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到深圳出差,返程途中因临时有事到机场时已临近登机时间了。一路小跑地到达安检口,只是“刷了下脸”,即被确认符合3年乘机满60次的“快捷通道”进入条件,得以迅速通过安检,最终顺利赶上了飞机。这一次在旅客差异化安检模式中体验到的“快”,让笔者赞叹不已。
旅客差异化安检是指安检现场闸机系统通过民航公安情报云平台采集各类相关人员信息,经由系统评估后对旅客进行分类,安检员根据旅客类别采取不同等级的检查标准并进行安全检查。安全信用较好的民航常旅客可分流至“快捷通道”接受安检,从而缩短安检时间,提升乘机体验。
如今,民航业积极开展智慧化建设,使旅客出行更加便捷,也成为机场提供真情服务的重要抓手。像深圳机场这样通过人像识别实现自助准入,就是机场智能技术和特色服务良好结合的一个范例。利用大数据,可迅速识别旅客信息,继而提供差异化服务,体现了机场的智慧,也彰显了机场对旅客的人文关怀。
当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人类社会即将步入人工智能时代,甚至在很多领域中,人工智能已经释放出更多的可能性。然而,社会发展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人文关怀。好的服务想要真正获得旅客认可,就必须拿出有人情味儿、得人心的内容来。如果没有这些,纵使有再炫酷的科技元素,最终也只能输在冷冰冰的“科技感”上。
正如英国数学家托马斯·克伦普在《数字人类学》一书中指出,数据的本质是人,分析数据就是在分析人类族群自身。数据产生于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中,其价值也在于服务人类社会,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对公共部门和企业来说,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将数据转化为服务和产品,才能更加准确地对接人们的需求和期待,从而让数据更好服务人类社会,不断提升人们的幸福感。
对于民航这一服务型行业,永远心系旅客,以人文关怀为出发点,才能激发更大的想象力,催生更强劲的研发能力,使新技术派上更大的用途,从而让旅客体验到人情味儿和乐趣,拥有更多满足感和获得感。
让真情激发想象,生动的实例不胜枚举。国外有机场研发了智能走廊出入境海关边检系统。该系统从外观上看就是一个通道,里面播放着水族馆的画面。旅客无须通过出入境检查,也不需要在通道内停留,只需要一直向前走就可以完成通关程序。发挥作用的是通道内不同位置的几十个镜头,设计水族馆影像的目的是吸引旅客的视线,避免让他们直接面对镜头。
新技术之所以总能引发关注,归根到底是因为它代表了新方向,带来了新体验。可以预计,随着民航业技术研发革命的加速推进、创新步伐的持续加快,更多高技术含量的服务模式将接踵而至。这些技术将在人文理念指引下,连接起你我更便捷的出行,描绘出美好生活图景。(《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