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航空保障
勇担时代使命 强劲创新引擎 ——访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荣顺
来源:《中国民航报》2021-10-20 15:44:00

今年是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航信)上市20周年。一路走来,中国航信始终紧紧围绕国家和行业发展需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推动中国民航的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连续多年“中国十大创新软件企业”和“中国软件业收入百强企业”的荣誉褒奖,是中国航信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见证。

日前,中国航信召开了首届科技创新大会,总结回顾“十三五”时期公司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主要成绩,研究部署“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重点任务,科学谋划中国航信科技创新工作新征程。

既要盘点收获,又要播种希望。站在新起点,中国航信的科技创新面临着哪些新的形势和挑战,如何更好发挥科技创新对公司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十四五”期间又将如何实现企业科技创新目标?围绕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航信党委副书记、股份公司董事长黄荣顺。

记者:在中国航信首届科技创新大会上回顾总结“十三五”,您提到中国航信的科技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步,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多方面实现了明显突破。“明显突破”主要是体现在哪些方面?

黄荣顺:我认为,首先是科技创新意识的增强,这源于中国航信的初心和使命。我们始终重视科技创新,从战略发展的高度强化科技创新。“十三五”期间,中国航信累计投入经费超46亿元,期末研发投入强度超过15%,达到国内同类企业领先水平。其次是科技创新体系的完善。过去5年,我们持续优化研发体系布局和人才队伍结构,完善科技创新制度建设,获得了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北京市设计创新中心、北京市民航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民航科技创新应用技术开发基地的认定,获批建立民航旅客服务智能化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与此同时,在规范科技工作方面,通过出台多个科技研发相关制度,进一步优化了工作流程。

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的科技创新成果不断丰富,在航空、机场、渠道业务及结算清算等领域,持续打造了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产品。比如,在助力航空公司数字零售化转型方面自主建设的航空公司数字化零售平台(TRP),已与国内17家大、中型航空公司合作;在构建智慧机场产品体系方面,我们推出了机场协同决策系统(A-CDM),在深圳、青岛等十余家千万级机场投产,均获民航局最高等级A级评定;“人脸登机”“机场行”等一系列创新产品的应用,有效提升了机场运行效率和旅客服务能力。在着力破解智慧出行难点痛点方面,行李全流程跟踪系统“航易行”获民航局认定,并与36家航空公司、21家机场开展合作;全流程无纸化出行解决方案“航信通”与39家航空公司合作,并在234家机场部署实施。

记者:可以看到,过去的五年,自立自强是中国航信发展的关键词。在持续开展的重大科技项目攻关中,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了新的突破。您认为背后最重要的推动力是什么?

黄荣顺:确实如此。我们为彻底破解“卡脖子”难题,付出了艰苦的努力。比如说,在开放系统建设方面,公司自主设计研发的新一代航班管理系统在全部50家主机航(hosting航空公司)客户投产应用,这标志着中国航信系统建设能力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准。在核心应用软件自主掌控方面,建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运价计算系统(Pricing)和国际运价变更搜索系统(Re-shop),使中国民航彻底摆脱了运价领域长期受制于人的困境。另外,在打造以云计算平台和大数据技术平台为核心的基础技术平台升级方面也取得较好的成绩。

之所以能够坚持自主创新,离不开国资委、民航局等上级单位的指导和支持,离不开创新机制的不断完善,更离不开一支能拼敢闯的人才队伍。5年间,中国航信的研发队伍进一步壮大,人员结构持续优化。其中,科技研发人员数量占员工总数的50%以上,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1700余人(占比16%),高级以上职称人员18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4人。通过大力实施科技领军人才、高水平创新人才选拔机制,我们培育了一批创新优势明显的人才群体,制定并发布了一系列人才激励机制,薪酬分配重点向一线技术骨干倾斜。

记者:长期以来,中国航信服务行业需求,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从航空运输大国向单一航空运输强国跨越的目标。您认为,中国航信的科技创新工作面临着哪些新形势和新挑战?

黄荣顺:现在看来,伴随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国航信的科技创新面临着“三期叠加”的形势。一是公司处于突破核心技术的攻坚期。中国航信运营的旅客服务系统作为中国民航的“中枢神经”,核心模块亟需突破瓶颈。

二是公司处于行业变革、客户转型的关键期。国内大型航空公司正逐步进入世界一流航空公司梯队,能否支持并引领公司核心客户参与国际竞争、跻身世界一流成为中国航信无法回避的挑战。同时,国际航协倡导的NDC、One Order等新标准、新理念正被全行业接受和认可,国内航空公司纷纷启动数字化转型,对系统供应商的产品能力和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是公司处于新兴技术颠覆传统业务的挑战期。众多高技术企业、新兴技术初创公司逐渐借助其技术优势和先进理念不断向传统民航IT领域渗透,并已经与多家航空公司和机场开展深入合作,市场竞争形势严峻。

记者:在新形势下,面对这些发展中的新挑战,您认为中国航信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进一步补齐短板?

黄荣顺:眼睛向内,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科技创新主动性、自觉性仍待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步伐仍待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成效不够显著,研发体系仍待进一步优化。此外,协同创新模式仍待进一步探索,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仍待进一步夯实。

记者:今年是“十四五”时期的开局之年,也是布局之年。中国航信在这一阶段的科技创新发展目标是什么?

黄荣顺:科技创新始终是中国航信的初心使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将按照公司“一二四四五”总体工作思路,继续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增强科技创新意识,聚焦智慧民航建设主线,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营造良好创新环境,以重大关键技术自主创新为牵引,以重大科技项目和创新平台为依托,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努力将中国航信打造成为行业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信息服务领域的国家队、世界一流综合信息服务企业。

记者:在“十三五”时期和“十四五”时期的历史交汇点看向未来,中国航信将从哪些方面重点发力做好科技创新工作,为顺利实现“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开好局?

黄荣顺:冯正霖局长在今年的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指出,“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民航发展的必然选择。冯局长强调,要进一步明确民航战略作用、发展路径、能力手段、治理效能的工作着力点和主攻方向。要以智慧民航建设构建新的竞争优势,把推进智慧民航建设贯穿到行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

结合民航局“十四五”时期的“一二三三四”总体工作思路,中国航信部署了“六个一”的科技创新工作重点:聚焦一条主线、实施一个计划、推进一项工程、优化一套体系、打造一所智库、培育一批基地。

一条主线,就是智慧民航建设。我们要持续提升行业智慧化发展的支撑能力,争做智慧出行建设的带头人,智慧物流建设的开拓者,智慧运行、智慧监管建设的参与者。

一个计划,就是中国航信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平台、重点项目、创新团队以及科技人才的带动作用,全面启动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力争在“十四五”期间打造和培育多个高水平科技创新实体、若干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拔尖人才。

一项工程,即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彻底突破关键技术瓶颈,进一步提高公司自主创新、产业化和国产化能力。

一套体系,中国航信要持续优化公司内部技术资源布局,进一步整合科技资源,着力优化完善科技研发体系,实现对公司长远发展的技术引领。

一所智库,中国航信要进一步强化航信研究院在政策、行业、市场研究的智库作用,将航信研究院打造成为“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的研究机构。

一批基地,中国航信要主动联合行业重要客户和技术优势企业,共建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产品联合实验基地。在推动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方面,探索5G、区块链、物联网、AR、VR、数字孪生等新技术落地并最终实现产品化。

今年7月,民航局、科技部联合发布了《中国新一代智慧民航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5年,针对民航科技短板,实现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瞄准科技发展前沿,着力构建智慧民航系统的技术体系与运行架构,重点支撑智慧机场、运输服务等领域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新时代赋予中国民航新的历史使命,也提供了重大机遇和宽广舞台,更对中国航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民航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中国航信要抢抓发展机遇,筑牢发展根基,加快发展步伐,不断做强做优做大。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韩磊、通讯员王宇戈)

责任编辑:lihaiyan 000
推荐新闻:
书香航空|河北航空打造“书香航班”
西北局党委举办第一期党纪学习教育读书...
吉林机场集团举行第一届飞行区职业技能竞赛
西部航空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企业力量
温州空管站多措并举全面做好雷雨季节保...
温州机场“火警图文一体化管理系统”获...
民航福建监管局对厦航福州维修基地开展...
南宁机场多措并举做好防汛安全工作
乌鲁木齐机场分公司安全检查总站开展“...
南航新疆分公司举办“保卫地球,和谐共...
天津滨海机场物流公司顺利完成服装类货...
提升安全运行能力 十堰武当山机场实现“...
深圳空管坚持细节发力做好雷雨季节保障
富蕴机场助力博乐机场实现跑道灯再利用
徐州机场侯振国:让青春之光闪耀在空防一线
南宁机场扎实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
民航厦门监管局对厦门航飞行签派员定期...
东航助力第135届广交会举办
东航江苏公司飞行员代表清明凭吊抗日航...
丰富家庭旅客出行体验!海口美兰国际机...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0603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