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国际民航
新技术让航空复合材料无惧雷击
来源:《中国民航报》2018-12-05 15:29:00

空客(北京)工程技术中心与中航工业合作开展多功能复合材料研究

新技术让航空复合材料无惧雷击

签约仪式现场

继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共同开展纳米复合材料研究后,空客(北京)工程技术中心又携手中航工业投入到利用新技术提高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探索中。

这项新技术被称为“层间功能化”技术。近日,空客(北京)工程技术中心与中航工业在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合作协议,通过研发这项技术来提高复合材料的韧性、抗损能力和导电性能,从而减少雷击对飞机造成的损伤。事实上,抗雷击也是纳米复合材料在现阶段主要的应用研究方向。

如今,复合材料在民用飞机上的使用已经成为衡量飞机先进性的标准之一。与金属材料相比,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可设计性,更高的比强度、比刚度等诸多优势。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复合材料在客机上的使用比例日益提高,并开始逐渐替代铝合金成为机体的主要结构材料。

如今,民机制造商推出的几款全新机型的复合材料使用比例都达到了50%以上。其中,在空客A350XWB飞机的机体结构中,复合材料的使用比例已达到53%,是目前现役大型民用飞机中使用比例最高的。

但复合材料也有劣势。空客(北京)工程技术中心总经理程龙介绍,复合材料导电性能、抗损能力较差,因此在遇到雷击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为此,制造商在生产过程中会在机身表面加一层金属防护网来帮助导电,无形中增加了机身的重量,影响飞机的经济性。“我们希望在现有规章的基础上制订合适的解决方案”。

针对这一问题,中航复材的益小苏教授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层间功能化”概念。该技术可以替代传统飞机复合材料上的抗雷击金属防护网,使复合材料具备良好的导电性能和抗损能力,从而成功避雷和防冰。

在前期科研阶段,空客(北京)工程技术中心将对益小苏教授的“层间功能化”技术进行工程测试。程龙表示,空客(北京)工程技术中心希望明年可以开始对这些材料进行测试。测试将在正常飞行状态下进行,同时也会采用模拟技术。“但这项技术从实验室研发到实际应用还需要漫长的时间,它不仅要符合技术标准、达到取证要求,而且要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这样才能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程龙还透露,目前除了纳米材料、3D打印和导电复合材料的科研项目以外,空客(北京)工程技术中心正在实施一个关于“机翼形态转变”的项目。这意味着飞机不需要使用作动器来转变机翼的形态,通过电就可以实现。这一解决方案的收益潜力是巨大的。“作动方式的改变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尤其是在机务维护方面。此外,因为操作系统的减少,飞机可以进一步减重,从而提高运行效率”。(《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程婕)

 

责任编辑:wanglei 000
推荐新闻:
三亚民航2025年职工篮球比赛拉开战幕
乌拉特中旗机场开展安检设备“全面体检...
西北空管局空管中心圆满完成新建南二跑...
赤峰机场顺利完成秋季设备换季维护工作
呼伦贝尔机场联合机场商贸开展中秋主题活动
东航江西分公司举办贵宾厅双节主题活动
首都航空:做优首乘服务 助旅客圆梦蓝天
深圳航空郑州基地:万米高空“镜”显真情
江西航空开展主题机上活动
中国航油山西分公司团委组织参观抗战主...
中国民航大学工商管理学科建设研讨会在...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全电食堂”改造项目...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机场急救中心成功协...
壹通无人机公司签署多边保险服务协议
中国民航大学召开航空国际商务专业建设...
阿斯塔纳航空广州—阿拉木图航线增至每...
锡林浩特机场暑运旅客吞吐量创历史新高
技术进阶助推航空保障升级 宁夏机场承接...
山东东营机场安检:筑牢安全防线 + 升级...
易斯达航空恢复运营以来客运量累计突破1...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