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中的孙伟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钱擘 通讯员李亚 报道:一家航司建立一处航点基地,不仅仅需要飞好航班、卖好机票,更需要背后无数个琐碎却不可或缺的环节:贵宾室提供多大、开航前的演练如何推进、与机场的经营收费如何商定……在东航当下举全力推进的北京大兴机场开航准备中,东航北京指挥部运行协调部总经理孙伟正是这样一位好“管家”。
孙伟是随着东上重组,从上航加入东航大家庭的,有着站点保障的丰富经验。早在2000年4月,上海航空申请到第一个国际航班,时任上航虹桥客运站副经理的孙伟就自告奋勇,主动申请去条件艰苦的柬埔寨金边机场开展前期调研和筹备航站工作。同年6月,上海航空顺利开通首条上海-金边国际航班,这是伴随民航改革深入推进,我国地方航司开航的首条国际航线。他也曾经在如今同样加入了东航大家庭的中国联合航空公司服务,并负责中联航的“军转民”独营航点——佛山机场起步。在他的带队努力下,佛山机场从开始的“0基建”、“0航线”、“0旅客”,迅速在5年多时间里发展为通航7个城市、年保障旅客25万人次的军民两用机场。2013年,伴随东航的架构改革,孙伟加入东航地面服务部团队。
2017年,有着三十年民航工作丰富经验的孙伟,被点将前往北京,参与东航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运营筹备工作,此时的他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作为北京指挥部运行协调部的总经理,他以身作则、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带领部门员工跑协调、理督办、抓落实。
这是孙伟第四次离开东航总部所在的家乡上海,到北京外派。按规定,异地任职的干部每两周可以回家探亲一次,但孙伟一忙起来就经常几个月不回家。多年的民航一线安全服务管理经验,潜移默化中使他养成了极高的安全意识和节约意识,每天,他总是守在办公区,待加班结束后挨个检查办公场所的断电情况,发现可能的点滴安全隐患细节就及时排除。在一言一行中,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着身边的同事,带动更多人树立起一丝不苟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大兴机场东航基地是东航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但要让这个设施顺畅运行起来,不仅需要工程“硬件”,也少不了管理“软件”。孙伟担负起了牵头编制东航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及运营筹备综合管控计划的任务。这个计划共涉及72大项,237子项,不仅涵盖核心区、生活区、航食地服区、机务维修区、货运区五大地块的协调推进,还兼顾协议签署、人员培训、设施设备到位、联调联试及综合演练等督办工作。从基地建设,到如今基地一期竣工后的联合演练、运营准备,管控计划为整个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筹备提供了重要的指引,确保每个环节有章可循。
如今,走进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内,已经标识了“中国东方航空”的两舱休息室尤其显眼,东航未来将在航站楼内采用“2+1”共3处两舱休息室的模式。按照最初的方案,大兴航站楼为东航准备的是“1+1”2处休息室,通过孙伟带领同事们对开航后客流情况的精心测算、与机场方面的深入沟通,最终机场认可了东航需要再增加一处休息室的需求。围绕东航在机场航站楼的业务用房准备,以及航空货运、地面服务、航空配餐、机务维修等的业务模式等,孙伟也与机场方面积极沟通,完善了相应安排。
行百里者半九十,随着“9.30”临近,孙伟正和同事们一起,向着开航准备继续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