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李世刚、刘超冉 报道:随着6月28日清晨首架东航云南有限公司飞机从长水国际机场顺利起飞,以及6月30日首个A检在长水机场东航新机库顺利开工,标志着东航昆明维修基地转场搬迁第一阶段任务顺利完成。回顾整一个转场过程,昆明维修基地在公司的统一布署和精心组织下,按照机场转场指挥部的要求,根据维修基地的实际情况和计划,从6月1日-6月28日组织实施了地面设备物资的转场搬迁。维修基地遵循平稳过渡、组织高效、安排合理、计划详实、有序搬迁的原则,通过加强与各部门充分沟通协调,按照保障飞机的重要性和关联性,确定了基地的整体搬迁方案及工作流程,在保障了两场运行的同时,确保物资转移工作的顺利开展。
详细规划,统筹安排
2011年3月维修基地率先启动了转场运行项目管理工作,运用国际先进的项目管理平台和模式,成立了维修基地转场项目推进组,运用MindManager 软件,在WBS平台上按航线运行、定检维修、附件维修、设施设备及航材、办公及后勤保障、新机场建设、搬迁、项目管理8大模块将维修基地转场各部门各阶段的工作明确化、任务化,先后举行了12次的桌面推演和3次大规模的实地演练,演练中认真记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多角度多方位的分析探讨各方案的可行性,并针对转场中存在的困难和瓶颈,制作了350多个子项目方案来支撑和解决问题,为维修基地能够顺利有序的搬迁与保障运行,做足了前期的准备工作。从物品的打包、粘贴转场标识、监装监卸、押运控制单、归位整理到实施保障验证全方位设计流程,从转场人员吃、住、行到上班模式深度研讨,统筹全局,把控重点,细化分工,协调联动,稳步推进转场搬迁工作。

未雨绸缪,实地勘察
维修基地作为保证飞机正常运行的重要一线部门,其地面设施设备种类多、体积大、重量重,要在短时间内实现转移,同时要兼顾新老机场的保障,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如何实现平稳过渡、保障两场正常运行,考验着基地每一个干部员工。为确保转场成功,维修基地党委号召大家行动起来,发挥机务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讲奉献的精神,迎难而上,打赢这场转场搬迁运行攻坚战。带着使命与责任,维修基地深入维修现场、车间、仓库,认真测量每一个梯子、货架,设备的尺寸,先后8次组织搬运公司与相关搬迁部门进行业务对接,对货物的装卸地点、运输车型、吊装方式进行确定,细化每天的工作量,并先后5次组织人员对搬迁线路进行实地勘测,通过照片和视频等方式,认真记录每一个路口,弯道、桥梁的数据,充分论证车辆通行能力,保证转场搬迁能按计划稳步、高效推进。同时维修基地在5月中旬,就成立了新机场运行筹备工作组,派驻人员到新机场上班,严格按照运行要求,多次进行实地论证,查找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协调解决,为6月28日能顺利运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多项举措,确保转场成功
6月1日维修基地作为首个转场单位率先启动了搬迁工作,在保障航空器正常运行的同时,充分准备,精心组织,高效有序地按计划将物资转运至长水机场,在持续一个月的转场工作中,不论刮风下雨、高温酷暑,基地广大干部员工日夜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兢兢业业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与使命,正是在这些优秀机务工作者的努力下,维修基地顺利的完成了各项艰巨的工作任务,保证了整个转场工作的顺利进行。
维修基地在转场过程中,实施多项举措,确保了转场成功。先后制定了每天工作流程,细化每个时间节点的基本工作,每个搬迁人员都能根据流程完成对应的工作。每天早晨8:40召开搬迁工作例会,传达上级领导对搬迁工作的要求,对前一日的工作进行小结,对各部提出的问题进行协调解决,同时强调关注当日的搬迁重点,明确第二天的搬迁计划,使得整个搬迁工作细致、有效。每天以日报的方式,及时有效的将每天的工作量与运输情况及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向基地领导与各部门汇报,让大家能够掌握进度,合理、有序的安排搬迁工作。要求搬运公司提前一天与搬迁部门再次进行对接,明确搬迁的物资总量、所要车型车次,并填写车辆使用计划确认单,运输公司根据第二天早上所需车辆提前一晚在基地准备就序,提前装车、尽早出发,避开交通高峰,增加运输效率,增加了每日的运输次数与运输货物数量。经常安排在晚上天黑前把车辆装好,第二天早上05:30出发,保证通行顺畅。安排专人对搬运公司人员车辆隔离区证件办理、管理发放、引领工作,避免因证件问题影响搬迁工作。同时充分评估转场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加强风险管理控制,每天工作结束时,安排专人对搬迁单据、使用车型、车次进行统计,并与搬运公司核对,合理控制搬迁费用。
面对困难,积极克服
由于维修基地机务生产区没有外围道路的现状,所有物资、车辆、人员都要进入新机场1号道口后借机坪滑行区才能到达机务生产区,影响和制约着搬迁工作,维修基地通过积极与各相关单位协调沟通,制定了详细的运行方案与应急措施,处理了诸如进出长水与巫家坝隔离区的人员、车辆的证件问题。同时维修基地有大量的特种设备、车辆、大型工作梯、升降平台等“三超”(超高4.66米、超宽4.54米、超重28.5吨)物资需要转移,在道路通行方面存在较大困难。通过加强与昆明机场交通指挥中心的沟通协调,提前一天确定第二天要出发的车型、车次、搬运物资,发函给指挥中心,请求从空管门口至机场宾馆门路段实行临时交通管制,确保17.5米和13米拖头平板车能逆向借道顺利出行。
截止6月28日05:00,维修基地已完成130货车75车次,13米拖头平板车79车次、17.5米拖头平板车6车次、7.6米箱式货车1车次、危险品运输车2车次的运输任务,吊装背运特种车辆61台,完成自驾车辆35台,并于2012年6月28日零晨调机结束后,组织了11个车次对巫家坝机场机坪区工作梯、拖机棒、轮挡推车、航线工具室及航材库、车队保障车辆的撤离并安全运输至新机场,按计划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转场搬迁任务,初步建立了航线运行和定检维修工作开展的保障能力。
顺利转场只是一个历史时刻,也是一个全新的起点,展望未来,维修基地全体干部职工将借助长水国际机场这个崭新的大舞台,拼搏进取,求实创新,用机务人特有的朝气和智慧,辛勤与汗水探索维修业务的深度发展,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继续发扬新机场建设和转场的“四种精神”,为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