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民航报推荐
等待重回云霄的那天
来源:《中国民航报》2021-03-10 13:00:00

隔离、待飞,失去自由、离开蓝天是件难受的事情,但出于责任,他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做好了准备。

肖杨:微光成炬

过去的一年,肖杨用635个小时的全年飞行时间,成为国航执行国际包机任务最多的飞行员;与此同时,他独自度过了长达147天的隔离时间,这个数字也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我能做的,就是飞行

2020年4月,执行洲际航线的机组必须在酒店进行14天的单独隔离。一时间,肖杨所在中队的飞行员都很郁闷,也有人产生了“有家不能回”的低落情绪。大学主修心理学专业的肖杨欣然应允中队的建议,通过视频、微信等方式为同事们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大家克服心理危机,解了中队的燃眉之急。

而当时的他,正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去年初疫情暴发,他父母身在武汉,父亲更不幸感染了新冠病毒,母亲在隔离观察。“人回不去,忙帮不上”。肖杨的心揪着,愧疚、担心交织。他所在的党支部书记知道了他的困难后,专门写信慰问他的家人。父母也宽慰他:“你放心去飞,我们有信心挺过难关!”

带着组织的温暖,带着家人的鼓励,他也更加坚定了信念:“我能做的,就是好好飞行。我要用飞行给武汉加油,给抗疫作贡献,这也算是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吧!”

从那之后,肖杨就几乎没有停下来。

全球抗疫有我参与

最长的一次隔离时间,持续了将近两个月。2020年4月10日~6月初,肖杨执行了5班国际援助包机运输医疗物资和医护人员,每飞一班,就要隔离14天,而后又要继续向新的目的地飞行。他笑着说:“哪里需要,就去哪里。”

飞这种国际包机,难、累。飞行的目的地并没有正常航班往来,很多航线肖杨都是第一次飞,所有资料要从头开始研究。发邮件、打电话,联系当地代理,研读飞行规则、航行通告,做到“一线一策”。“疫情让机组额外承担了更多工作,需要协商、沟通、准备的事情太多了!”肖杨感叹。

他还记得在执飞某非洲国家航班时,机场陌生、跑道较短,降落时又刮起了风沙,好在肖杨和他的同事准备充分,分工合作,仔细观察机场周边情况,稳稳地将飞机安全降落,送去了紧急的医疗物资。

他也记得,执飞需要在欧洲中转的包机,往返需要40个~50个小时。为了防疫安全,机组不能下飞机,不能在当地休息,必须“超长待机”。驾驶舱外,身穿防护服的乘务员30多个小时没有休息,同样坚守在岗位上。

回想起来,那些时刻虽然艰难,却让他体会到,“身上肩负了使命感,才能真正看到自己工作巨大价值。”肖杨说,“把专业的事情做好,是非常快乐的一件事。如果有志同道合的人一起,那就更幸福了。”

学会坦然地接受

刚开始隔离的时候,肖杨着实难受了一阵子。每天健身1小时,看书1小时,一部电影2小时,再刷一会儿手机,和家人聊聊天,逗逗小女儿……他突然发现,“熬时间”可真是个挑战。“隔离的时候,淘宝下单可比平时多了不少。”肖杨说,“这也是给自己留个期待,想着隔离结束,回家就可以拆快递了。”

后来,隔离多了,肖杨也有经验了。“提前准备两本书,最好是晦涩一点儿的书,读起来时间长。”肖杨介绍着,“比如,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看完差不多要14天。”飞行员有保护视力的需要,肖杨也开始用喜马拉雅App去听小说、听节目。没办法去健身房,爱运动的肖杨现在已经学会利用手边能利用的一切物件来锻炼身体,矿泉水就是他的哑铃。

长时间的隔离生活,不可避免给他留下了一些遗憾。自己的生日、家人的生日,他都在隔离中。疼爱他的爷爷去世了,他也没能第一时间赶回去。

难得的独处时间,让他思考,也让他成长。“很多事情可以更坦然地接受了,很多想法也更加坚定了。”肖杨说。

岁末年初,北京顺义区突发疫情。本来答应爱人和孩子一起去度假的肖杨,再一次取消了自己的休息计划,重返岗位、执行航班……

白云龙:隔离不虚度

2月26日,白云龙执飞上海浦东—安克雷奇—纽约的货运航班任务,这趟行程往返需要5天时间。3月2日回到上海之后,3月5日他又继续执飞上海浦东—东京的货运航班。忙碌的飞行节奏可见一斑。

飞行21年,任职国航、已经当上飞行教员的白云龙也算是久经考验、身经百战。然而,在面对“飞行—隔离”的循环模式时,他也着实花了一些时间去接受、适应、面对、习惯。

隔离也是一种负责任

2020年初疫情暴发,为响应航空货运高速增长的业务需求,白云龙加入支援国货航的队伍,参加货运航班运输。“我告诉家里,我要去执行洲际货运航班任务,可能很长时间不能回家。”白云龙回忆说,“当时我大女儿面临小升初,学校停课,都是在家里上网课;小女儿才一岁半,一刻也离不开人;父母年纪大了、身体不好,需要定期到医院检查。”他在心里盘算了可能面临的困难,确实不少。然而他还是积极做通了爱人的思想工作,把一家老小交给了她。

“全世界都在抗疫的时候,强大的祖国不仅有能力做好自己的事儿,还有能力帮助其他国家共同抗疫。我作为一名执行运输任务的机长,是很骄傲的。”白云龙说。

在执行完两班向欧洲和美国运送抗疫物资的航班后,他开始了第一次隔离。“一开始感觉很新鲜,但是几天以后,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白云龙回忆,“特茫然。家里需要照顾,工作也有任务。我就在一个房间里待着,不能飞,也不能回家,感觉时间就这样白白浪费了。”无聊、焦虑、烦躁的情绪轮流袭来。慢慢地,他开始认识到隔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工作特殊。隔离期既是保护自己和家人,也是对社会负责任。”

更加珍惜平凡的幸福

心理压力减轻了,白云龙开始积极“谋划”自己的隔离生活。一日三餐之外,他会看新闻、追剧、看书,和家人朋友聊聊天,也会做俯卧撑、仰卧起坐等有氧运动。他还在网上学习了很多私房菜,想回家后做给家人吃。“厨艺长进很大,家里人都夸好吃。”白云龙说。

1年多的隔离飞行生活,让他能够坦然面对独处,生活更加自律。与此同时,他也更加深刻体悟到自己的责任,更加珍惜那些平凡的幸福。“在有限的解除隔离能够回家的日子,我会尽最大努力,做一个好儿子、一个好丈夫和一个好父亲。”

要说隔离期间的最大挑战,大概就是作息的调整。飞洲际航线,本来就需要倒时差。遇到整晚睡不着的情况,着实很烦恼。有一次从美国飞回来,晚上睡不着,但是又要调整到国内的作息时间。白云龙在床上躺了一宿,早上还是强迫自己正常起床。白天很困,他也不敢睡,靠喝咖啡和浓茶扛着,坚持到晚上才终于休息。

跳绳和眼部舒缓仪,是白云龙隔离期的必备物品。历史类、科幻类、生活类的小说和电影,充实了他的隔离生活。“比如《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能让我感觉到,坚韧的恒心和毅力是如此可贵,让人得到奋进拼搏的勇气”。

飞得越多,越自豪

国货航的运营基地在上海浦东,而白云龙家住在天津。货运航班任务量很大,飞行员人数相对不足。为了保障货运航班运输,在国航飞行总队,像白云龙一样,连着飞、连着隔离的人不在少数。最长的一次,白云龙两个半月没有回天津,执飞了多趟往返欧洲和美国的货运航班。“那段日子,除了飞行就是隔离”。

疫情期间,飞得越多,白云龙的自豪感越强。“能够第一时间将物资和人员运送到需要的地方,实现更快速、更高效地支援,我为飞行职业而自豪。我们的抗疫物资在向世界各个国家运送着,我为强大的祖国而自豪。”

而在飞行中,他也更加意识到,抗疫成果来之不易。“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我作为一名洲际航线的带队机长,必须严格遵守各项防疫规定,带动同组人员保护自己,在确保飞行安全的前提下,才有能力去完成更多的飞行任务。”每次飞行,细心的白云龙都会准备一些消杀物品,如二氧化氯泡腾片、喷雾瓶、杀菌洗手液等,以备不时之需。

一转眼,白云龙的大女儿已经上初一了。她还常常念叨,去年“小升初”摇号择校的时候,爸爸都没有陪在她的身边,完成她第一次“重大的人生选择”。白云龙心里愧疚、无奈,但他知道,家人一直在给他坚定、无言的支持。(《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韩磊)

责任编辑:zhangwei 000
推荐新闻: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江门首家重载共轴无人直升机F-600产线落...
伊犁伊宁国际机场推出行李防错拿新举措
海南空管分局全面升级应急通信保障体系
巴彦淖尔机场开启空管技能“强化模式”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保密教育系列活动
桂林机场扎实做好汛前准备工作
新疆机场集团博乐机场顺利完成2025年度...
那拉提机场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
吉安井冈山机场开展防汛专项检查工作
乌海机场多举措做好滞留旅客应急转运工作
赤峰机场联合赤峰市交通运输局开展“民...
桂林两江国际机场获评2024年度二星级“...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用科技塑一场与旅客...
二连浩特机场“五一”小长假客座率同比...
五一假期吉安井冈山机场迎送旅客1.18万人次
“五一”假期 乌兰浩特机场完成旅客吞吐...
江西航空开展五四青年节主题机上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合创劳模创新工作室:...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与安委会开展交流共建
江西航空团委联合江西民航各单位团委举...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