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郭同德 报道:2023年,呼和浩特机场公司在工作报告中提出:“积极扶持合约商发展,打造命运共同体”“提高全责管理类合约商自我安全管理能力”。为全面落实机场公司重点工作,地面服务部提前谋划、主动出击,以合约商安全管控重要绩效任务为抓手,制定方案、细化举措、强化管理,全力指导合约商提升自我安全管理能力。
围绕主题,归纳提炼工作总方针。2023年伊始,呼和浩特机场地面服务部首次党委会第一议题专题研讨了“年度安全服务工作计划”,初步提出了强化合约商安全管控五项举措。同时,围绕“提高合约商自我安全管理能力”这一主题,地面服务部多次深入开展研讨,制定下发了《地面服务部2023年合约商安全管控重要绩效任务实施方案》,通过总结近三年的管理转型工作经验,归纳提炼出“建总部、搭体系、强培训、抓考核”的具体工作指导方针。建总部,即指导帮助合约商完善自身安全管理组织架构,成立专职安全管理机构,明确职责;搭体系,即指导帮助合约商搭建符合机场公司规范的安全服务管理体系,健全、完善自身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强培训,即将合约商人员纳入到部门安全服务培训体系中,要求合约商全部安全管理人员取得局方要求的安全管理资质;抓考核,即制定合约商安全服务绩效考核方案,通过绩效考核的导向作用,强化合约商自我管理水平。
建立总部,迈出自我管理第一步。承接地面服务部管理转型业务的合约商,从法律意义上讲,不仅是机场公司协议合作的相对方,更是一个需要履行安全管理职责的企业组织。为确保合约商能够依法合规履行合同约定,地面服务部将合约商“建总部”放在重要绩效任务的第一位。通过积极与合约商沟通、协商,多次组织对接会,主动作为,帮助合约商谋划总部组织机构设置、职能职责条款等细节内容。在今年3月初,承接地面服务部五个合约业务的两家主要合约商完成了总部设立并发函备案,合约商自我安全管理成功迈出第一步。
搭建体系,符合制度规范夯基础。合约商自我安全管理能否顺利运行,完善的安全服务管理体系尤为重要。如果把合约商比作一辆汽车,那安全服务管理体系就是驱动汽车自由行驶的“引擎”,通过发挥“引擎”作用,能够帮助合约商的安全服务管理工作由被动推行向主动前行转变。地面服务部认真梳理了搭建安全服务管理体系所需的各类制度清单,一对一指导合约商按照制度清单完善自身制度体系。同时,地面服务部还将根据合约商制度建设情况,计划于今年4月份启动合约商安全管理制度审计工作,重点检查合约商的制度承接、文文相符、文实相符等情况,通过“指导-审计-整改-完善”的闭环管理方式,帮助合约商搭建符合机场公司规范的安全服务管理体系,夯实合约商安全管理基础,实现合约商安全服务体系自我运转。
加强培训,实现人员资质双融入。作为承接机场地服业务的合约商,其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需具备扎实的安全管理理论基础,为此,地面服务部要求合约商组织相关人员在今年4月份前参加局方民航企事业单位安全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并取得证书。同时,地面服务部也制定了合约商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基础知识培训计划,每周定期为合约商的安全管理人员讲授安全相关知识,课程涵盖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民航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等,目前已开展三周课程、累计9个课时的培训,合约商反响良好。在完成理论培训后,地面服务部还计划组织合约商相关人员到部门质控室采取跟班学习的方式,帮助合约商人员提升安全服务管理实战能力。通过以上举措,地面服务部努力帮助合约商管理人员与资质双双融入民航机场体系。
严抓考核,发挥绩效引导强管理。随着管理转型的深入推进,一些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地面服务部发现现行的合约商考核模式存在一定缺陷,一方面依照合同及附件相关条款,在合约商发生违反条款指标,甚至突破结果性指标的问题时,地面服务部仅能通过事后进行违约处罚扣款,没有很好地做到事前、事中控制;另一方面,合同及附件相关条款,存在一定局限性,无法完全覆盖所有可能发生的问题,会出现处罚无据可依的情况。
在具体落实集团公司下发的《合约商安全管控及安全信用管理工作指导意见》过程中,积极探索合约商考核工作新思路、新举措。在今年伊始,地面服务部以部门安委会的形式组织召开了“合约商绩效考核方案”研讨会,确定将绩效考核方案作为合约商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奖惩的指导范本,以期通过绩效考核引导合约商加强自身建设、强化自身管理。截至2月底,值机行查、中转服务、旅客进出港服务、特车业务四个业务的安全服务绩效考核方案在征求合约商意见后完成了下发,自3月1日起,正式开展合约商安全服务绩效考核工作。
2023年是地面服务部由经营保障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的关键一年。为确保管理转型工作有序推进,地面服务部全面落实合约商安全管控重要绩效任务,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切实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努力提升合约商自我安全管理能力再上新台阶。(编辑:张彤 校对:孙文瑾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