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冯智君 李东一 报道:为提高极端天气下航班运行效率和旅客服务保障能力,改善旅客出行体验,在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的大力指导支持下,民航广西监管局积极推动河池、柳州机场空地协同一体化运行,即在河池机场不具备起降条件时,采取多式联运的方式,航班改飞至柳州机场,通过公路运输将出港旅客转运至柳州机场乘机,同时将进港旅客转运回河池市。

自运行以来,截至3月17日,“河柳一体化运行”共运行16班,运输旅客486人次。其中,2024年春运期间运行10班,运输旅客324人次,圆满保障了春运期间旅客顺畅出行,受到广大旅客的一致好评。河池机场第一季度航班执行率83.7%(含执行“河柳一体化运行”),相比去年第一季度航班执行率提升9%,相比前三年第一季度平均航班执行率提升19.5%。
据了解,河池机场自2014年8月28日通航以来,受云雾、降雨天气影响较大,航班取消率较高,导致当地旅客乘坐航班出行的信心不足,成为制约河池机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为破解旅客出行难题,广西监管局指导广西机场管理集团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带领河池、柳州机场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学习借鉴国内其他机场一体化协同运行机制及保障流程,研究制定了《河池、柳州机场空地协同一体化运行实施方案》。2023年6月,中南局开展“河柳一体化运行”调研督导,对河柳一体化运行进行了详尽具体的指导。广西监管局指导广西机场管理集团相关单位对“河柳一体化运行”全流程进行再梳理再完善,进一步明确责任,优化流程,完善预案。10月,该局对“河柳一体化运行”实战演练进行了全程督导。经反复研究、多次论证后,正式批复实施“河柳一体化运行”。2024年1月20日,“河柳一体化运行”顺利首飞。

(广西监管局供图)
“河柳一体化运行”以来切实提高了河池机场在极端天气下的航班执行率,减少了航班返航、备降、取消、空中等待和地面等待的情况,为河池机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破解了河池机场受天气影响大、航司不愿飞、旅客不愿坐的困境。今年春运期间,“河柳一体化运行”在稳定旅客出行预期、保障旅客顺畅出行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以河池至深圳航线为例,之前航班取消后旅客通过地面交通抵达目的地的时间约为8小时,而实施河柳一体化运行后,旅途时间大幅缩短,为旅客赢得了实实在在的时间效益。同时,优质的空地衔接服务为旅客提供舒心的出行体验,消除了旅客的后顾之忧。河柳一体化运行的顺利实施更有利于加快实现广西区内机场资源充分利用和优势互补,优化航空公司运行品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探索广西区内“空中一张网,地面一盘棋,全域一体化”提供宝贵经验。(编辑:张彤 校对:张薇 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