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一架杭州—北京的飞机尚处在落地滑行阶段,有粉丝不听机组劝阻,前往头等舱“追星”,引发公众关注与热议。该“粉丝”的行为是不是触犯了法律?是否属于失信行为?对于其今后乘机出行会不会造成影响?
该事件一出,有网友评论称,该粉丝的行为是由于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守信意识淡薄造成的。对于旅客来说,学信用、懂信用、用信用、守信用,切实增强相关法律意识的确与生活息息相关。

(薛红伟/绘)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大力宣传民航信用体系建设举措,传播诚信理念,凝聚诚信共识,弘扬诚信文化,推动民航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民航强国提供支撑保障,在刚刚过去的11月,民航大力开展以“诚实守信,一路畅行”为主题的“民航信用宣传月”活动,重点向社会广泛宣传民航局于今年4月印发的《民航行业信用管理办法》。持续一个月的活动备受广大网友及旅客关注,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知法懂法才能建立“好信用”
2018年1月1日,《民航行业信用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实行,在加强民航行业信用文化建设、维护民用航空活动秩序、促进民航行业健康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18年~2021年,国家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失信约束制度构建诚信建设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贯彻落实国家工作要求,进一步提升民航信用管理工作规范化水平,民航局启动了对《民航行业信用管理办法(试行)》的修订。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民用航空活动或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从事需要我国批准的民用航空活动的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人的失信行为管理,均适用《民航行业信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对“信用民航”建设以及旅客的文明出行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微信公众号“中南悦读会”在“民航信用宣传月”期间发布的一篇文章《无信不立,不诚不行》,阅读量持续攀升,并被多家媒体转发。文章详细介绍了《办法》修订后的几大特点:失信情形更明确、职责规定更清晰、信息采集更智能、失信惩戒更规范等。
据黄河新闻网及《太原日报》报道,山西航空产业集团积极开展“民航信用宣传月”活动,通过多种方式向旅客宣传《民航行业信用管理办法》内容。《办法》规定:旅客在机场或航空器内实施以下行为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处罚或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将在一年内被限制乘坐民用航空器。具体包括:编造、故意传播涉及民航空防安全虚假恐怖信息的;使用伪造、变造或冒用他人乘机身份证件、乘机凭证的;堵塞、强占、冲击值机柜台、安检通道、登机口(通道)的;随身携带或托运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危险品、违禁品和管制物品的;在随身携带或托运行李中故意藏匿国家规定以外属于民航禁止、限制运输物品的;强占座位、行李架,打架斗殴、寻衅滋事,故意损坏、盗窃、擅自开启航空器或航空设施设备等扰乱客舱秩序的;在航空器内使用明火、吸烟、违规使用电子设备,不听劝阻等。
另外,在有些情况下,被相关国家机关认定为严重违法失信行为的人将在一年内被限制乘坐民用航空器。比如,有履行能力但拒不履行的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在社会保险领域中存在特定情形的严重失信行为责任人;被人民法院按照有关规定依法采取限制消费措施,或依法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
宣传活动让“好信用”入脑入心
“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实践诚信、从我做起”。为让信用宣传深入人心,让旅客深刻认识到信用对于交通出行的重要性,各航空公司、机场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为深入推进“信用民航”建设,推动民航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11月,山东菏泽牡丹机场采取上下联动、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向员工、旅客倡导诚实守信、文明出行的理念,营造浓厚的信用民航氛围。活动期间,机场工作人员将活动宣传展示架摆放在航站楼的窗口部位,LED显示屏随时滚动播放宣传标语,还专门设置了信用民航宣讲员向旅客宣讲失信行为及民航相关法律规定,倡导旅客和员工在“诚实守信、一路畅行”标语横幅上留言签名。
据大众网报道,宣传活动让旅客颇为受益。旅客王女士向记者表示,此前,她只知道被列入失信名单的人会被限制消费以及限制乘坐高铁、飞机等,听了工作人员的讲解才知道在机场或机舱内的一些行为也会令自己以后不能乘坐飞机。“以后会严格自我约束,做到诚实守信,保障自己出行畅通。”王女士说。
新疆于田机场的志愿者在宣传月期间,身穿醒目的红马甲在航站楼内向旅客发放《实践诚信从我做起》宣传手册,为旅客讲解手册宣传内容,并积极回答旅客提出的各种问题,着重介绍严重失信对乘机出行造成的影响,引导旅客文明乘机,诚信出行。
内蒙古乌兰浩特机场在宣传月期间,向旅客传达了“信用不是口号,而是要将个人信用融入生活,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养成知信、守信的良好习惯”的理念。据“陕西大小事儿”微博报道,乌兰浩特机场宣传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通过机场微信公众平台宣传严重失信行为和民航信用宣传标语,同时利用候机楼内LED屏幕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并在值机柜台和问询柜台等醒目位置张贴宣传海报,在机场范围内营造浓厚的信用民航宣传氛围,实现了让更多旅客对“民航信用”从“不知”到“了解”的目标。
在“民航信用宣传月”,机场、客舱、网络、微博、微信都是宣传的重要阵地。首都机场多次在微博、微信上宣传信用口号;多彩贵州航空公司在网络媒体上以漫画等生动的形式向旅客宣传“失信行为”及其后果,并设计答题环节引导旅客了解民航与信用的相关知识;九元航空通过在客舱中或线上填写“旅客满意度调查问卷”赢机票、机模等好礼的灵活方式宣传“诚实守信、文明出行”,助力“信用民航”建设。
“信用民航”建设永不止步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如今,信用正成为个人和社会的宝贵财富,是个人干事创业、社会高质高效运行的刚需。信用民航建设为广大旅客的安全、顺畅出行保驾护航。“民航信用宣传月”虽然暂告一段落,但是信用民航建设永远在路上。
信用民航建设不仅需要旅客在乘机过程中遵纪守法,民航也在多领域、多方面建立信用系统,并随时对发现的问题、出现的情况进行及时跟进。据中国新闻网报道,今年初,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海外飞中国的国际机票一票难求,机票代理加价销售机票的现象,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民航局联合印发《关于建立民航价格监管合作机制的通知》,加强民航价格政策制定和价格监管执法之间的衔接联动,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航空运输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同时,据人民网报道,为规范通用航空企业诚信经营评价工作,促进通用航空诚信自律发展,民航局印发的行政规范性文件《通用航空企业诚信经营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已于2021年9月1日起生效施行,分别对加强通用航空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强化行业自律以及完善通用航空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对通用航空企业诚信经营评价的适用范围、指标组成、程序和方法等予以明确。
诚信立身,诚信立家,诚信立业。未来,我国将进一步加强诚信文化建设,让“讲诚信”深入到各个行业以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民航也将在“十四五”时期,继续擦亮“信用民航”这张名片,让诚信文化成为加快建设民航强国的稳固基石,为人民群众的美好出行添彩赋能。(《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刘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