,冰岛、匈牙利、希腊、沙特阿拉伯、挪威等“12小时飞行圈”目的地订单量增速同样较快。与此同时,国际航线同样呈现“小众目的地受追捧”的趋势,签证便利化成为助力小众海外目的地“破圈”的重要因素之一。《北京商报》报道,在马蜂窝平台热度涨幅较大的小众国家中,免签国家占据6席。其中,乌兹别克斯坦“五一”假期热度上涨124%,阿塞拜疆热度上涨131%。
入境游市场的热度同样居高不下。携程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入境游订单量同比激增130%。从“五一”期间在去哪儿平台上用外国护照预订国内机票情况来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稳居入境游前5位,成都、厦门、南京、重庆、海口等同样是热门目的地,其入境游订单量较以往实现翻倍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五一”假期前夕,离境退税政策升级为入境游市场的繁荣增添了新动力。4月26日,商务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让“China Shopping”对外国旅客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证券时报》报道,“来沪扫货”“老外拖着行李箱去义乌采购”等话题“引爆”“五一”社交圈。携程数据显示,“五一”假期,上海、深圳、义乌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分别增长138%、188%和60%。
为保证中外旅客顺畅通关,各航空口岸多措并举提升服务能级。澎湃新闻报道,上海虹桥边检站在“五一”期间增派“虹星”志愿者,提供涵盖英语、日语、韩语等语言的指引服务,主动引导外籍旅客扫码完成入境登记卡自助申报。新华社报道,“五一”期间,北京首都机场、大兴机场口岸的“春语”多语种服务组平均每班次提供咨询超100人次,并为外籍旅客提供临时入境许可签发和入境手续办理的“一站式”办结服务。一位俄罗斯旅客亲身体验后感叹道:“现在申请临时入境许可方便多了,不用重新排队,通关像坐地铁刷卡一样便捷。”
服务升级 助力旅客美好出行
飞猪发布的2025年“五一”出游报告显示,“品质化”已成为广大旅客假日出行的一个关键词。面对持续攀升的客流量,民航业正以服务创新为抓手,通过全链条服务升级、精准化场景打造和差异化产品供给,助力广大旅客畅享美好出行体验。
面对“五一”期间激增的客流压力,各机场以“服务标准不降级”为原则,为旅客的顺畅出行提供坚实保障。《北京青年报》报道,北京大兴机场于高峰时段在出入口、值机柜台、安检通道、电梯等人流聚集区域安排志愿者,为旅客提供咨询与引导服务,有效提高旅客出行效率。同时,北京大兴机场持续加强全链条服务联动,为首乘旅客提供全流程帮扶,“五一”期间共计开展224次“兴心相印”爱心服务,其中爱心陪伴服务123次、轮椅服务101次,累计发放爱心手环883个。
事实上,服务升级不仅体现在基础保障的优化上,更向着品质跃升不断延伸。宁波广电网报道,“五一”假期,宁波机场携手快递公司推出了“阳光轻松行”——机场到酒店、酒店到机场的行李直送服务。济南机场则升级了“泉城转”产品,提供免费餐食、免费巴士、免费住宿等系列中转服务权益,并在“山东机场中转服务”小程序上开设中英双语的“240小时过境免签中转”板块,外籍旅客可在免签时限内任选一天享受机场周边酒店住宿服务一晚。
除此之外,各机场、航空公司还在“五一限定”上精心谋划,为旅客带来更加难忘的假日出行体验。华商网报道,5月1日,东航客舱部在MU2361航班上开展“微光成炬致敬平凡劳动者”主题特色航班活动,通过温馨服务营造浓厚的“五一”节日氛围。中国日报网报道,“五一”假期,海口美兰机场将候机厅变为文化体验馆,自制清补凉、手工创作、涂鸦体验、手工干花相册制作等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吸引旅客驻足;三亚凤凰机场则积极响应三亚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的号召,在航站楼内向出行旅客免费赠送椰子,为广大旅客增加旅途的趣味性和记忆点。
在细分赛道上的探索,进一步丰富了民航业服务升级的内涵。随着携宠出游的群体日益壮大,民航业正加速朝“宠物友好”的方向转型。目前,多家航空公司提供宠物托运服务,海航、南航已经推出“宠物进客舱”服务。为满足更多宠物主人与爱宠同行的需求,“宠物友好型”航空公司的队伍还在持续壮大。《新京报》报道,“五一”假期前夕,东航宣布在上海—青岛航线上推出“宠物进客舱”服务。《文汇报》报道,吉祥航空自5月1日起正式上线“宠物进客舱”服务——“萌宠飞”,首阶段服务覆盖4条国内往返航线,包括上海浦东—丽江、上海虹桥—太原、南京—太原、南京—惠州。
“五一”假期已经画上圆满的句号。当假日的热闹归于平静时,民航业提升服务品质的探索仍在继续。从基础服务的标准化,到场景体验的个性化,各机场和航空公司将持续精进服务,以专业与温情守护每一段旅程,为民航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编辑:孙文瑾 校对:金杰妮 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