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行业管理
民航重庆监管局:山火退去,是时候认识通航人了!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2-08-31 14:58:00

8月以来,重庆人鏖战在各大森林火场。有一群人压出一条物资路,开出一道隔离带,筑成一面人体长城,在地面留下了深深的脚印和高大的背影。而另外一些人,他们“高高在上”、“形单影只”,没人能看得到他们的脸,没有相机能拍得到他们的身影,却在击退山火的空地立体协同作战过程中赴汤蹈火,英勇上阵。当山火退去,天气渐凉,也是时候好好认识一下通航人了。

闻令而动,取远水可救近火

谁说“远水救不了近火”?

8月17日下午,重庆通航公司第一时间出动一架贝尔412型直升机直升机奔赴南岸区峡口火场,海直通航、德盛通航、青岛直升机等在渝企业闻令而动,迅速投入作业,无缝衔接辗转于涪陵、江津、巴南、长寿,往返于长江等水源和火场上空,积极与地面配合作战。

火情发生以来,重庆通航公司与时间赛跑,持续监控的运行状况,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从每天早上6点过到晚上7点,除必要的加油时间,5名飞行员、7名机务员分组轮番上阵,直升机全线运行超12小时。作为载水量并不大、在此次灭火任务重最不被看好的一种机型,这辆直升机不仅经受住了长线、高温运行的考验,还完成打水210桶、飞行时间和打水量占到了比次总量的四分之一,用实力赢得了“小钢炮”的称号,为空中灭火战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远远望去,救火直升机在水源上空蜻蜓点水、吊着小小的一桶水飞往火场时看似杯水车薪。但这“一杯”3-10吨的水,可在空中形成宽约3米、长约70米的水带,能有效地遏制住势头猛进的火海,在配合地面作业的同时掩护地面人员,同时还能对周围的植被进行湿润处理。

重庆山火各线明火扑灭后,直升机仍然坚持取水作业,与地面人员一起乘胜追击,防止复燃,巩固来之不易的胜利成果。

通力配合,有远亲亦有近邻

谁说“远亲不如近邻”?

此次重庆多处山火集中爆发,本地应急直升飞机的救援负荷遭受严重的挑战。自18日起,四川、湖北、广西、陕西、云南等省份通航人不顾危险、不计成本,驾着灭火直升机陆续来到重庆,壮大空中灭火队伍,每天有12架直升机奔赴不同的火场上空。近一个月的持续高温使得重庆各地植被干枯、燃点低、蔓延快;午后气温高、风力大,地面扑火窗口期较短;火场附近水源也较短缺。为延长工作时间,提高取水频率,机组人员关闭机上空调以节约油料,冒着火场上空六、七十度的高温作业。有远亲如此,渝复何求?

神龙通航积极配合重庆市应急管理局开展应急灭火工作,免费提供公司运营的重庆江津机场作为直升机起降地;运控部负责人还坚守塔台,全程指挥直升机的运行,全力保障起降安全;安监部负责人及时向应急救援人员传达机场的安全保卫措施,并全程在机场进行安全监督。为确保直升机随时有油可用,神龙通航和重庆通航油车每天马不停蹄疯狂奔跑于江北机场和各直升机起降点之间,持续跟机为直升机加注燃油。神龙通航航油车在支援江津区灭火的仅一天半时间里便运行15小时;重庆通航航油车每天除给直升机加油时间外,转场时间超过6个小时,总里程超3000公里。有近邻如此,何愁山火不灭?

未雨绸缪,思远虑必解近忧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森林火场地形复杂,植被茂密。火场上空温度高,能见度低。直升机机组人员在恶略的环境下坚持奋战,在各单位、各部门的协同保障下,不仅因技术过硬、打火准确被网友亲切称为“老师傅”,还全力保证了机上人员的安全,无一人受伤。  

直升机的低空飞行危险源多、危险系数大,为确保安全、高效完成各类任务,通航公司在日常工作中居安思危,坚守安全底线,严格按章操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培训和应急演练。神龙通航一直以来秉承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始终贯彻落实“控每个任务、抓每个环节、盯每个细节”和“领导必须盯现场”的管理方法,在安全培训方面坚持落实月度培训和专项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持续提升运行人员的安全意识,保障运行人员技能水平符合运行要求。重庆通航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细化安全责任考核机制,定期梳理工作流程,完善管理制度;结合工作职能和岗位特点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法》和行业案例的宣贯、反思,持续强化领导干部和岗位员工安全工作意识;加强人员培训,不断提高职业素养和技术水平。

长期以来,大众对民用航空有着最直接的认识和体验,而对于开展空中航拍、护林巡航、农林喷洒、抢险救灾等服务的通用航空相对陌生。受地形、风向、能见度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直升机空中打火的困难和危险丝毫不亚于地面灭火。在参与重庆山火救援的过程中,各通用航空公司克服运营中的困难,积极投入各种资源,各岗位人员勇敢、坚毅,对缙云山、明月山等重要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的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充分体现了通航人的责任担当和英雄风采一杯庆功酒,敬向通航人!(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周丹熊翌君

责任编辑:wangyaling 000
推荐新闻:
民航湖南监管局党委中心组集中研读《习...
民航安徽监管局对芜宣机场开展暑运安全督查
中国民用航空宣传教育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2024年度部门决算
青岛空管站守护暑运天路 力保航班高效运行
便捷旅客出行路 乌兰浩特机场新增免费手...
海南航空出席2025年梅西大学中国校友会...
济州航空上半年航班准点率上升4.9个百分点
尖兵闪耀赛场 包头机场消防队全市比武展...
包头机场细化服务举措让旅客旺季出行更安心
江西航空开展八一建军节主题机上活动
锡林浩特机场探索非航新业态
上海监管局全力迎战台风“竹节草” 督...
河南机场集团启动危险品互信社区郑州试...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多举措严防基孔肯雅热...
我国自主研制新舟60民用搜救机在陕西成...
江西航空“成都—南昌”航线专属产品助...
东航云南公司地面服务部站坪保障中心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分层分类廉洁...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丰富廉洁文化阵地建设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