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河南机场集团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运行管理水平纪实
来源:中国民航网2017-12-14 10:14:00

《中国民航报》 记者梁永军 通讯员邢琨、施书芳 报道:11月15日,有着民航“乌镇大会”美誉的第十五届全国民航信息化发展论坛在河南许昌航空大酒店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齐聚一堂,以“新技术、新应用、新服务”为主题,深入研讨人工智能的民航领域应用、智慧机场建设、民航大数据应用等议题,共商民航信息化发展大计。

这是继全国民航服务质量和航班正常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后,又一次全国民航界的盛会在河南举办,民航人再一次把目光聚焦到郑州机场。

近年来,郑州机场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着力构建智慧机场。机场的运行安全、运行管理、航班保障、旅客出行都与信息化建设紧密结合,通过创建三级运行监管体系,不断提高运行管理水平,持续增强旅客对民航服务的获得感。郑州智慧机场建设呈现高起点、高标准、高覆盖、高效率、高质量、高体验等特点,信息化、科技化、智能化、人性化的智慧机场体系稳步推进,为智慧民航建设提出了郑州方案。

“刷脸”过安检真方便

日前,乘坐郑州飞往珠海航班的旅客张先生在体验了“刷脸”过安检后,连连感叹:“这样过安检真快真方便!”

以往的安检流程是,安检员通过肉眼对旅客头像和身份证上照片进行比对,以确定是否为旅客本人。一旦旅客外形、体型发生改变,都会影响人工识别效率。

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后,这一切都变得简单了。安检员操作电脑进行相关比对,可以大幅降低验证差错率,加快安检验证速度。

郑州机场安检员张亚楠说:“即使旅客改变了发型或者化了妆,依旧能被很快识别出来。”

河南机场集团信息技术中心副主任杜海说:“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帮助机场工作人员快速、准确地比对旅客的身份信息,进一步提高机场安全保障能力和旅客通关效率。”

郑州机场成为继湖南、深圳等机场之后,首批推广人脸识别技术的机场。今年11月8日,郑州机场正式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安检验证效率提高了一倍,安检人为差错率大幅降低,精准度、安全率和过检率大幅提高。

风险防范“四个一”真安全

民航局要求全行业“对安全隐患零容忍”,充分利用科技创新成果,实现科技兴安。

全方位的信息化举措,让郑州机场的运行管理如虎添翼。在运行安全方面,安全风险防范实现了全数字安防监控系统“一键调阅”、飞行区生产运行情况“一目了然”、机坪实时精准监控“一米定位”、飞行区电子管控“一道围栏”,安全风险防范能力持续增强。郑州机场运行指挥部门将73路监控视频流拼接成11幅全景监控画面,对整个飞行区生产运行情况一目了然,提高了生产运行的安全裕度。

依托高精度定位终端和机场地理信息系统,郑州机场对机坪运行的车辆、人员、航空器进行实时精准定位和测速,定位精度在1米以内,能够通过电子地图直观展示和掌握各类车辆的实时位置分布及状态。

郑州机场在飞行区内设置电子围栏,对车辆违章行为自动报警,有效增强了安全风险管控能力。同时,在车内配备定位终端显示屏,驾驶员在大雾等低能见度天气下也能精确掌握车辆实时位置。

大数据管理真高效

强化大数据应用,把大数据变成生产力是郑州机场的主攻方向。

年旅客吞吐量超过2000万人次,日均运送旅客超过7万人次,郑州机场的安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机场安检站建立了安检数据库,利用这些数据,针对高峰排队、通道过检率、航班正点率、晚到旅客、违禁物品查获、航班换季等特点,建立信息统计报表、高峰时段研判等工作机制,做到了提前发布高峰时段预警提示,加强了对薄弱环节和时段的安检管控。通过合理调配内部资源和做好勤务安排,旅客过检率提高了16%。

提到数据的高效整合和利用,郑州机场人如数家珍:机场信息设施设备实现了高效连接和集成,消除了“信息孤岛”;建立了机场运行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了航班保障关键信息的实时共享;与城市综合交通部门建立“铁公机”合作联运和应急信息传递机制。

如果说各个部门利用信息化手段和大数据推动工作走向深入是一个点,那么河南机场集团建立的机场运行管理新模式——三级运行监管体系——就是连接这些点的大网。在这张四通八达、高效运行的大网的指挥下,郑州机场运行管理驶入了信息化的快车道,发挥了运行管理的最大作用。

大雾天也能起降真威猛

河南机场集团高度重视“智慧机场”建设,从运行、服务、安全和商业经营等多个维度加强“智慧机场”建设,基本形成了具有鲜明郑州机场特色的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式“智慧机场”体系。

2016年是郑州机场“智慧机场”建设元年。这一年,河南机场集团完成了《郑州机场信息化规划(2016-2025)》的编制,提出了建设“智慧机场”的奋斗目标。

同年,郑州机场首次迎来民航“神器”。

河南机场集团航务技术专家说,2016年,民航局选择国内5个民航机场作为HUD特殊Ⅱ类技术推广试点,郑州机场不但是其中之一,还是第一个成功完成试飞的民航机场。

航班正常是衡量机场运行保障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增强旅客对民航服务获得感的重要抓手。郑州机场以高效运行为导向,将信息化与航班保障紧密结合,利用信息化手段收集、分析、整合机场运行的关键信息,实现了航班保障的精准管控。他们建立了以机场为中心,空管和航空公司等运行保障单位协调联动的数据共享平台,为航班保障的预判预警、指挥协调、监控督查、统计分析提供数据支撑。

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航班保障时间裕度进一步提高,航班放行正常率同比提高了5个~8个百分点,实现了航班从落地到起飞各保障环节的实时监控和延误预警。

享多种便捷出行真省心

从郑州飞往上海的李女士“无纸化乘机”后,就喜欢上了这种方式。她说:“很方便,很省心,乘飞机更省事了。”

“无纸化乘机”主要解决旅客“排队办票难”“选座难”等乘机难题,大大缩短了旅客办理乘机手续的时间。

郑州机场“无纸化乘机”只需3步即可实现登机。旅客登录“河南省机场集团”微信办理值机手续,获取电子登机牌即值机二维码,然后凭个人身份证和电子登机牌完成安检验证、登机口扫码及机舱门前二次复查。

这一套流程听起来复杂,实际操作起来却很简单。

据了解,郑州机场是全国首批推行“无纸化乘机”服务的机场。

如果说“无纸化乘机”是结果、目标,那么郑州机场提供的多种多样的值机选择就是前奏和重要手段。

郑州机场把自助值机设备摆放在T2航站楼内,同时配置到了郑州高铁东站、地铁紫荆山站等,极大地方便了旅客值机。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办理自助值机、微信值机的旅客占郑州机场出港总人数的60%以上,旅客的乘机体验大幅提升。

停车缴费2秒搞定。从2017年11月底开始,郑州机场2号停车楼(GTC综合换乘中心停车场)推出停车费支付宝“无感支付”服务后,在停车缴费时可通过支付宝实现自动扣款,“无感支付”使车主体验到快捷的真正含义。

在推动智慧停车建设进程中,郑州机场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停车场的车流效率,已推出微信、支付宝、银联云闪付、手机移动客户端移动支付等多种非现金缴费方式以及ETC无感支付方式。

在2017年第3届全国“互联网+”机场智慧停车峰会上,郑州机场被邀请在大会上介绍了智能停车场建设进程。今年7月初,中国停车网市场研究中心(MRCPO)发布了2017年上半年机场停车智能化测评结果:在全国年旅客吞吐量排名前40的民航机场中,郑州机场的停车智能化水平居第4位,迈入了全国民航机场前列。

2017年9月29日,ofo小黄车与郑州机场签署协议,正式进入郑州机场,共同建立机场区域短途智慧出行系统,为旅客营造绿色环保、节能低碳的出行环境。

扫码骑车去办事,既人性化又低成本。现在,无论是旅客还是机场工作人员,只要到ofo小黄车推荐停车点,掏出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能将车骑走。

郑州机场采取信息化手段,整合铁路、公路、公交车、骑行等交通资源,不断完善以航空为主的综合大交通格局,进一步提高旅客对民航服务的满意度,提高了智慧出行的便利度。

责任编辑:mahuan 000
推荐新闻:
大手牵小手 安检“童”样暖 大兴机场安...
襄阳机场创下通航以来最快破百万记录
新疆机场集团伊宁管理分公司2025年上半...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战高温 出“凉”策 ...
北海机场智能探识驱管一体鸟击防范系统...
甘肃空管分局管制运行部塔台管制室单日...
内蒙古机场集团开通24小时航空公司服务热线
呼和浩特机场高效护航60人儿童团队
2025年华东地区民航空管(通导)岗位职...
“抛雪车”变身“撒药车” 巴彦淖尔机场...
吉安井冈山机场联合机场公安开展无人机...
呼和浩特机场积极应对暑运持续雷雨天气
吉安桐坪机场启用飞行服务站
南宁机场新增恢复南宁—合肥—青岛航线航班
郴州北湖机场圆满完成航空安保审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不惧“烤”验 火力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系...
大庆机场卫生间增设服务标识牌 贴心守护...
与时间赛跑!3U3349航班紧急返航,争分...
东航西北分公司:空保铁军多维发力,筑...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