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黄琳涵 报道:七月的南京,人称“火炉”,而酷暑的停机坪,更是热浪滚滚。东航江苏公司航线机务人员在高温的炙烤下,依然穿梭在停机坪,坚守岗位,服务一线,排除飞机故障,保障航班运行。他们战高温、保安全、稳生产,是这个盛夏停机坪上的最美身影,也是捍卫暑运航班安全的最强守护神。


7月14日14:00,正值一天之内最热的时刻。烈日当空,一行身着黑色长袖衬衣、黑色长裤的机务人员早已站立在停机坪上做好了各项接机准备。“经过几年的风吹日晒,肤色已经深了几个度。机坪的太阳,任何的防晒霜都防不住,只能穿厚一些的制服,用物理防晒进行防御。”东航江苏公司飞机维修部航线一车间放行主管朱曙清向记者说道。


朱曙清带领记者拿着测温枪走到烈日下的桥位,地面温度达到58摄氏度,大家已经明显感觉到了翻滚的热意。随后,他带着记者走近飞机各个部件进行测温:空调出风口100多度、飞机刹车片260度、发动机出口278度,而飞机尾部的APU出口温度甚至高达300多度。动辄几百度的气温,仅是经过就难以承受,而飞机维修师们需要在这样的高温下对航空器进行四十多分钟的短停检查,确认飞机外表是否有损伤、检查发动机有没有漏油等情况。
而就在采访期间,这架飞机航检查出飞机尾部航行灯故障。两名机务工作人员爬上登机梯接近飞机尾部进行更换工作。而就在更换位置上方不远处,就是300多度冒着滚滚热浪的飞机APU(辅助动力装置)。高温下,两名机务人员顶着热浪进行了长达20多分钟的维修更换工作。“飞机的航行灯不亮,如果只是换灯泡的话需要半个小时,如果出现其他故障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朱曙清解释道。

(本文图片均由张旭拍摄)
随着疫情的不断好转,今年暑运的航班量已经恢复到正常年份的百分之八十到九十。东航江苏公司在南京机场每天有320个左右航班起降需要保障。每名机务人员一天需要保障4-5个航班。从飞机落地前15分钟进入机坪,再到短停检查30-40分钟,如遇飞机故障则需要1-2小时甚至更久。如果遇到雷雨、流控等情况,则需要等待更久的时间,直到飞机推出并安全滑出才离开停机坪。东航江苏公司飞机维修部航线一车间党支部书记陈晟提到:“机务人员在飞机推出前,时刻处于待命状态,飞机出现任何问题都要及时上前处理。”在这样的高温下工作一天之后,他们的衣服常常会布满白色的盐渍,黑色的制服上一圈圈白色印迹分外明显。
虽然国内疫情防控已经进入常态化,但时常反弹的境外输入病例,为航班保障工作增加了不容小视的疫情防控压力。机务人员在保障国际航班的过程中,需要穿戴全套防护服。朱曙清告诉记者:“在夏季,基本上穿上防护服几分钟,衣服里就已经全是汗水了,一整场保障结束,全身上下没有一个地方是干的。”
尽管暑运航班保障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但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每一个机务人员都倍加认真地维护好每一架飞机,用他们专业的技术确保旅客出行安全。朱曙清说:“每一个机务人心中始终铭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保障安全是我们的底线、红线,也是我们的生命线。’我们坚持航空安全高于一切,始终以最高的标准、最严的要求、最强的实力以及最实的作风来保障旅客出行的绝对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