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赵瑜 通讯员任涛 报道:11月12日,作为华东首批试点,杭州机场迎来首架使用RNP AR飞行程序的航班。当日12:52,厦航MF8832航班首次使用该程序在07号跑道平稳落地。
(本文图片均由杭州机场提供)
航班落地后,厦航机组人员表示,“今天整体运行衔接顺畅,导航准确,与预期一致,更高的运行效率提升了飞行体验。”据了解,本次飞行相较以往更快更省油,全程减少飞行距离10km,缩短飞行时间约2分钟。
杭州机场飞行区中心航务管理室经理陈平介绍,使用RNP AR程序后,航班飞行路径更短更优,减少了低空盘旋和多余飞行,平均每趟能快2~3分钟。同时,使用程序后的飞行路径会尽可能选择农田、工厂、高速公路等非住宅区上方,缩小了噪声影响范围,降低了住宅区噪音分贝,有效提升了周边居民的居住品质。
RNP AR是“要求授权的所需导航性能”缩写,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和机载性能监控告警系统,实现对航空器飞行轨迹的精准控制。相比传统的仪表着陆系统进近(即飞机下降时对准跑道飞行的过程),RNP AR进近无需地面导航设施就可引导航空器精密进近,且飞行程序保护区更小,可以在严格的空域限制和净空条件下寻找“缝隙”选择更优、更安全的飞行航迹。
相较普通飞行程序,RNP AR运行对航空器机载性能要求较高,且飞行员需要经过专项训练。从10月30日程序生效开始,杭州机场会同各航司经过13天的实施准备,终于迎来首个航班的成功运行。
后续,杭州机场将持续跟踪RNP AR飞行程序运行情况,及时收集空管部门和航空公司的使用意见,评估机场运行效率、跑道容量的提升情况,为机场进一步扩容提供数据支持。各航空公司也将根据现有运行经验,加强自身运行能力建设,实现更多航班RNP AR运行。(编辑:李佳洹 校对:陈虹莹 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