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西安机场安检护卫部 :厉兵秣马 奋进新突破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0-09-24 14:14:00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西安机场安检护卫部火线应战,牢牢守住陕西空中门户。在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西安机场公司党委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长期以来,西安机场安检护卫部从安全基础着眼,从队伍建设入手,扎实筑牢空防安全防线。今年,按照民航局工作要求,安检护卫部扎实开展“抓作风、强三基、守底线”作风整顿和“三个敬畏”宣教活动,坚持党建引领促发展,较好地统筹了疫情防控、安全生产、队伍管理、党的建设等工作,展示出应有的政治能力和作战能力。

狠抓作风优管理筑牢空防安全线

顶层设计方面,为深入推进作风整治落地见效,安检护卫部制定《安全从业人员工作作风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连续3年破题攻关,将作风建设与党建工作、重点工作、安全文化相结合,建立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持续管控方面,安检护卫部修订下发《质量控制工作方案》,充分发挥质控对现场运行的持续改进和完善指导作用,将质控人员分散至各个层级,融入日常管理;改变以往“抓错误”“揪瑕疵”的工作理念,主抓闭环管理,适时调整重点,联系培训、设备、管理、人员等多个因素,全面提高运行效率和安全可靠性。

管控风险方面,安检保卫部结合SMS体系建设,全面排查安全风险隐患和运行保障漏洞,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和管控措施,适时开展警示教育、设施设备排查、勤务模式优化等,并结合疫情防控初期和常态化特点、“客改货”保障需求,动态修订、系统调整、确保可控。

演练检验方面,安检保卫部系统修订《应急预案手册》,开展多层级实战演练,形成数据分析,优化保障细节,确保预案符合实际,处置合理。

队伍建设是根本人才培养是关键

2020年,民航安检员资质由行业准入调整为国家准入类职业资格。认定门槛的提高,对员工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安检护卫部优化培训教育措施,全面提高队伍资质水平和综合素养。针对疫情期间集中开展培训难度大的问题,安检护卫部将违禁物品实物与X光机图像进行匹配归纳,制作X光机图像近20000副,开展“千人争锋、终极判图”业务竞赛,将少数业务精英的业务比拼发展成全体员工的业务追赶超越,真正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训。在日常作风建设上,安检护卫部从岗位差错、日常表现、技能水平、安全服务事故四方面实施“倒扣分”评测,通过岗位“积分管理”对员工日常表现进行跟踪和动态评估。此外,安检护卫部还成立了员工资质考核专项培训工作小组,将80多名二、三级培训教员下沉至8个业务大队,有效改善了关键岗位人才储备。

夯实基础强支撑寻找发展新驱动

疫情期间,安检护卫部设备维保队伍坚守岗位,不因设备使用率下降而降低维护标准,而是利用空窗期全面梳理排查设施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对运行异常设备及时更换维修,对重点区域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并形成数据报告,对易损耗的设备部件进行可靠性周期计算,确保维护及时有效。通过科技突破新格局,西安机场在T2、T3航站楼试用“回筐机器人”、毫米波安全检查门及智能化安检通道等,提升安检保障效能。结合防爆检查实际、积极对接厂家,创新设计完成一套智能防爆检查通道,有效提高了航站楼出入口防爆检查的安全能力和管控能力,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

下一步,西安机场安检护卫部将紧抓基层党建,积聚势能练好内功,更好地扛起政治担当;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底线思维,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更果断的措施,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战果,慎终如始、守好防线、守住阵地;抓实作风建设、强化专项攻坚,切实提升安全治理能力,确保安全运行持续平稳,全力打造民航安检铁军,争做空港忠诚卫士。(《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周婵 王亮 罗婷)

责任编辑:jinjieni 000
推荐新闻:
江西航空开展青年员工心理(EAP)游园会...
包头机场新增行李防撞毯及室外点烟器设备
江门首家重载共轴无人直升机F-600产线落...
伊犁伊宁国际机场推出行李防错拿新举措
海南空管分局全面升级应急通信保障体系
巴彦淖尔机场开启空管技能“强化模式”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保密教育系列活动
桂林机场扎实做好汛前准备工作
新疆机场集团博乐机场顺利完成2025年度...
那拉提机场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
吉安井冈山机场开展防汛专项检查工作
乌海机场多举措做好滞留旅客应急转运工作
赤峰机场联合赤峰市交通运输局开展“民...
桂林两江国际机场获评2024年度二星级“...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用科技塑一场与旅客...
二连浩特机场“五一”小长假客座率同比...
五一假期吉安井冈山机场迎送旅客1.18万人次
“五一”假期 乌兰浩特机场完成旅客吞吐...
江西航空开展五四青年节主题机上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合创劳模创新工作室:...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