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民航报推荐
谈到机场,两会代表委员怎么说?
来源:《中国民航报》2021-03-15 17:02:00

 

交通对于一座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不仅可以畅通外界,引进来、走出去,还能形成产业互动。以往,我们经常说“要想富,先修路”,这条路指的是公路、铁路;如今,“要想强,上民航”成了新的共识,地面的跑道、空中的天路成为招商引资的“大筹码”,集聚临空产业的“聚能环”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民航话题继续“出圈”,越来越多的代表委员认识到机场的带动作用,纷纷献计献策。

城市群“牵手”机场群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航空运输业和机场群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有力支撑,而城市群则代表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经济集聚。城市群的各种功能、活动离不开机场群的支撑,城市群的发展又会不断拓展航空需求、促进机场群发展。

3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文回顾了京津冀协同发展7年来的成就,2015年出台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20年的目标任务已全面顺利完成。其中,“轨道上的京津冀”加快构建,大兴机场建成投运并运行良好。那么,未来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应如何发力?

“京津冀三地机场之间应通过多条高铁、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建设形成大容量联络线”。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钟章队建议,围绕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四个航站中心,打造京津冀高效联通、应急互补的机场网线。

滚滚珠江,东南入海,历经万亿年,冲击出一块5.6万平方公里的三角洲平原。出海口位置的广州,一边挑起珠海、中山、佛山、江门、肇庆,一边连着深圳、东莞、惠州。9座城市在祖国南大陆的边缘围出一片大大的海湾。这个海湾里,坐落着紧挨深圳的香港和紧挨珠海的澳门两个举足轻重的特别行政区。大珠三角“9+2”,构成了粤港澳大湾区,人口总量达6672万人,是亚太地区经济最具活力、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

自2017年起,“粤港澳大湾区”已经连续5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连续4年与京津冀区域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并列,被放在区域经济战略部分。如何扎实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新阶联会长黄西勤认为,交通一体化是大湾区建设硬联通最基础的一环。深圳机场拥有得天独厚发展多式联运区位的条件,是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一体化的有力支撑。目前深圳机场正着力推进集海、陆、空、高铁、城际、地铁“六位一体”多式联运体系规划建设,但是对标美国纽约机场、日本东京机场等世界先进机场和国际航空枢纽的功能定位,深圳机场海陆空铁综合交通枢纽的作用仍然需要强化。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佛山市市长朱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近日,民航局正式批复佛山新机场选址,同意将佛山市高明区更合北场址作为广东省佛山新机场的推荐场址。

据悉,佛山新机场即《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规划建设的“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既是《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三五”规划》“5+4”骨干机场之一,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的重点枢纽。朱伟表示,佛山新机场定位为“广州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珠三角西部枢纽机场”。规划建设佛山新机场,有利于珠三角机场群布局优化调整,释放广州白云机场空域,将有助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完善珠三角地区、粤西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对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党组书记兼省铁路办主任陆永泉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加快推进苏州机场规划建设和南京马鞍机场建设,以航空支撑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规划建设苏州机场,与无锡、南通、嘉兴等机场错位发展,能有效疏解上海两机场的非枢纽功能航空客运流量,有效解决上海都市圈航空供需矛盾,有利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同时能有效缓解上海的地面交通压力,对于协同推进长三角民航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陆永泉说。而加快推进南京马鞍机场将有利于加快提升南京航空运输保障能力和品质,增强国际航空枢纽能力,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可有效改善江北地区航空运输条件,助力江北新区和自贸区建设发展,完善南京都市圈机场系统等。

加快机场规划建设 推动地方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持续向好。在去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的情况下,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经济运行稳定恢复,就业民生保障有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好于预期,实现了逆势增长。

经济增长带动基础建设,而基础建设又将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重视机场的新建、改建、扩建、迁建等规划建设。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就有不少代表“组团”提交建议。

“大连是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与日本、韩国形成深度合作关系,具有发展基础优势。打造大连国际性航空枢纽,有利于增强机场服务能力、提升机场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引领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大连现代服务业发展,是落实‘提升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地位,支持大连国际航运枢纽建设’的有效举措”。在此次大会上,辽宁代表团以全团建议的方式提出了关于将大连定位为“国际性航空枢纽”的建议。

辽宁代表团建议,在枢纽机场建设和规划中,将大连机场确立为面向日韩的国际性航空枢纽,在航权和时刻分配上向大连机场对日航线倾斜,在中日两国航权谈判中,将大连作为我国首个取消中日航权准入限制的试点地区,双方航空公司可根据市场需要,自行确定大连与日本间各条航线的班次和运力,鼓励基地航空公司将大连机场设置为对日中转枢纽,推动大连机场对日枢纽建设。允许航空公司利用民航局管控的时刻资源,申请开通东北腹地航线,鼓励航空公司将大连机场作为东北腹地中转枢纽,完善东北腹地航线网络。

山东滨州在我国通航产业发展中处于前列,在通用飞机制造、机载设备及新材料研制、零部件制造、飞机维修、航材经营、通航运营服务、低空旅游等领域已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优势,但运输机场尚属空白。随着滨州对外开放力度加大,商务、公务以及航空货运等方面的需求快速增长。

为此,全国人大代表王红星、沈志强、陈恩明共同建议:加快建设滨州民用运输机场。王红星、沈志强、陈恩明提出,建设滨州民用运输机场是适应国家对外开放和航空运输发展趋势的应时需要,同时也是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优化投资环境、加快富强滨州建设的重要举措。因此,建设滨州民用运输机场势在必行。

三位代表建议将滨州运输机场纳入《民航十四五总体规划》、国家《“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和《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希望相关政府部门在近期规划调整中将滨州运输机场纳入布局规划中,同意滨州开展前期工作。

打造货运物流枢纽 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今年两会,湖北、湖南、江西三省都将“提升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为国家战略”作为自己的全团建议提出,鄂湘赣三省政协委员还跨省将这一话题作为一份联名提案,向全国政协提交。

三省代表委员还表示,要加快扩建干线机场、沿江高铁、京九高铁、长江河道整治以及岸线码头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织密三省之间的交通互通。

“武汉天河机场和鄂州花湖机场双枢纽的建设,必将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有利于打造于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供应链中心、大数据中心、资金结算中心,极大地提升武汉城市圈的能级和能力,从而助推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开创中部崛起的新局面。”全国人大代表、鄂州市委书记王立如是说。

看法一致的还有全国人大代表、卓尔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阎志,他此次参加全国两会带来的议案之一就是建议支持武汉建设国家商贸物流中心。“武汉在区位上得‘中’独厚,完全有能力建成东西双向开放的核心节点城市,建成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城市!”

阎志建议,支持武汉天河机场、鄂州机场打造为世界级航空客运货运双枢纽。推动双枢纽与各大港口、列车站衔接的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建设。在国际航权上对武汉予以更大支持,支持武汉新增或加密更多国际航线。

作为湖南的“北大门”,岳阳自古便是水陆通衢重地、商贾云集之地。如今,这里是湖南唯一的国际贸易口岸城市。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科美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技术总监陈勇彪建议,进一步支持岳阳实施机场扩建,发展航空货运产业,打造航空货运枢纽,推进当地临空经济区发展。

“当前,国家正在加大航空货运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推进货运功能为主的机场建设,出台措施鼓励和支持航空物流企业发展航空货运”。陈勇彪认为,综合分析,岳阳发展航空货运产业,具备政策叠加、交通区位、产业链条、航油成本以及营商环境五个方面的比较优势。

陈勇彪建议,希望相关政府部门支持岳阳货运枢纽机场建设,明确岳阳三荷机场中部地区航空货运枢纽机场的功能定位,在《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调整时,将岳阳机场纳入国家专业性货运枢纽机场布局规划。支持岳阳三荷机场改扩建相关工作,提升飞行区等级至4E,为发展航空货运产业夯实基础。

“在航空口岸申报、改扩建用地、资金补助及债券资金安排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针对岳阳打造航空货运枢纽,陈勇彪认为,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海关等部门可以在航空口岸申报、改扩建建设用地及中央预算内资金、民航发展基金、专项债券资金安排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

河南郑州地处中原腹地,不沿边、不靠海,却凭借蓝天扩大开放,年货运量位居中部地区首位。为加快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建设,服务支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实施,更好发挥郑州机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作用,全国人大代表、焦作大学副校长霍晓丽建议国家在“十四五”相关规划中进一步明确郑州机场发展定位,支持建设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同时,支持郑州机场三期工程建设,将郑州机场三期工程列入国家“十四五”相关规划,指导地方加快开展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支持在郑州布局高铁货运,利用米字形高铁成网优势,依托郑州高铁南站和郑州机场积极发展货运空铁联运。(《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李暄)

责任编辑:lihaiyan 000
推荐新闻: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江西航空团委联合江西民航各单位团委举...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组织开展健步走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哈尔滨机场将恢复叶卡捷琳堡航线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