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网讯:日前,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在东丽校区北23教学楼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走进实验室”系列活动第三站——走进“航空人为因素”实验室。中国民航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汪磊受邀开展讲座,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硕士生、入党积极分子30余名学生参加。


汪磊以18年前11月21日发生的“包头空难”为例,指出“航空人为因素”是当今威胁民用航空安全的重要因素,开展“航空人为因素”的研究对保障航空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号召在座学生,作为“准民航人”,应扎实学好专业知识,为保障民航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汪磊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分享“斗争”“系统观念”“安全”“青年”四个关键词,并通过自身经历为学生们讲解这四个关键词的深层含义。他指出,“斗争”即为敢于与自己斗争,要在斗争过程中不断认识并提高自己;“系统观念”为发展系统思维,做事情需具有系统观、整体观、大局观;“安全”为要有安全意识、安全思维,作为一名“准民航人”,尤其应注重培养自身的安全意识与安全思维;“青年”为新时代青年人要有砥砺奋斗的精神,应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无畏精神。通过这四个关键词,汪磊激励在场学生要“努力做一个敢于挑战、敢于斗争、具有系统思维的安全青年。”
汪磊为学生们介绍航空人为因素研究中常用的实验设备,如生理设备光电容积脉搏波测量设备(PPG)及眼动仪设备等,这些设备可以用于捕捉实验个体的生理状态及眼动参数等,为航空人为因素研究的开展提供支持。对先进实验仪器的介绍帮助学生增长了见识,拓宽了眼界。
在A320模拟机操作体验环节,在场学生萌生出好奇心与求知欲,为使学生们进一步熟悉实验室的科研设备,从实际操作中深入学习,教师带领学生走进A320飞机模拟驾驶舱,为大家详细介绍模拟机的仪表界面和操作零件,向学生们展示操作方法,邀请各位学生参与体验模拟机操作,多名学生完成模拟机体验后,表现出对航空人为因素研究领域的强烈兴趣,更加坚定了投身民航强国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2021级本科生曹丹璐说:“从汪老师风趣幽默的介绍中,我了解到了许多航空人因的相关知识,使我深刻认识到,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要努力争做一个敢于挑战、敢于斗争、具有系统思维的安全青年。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要在学习研究中刻苦钻研、勇于突破,在生活工作中严谨认真、脚踏实地,为建设民航强国贡献力量。”
2022级博士生高杉表示:“作为一名民航人,安全是民航业发展的生命线。作为民航领域的安全科学与工程博士研究生,在肩负民航强国梦的同时,需要时刻警醒自己,以系统安全的全面角度看待表面的‘风平浪静’,以事故预防的前瞻视角发现潜在的威胁,要立足于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瞄准安全学科的痛点难点,以不断超越自我、勇于攀登的决心,将个人的理想抱负、毕生追求融入到民航强国建设、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中。”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此次二十大精神走进实验室系列主题活动第三站圆满结束,通过本次走进‘航空人为因素’实验室活动,同学们不仅对航空人为因素研究领域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并且更明确了自己身为‘民航安全青年’的职责与使命,对未来的学习有了更强的专业认同感。同学们在此次活动中也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刻印于心中,未来将更加脚踏实地、全力以赴地投入专业学习,肩负起民航安全发展的责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民航强国建设、民航安全建设贡献中航大力量、中航大方案、中航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